凌寒将焊斧提供的信息在大脑中冷静地拆解、重组。
那串代表“第七哨站”的坐标,更像是一个诱饵,而非一个地址。
她的指尖在战术平板上划过,将坐标输入全球地理信息系统。
结果与她的预感完全一致——屏幕上弹出的档案赫然标注着:该区域三十年前因大规模地质塌陷,已列为永久封存区,物理坐标失效。
“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夏暖的声音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不,”白影的声音紧随其后,她的十指在虚拟光屏上拉出残影,调动着一颗高轨侦察卫星的权限,“物理坐标失效,不代表能量坐标消失。”
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变成瀑布,经过数秒的计算与过滤,一张深红色的热成像图覆盖在废弃的地理坐标之上。
“地下三百米,有微弱且持续的能量波动。不是电力,也不是地热,”白影皱起眉,放大了那团模糊的信号源,“是频率和我们在KL生化实验室密室里见到的那台‘意识同调仪’的待机频率完全一致。”
生物共振。
四个字像一枚钢针,刺入凌寒的记忆深处。
她下意识地抬手,指尖轻轻抚过胸前那枚冰凉的凤凰之羽。
哑铃在告别时,那个指向自己心脏、再指向远方的动作,瞬间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不是在指一个方向。他是在指一种“进入”的方式。
“也许……”凌寒凝视着屏幕上那团微弱的、仿佛心脏般搏动的红光,声音低沉而笃定,“真正的入口,从来不在地上。”
“同意,”夏暖已经翻出了她从苍龙基地拷贝的关于凌寒父亲林砚的加密病历副本,“我找到了旁证。这里提到,所有CL系列的早期实验体,在童年阶段都必须接受一项名为‘声波校准’的特殊训练。”
她将一份布满复杂波形图的资料放大:“他们通过特定节奏的铜铃声,来激活大脑潜意识深处的特定回路。档案里说这是为了‘唤醒记忆’,但我看,这更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身份认证系统。只有‘听’过正确频率的人,才能被系统识别,触发后续的机关。”
话音未落,三人佩戴的加密通讯器里,突然响起一阵短促的、意义不明的杂音。
“滋……滋滋……”
白影几乎是本能地将那段音频拖入频谱分析仪,指尖飞速敲击,剥离掉表层的干扰电流。
“不是信号故障,”她的脸色倏然一变,“是从城西星穹广场天文台的公共监控音频里,被强行植入的一段次声波……解码结果是……一段铃声。”
屏幕上,一段被还原的声波节奏被可视化为清晰的符号:三短,一长,停顿两秒,再三短。
白影的呼吸停滞了一瞬:“这是……我们凤凰小队五个人,入队第一天,基地清晨唤醒的铃音。”
是陷阱,也是邀请。
“出发,目标星穹广场天文台。”凌寒没有丝毫犹豫,将凤凰之羽收回作战服内。
夜色如墨,星穹广场外围却一反常态地灯火通明。
伪装成市政检修工程车的便衣车辆封锁了主要入口,无形的警戒网笼罩着整座地标性建筑。
三人绕至后巷的阴影中,一个魁梧的身影早已等候在此。
是她们在黑市的情报贩子,老凿。
“A7通风井还能用,直通地下二层的设备间,”老凿压低声音,递过一张结构图,“但今晚轮值的是雾姨,她管着那片十几年了,眼睛比鹰还毒。她不是普通人。”
“收到。”凌寒点头,示意白影行动。
白影的指尖在腕式终端上轻轻一划,一道强烈的干扰脉冲瞬间释放,导致广场周边三百米内的安保系统出现了零点三秒的信号盲区。
就在监控画面切换的瞬间,一道沉默的身影从另一侧的阴影中悄然滑出。
是哑铃。
他一言不发,将一把沉重的、样式古老的铜制钥匙塞进凌寒手中,随即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再坚定地指向远处高耸入云的钟楼顶端。
凌寒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无法开口警告,真正的线索不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而在耳朵能听到的频率里。
钟楼内部比想象中更冷,空气里弥漫着陈旧机油与灰尘混合的味道。
三人如幽灵般潜入底层机房,白影迅速将一条数据线接入主控终端,试图调取天文台的观测日志。
“不行,”她低声道,“所有关键日志都被一种军用级的‘焦土协议’加密覆盖了,强行破解会触发物理自毁。”
与此同时,夏暖正用微型采样器检查着通风口。
她的眉心微微蹙起,将分析结果投射到空中:“空气里有微量纳米级雾剂残留,成分与军方禁用的精神诱导剂AdrenXi-3高度相似。有人在这里预设了认知陷阱,想让我们看到他们设计好的‘未来’。”
凌寒走到冰冷的控制台前,没有再看那些复杂的数据,而是取出了那枚凤凰之羽,将它轻轻贴在金属台面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