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409章 北疆困局与新策之思

靖汉十六年·冬·东宫暖阁:

暖阁内的气氛因赵充国对漠北困境的倾吐而变得凝重。炭火盆的光芒跳跃在三人神色各异的脸庞上:赵充国是深切的忧虑与疲惫,太子刘进是凝重与沉思,而刚刚从西海血战中挣扎出来的周云,眼中却闪烁起一种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基于惨痛亲身体验而产生的、近乎本能的战术直觉。

周云的血泪之见:以游牧之道,还治游牧之身。

周云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因之前的哽咽还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异常的清晰:“大将军所言之困局,云…感同身受。虽两地情势不同,然其核心,皆在于敌依仗地利、飘忽不定,而我大军劳师远征,犹如重锤击絮,难以着力。”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将自己在西海雪原上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转化为建议:“云窃以为,欲平定漠北此类散兵游勇之患,若依旧沿用大军团正面清剿之传统战法,事倍功半,乃至徒劳无功。需…改弦更张,以非常之法应对非常之敌。”

赵充国闻言,目光一凝:“子瑾有何高见?快快讲来!”他正苦于无计可施,任何新的思路都极为宝贵。

周云深吸一口气,道:“其一,仿敌建制,以小制小。彼化整为零,我亦需化整为零。不应再频繁动用大规模骑兵军团,而应编练大量小型、精锐、极善骑射与野外生存之轻骑斥候队。每队百人乃至数十人,配双马乃至三马,不携重型辎重,仅带足口粮箭矢,如漠北残敌一般,长期巡弋于边境及漠北纵深之地。”

“其任务非寻求决战,而在追踪、发现、骚扰、迟滞,并随时以鹰隼或快马通报敌之主力和聚集点位置。”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其二,以精骑对散骑,以游击对游击。一旦发现敌之聚集点或较大股部队,不再从千里之外调遣大军,而是由常驻边境之快速反应精锐立刻出击,以迅雷之势进行精准打击,歼敌后即刻撤回,不贪功,不恋战。如此,敌无所遁形,我亦不致疲于奔命。”

“其三,”周云的声音愈发低沉,带着西海之战的残酷印记,“筑城跃进,固守蚕食。此乃笨办法,却或许是根本之法。仿效陛下于河西之策,选择水草丰美、地势紧要之处,修筑坚固军城!”

“每城屯兵数千,辅以大量屯田兵。一城筑成,则其周边数百里皆为汉土,可庇护移民,可出击扫荡,亦可作为下一个军城之前进基地。”

“一步步,如楔子般,坚定不移地向漠北深处钉进去!敌寇可骚扰一时,却无法拔除我扎根之据点。假以时日,漠北将不再是其来去自如之后院,而是我大汉步步为营之疆域!”

周云说完,微微喘息。这套策略,融合了他对羌人游击战术的切肤之痛,以及绝境中求生的坚韧思考,更暗合了历史上中原王朝应对游牧民族的一些有效方略。

赵充国听得眼中精光连闪,不断颔首。周云的建议,尤其是“小股精骑巡弋”和“筑城跃进”,直接点醒了他。他之前确实过于依赖主力部队的扫荡,陷入了思维定式。

太子的宏图远虑:超越军事的布局。

太子刘进一直静静聆听,此时也缓缓开口,他的视角则更为高远,超越了纯粹的军事层面:“子瑾之策,甚合兵家奇正相合之道。然,平定漠北,非独军事之功,更需政略相辅。”

他看向赵充国,目光深邃:“大将军,父皇欲五年移民五十万,此乃根治北患之千年大计!移民非只是填充人口,更需使其能扎根,能繁衍,能成为漠北永不可摧之活长城。”

“孤以为,可双管齐下:

“其一军屯与民屯结合,以点带面: 于所筑军城周边,大规模划设屯田区。初期以戍卒军屯为主,保障军粮;待局势稍稳,即刻从内地招募流民、赦免刑徒,给予极优厚的政策——如减免赋税、授予田亩、提供农具种子等;鼓励其举家迁徙至军城周边民屯。一城成功,则其周边百里皆安,自然吸引更多移民。”

“其二是以利相诱,以商固边: 可奏请父皇,特许漠北新建之城池为边贸重镇,鼓励内地商队与归附之胡族进行贸易。茶、盐、铁器、丝绸换取他们的皮毛、牲畜。有利可图,则商贾云集,商路畅则信息通,物资流,边境自然繁荣稳固。那些残匪若袭击商队,则得罪的不仅是朝廷,更是天下逐利之商贾,其生存空间将更被压缩。”

“其三便是分化瓦解,胡汉并用: 对漠北诸部,不可一味剿杀。当大力招抚其中弱小、与主力残匪有隙之部落,赐其首领官爵,划给草场,命其助我清剿顽敌。以胡制胡,可收奇效。甚至可招募善战之胡人,编入我军轻骑斥候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刘进的思路,展现了一位合格储君的政略眼光,将军事行动与政治安抚、经济开发紧密结合,旨在从根本上将漠北从帝国的威胁转化为帝国的疆土和利益来源。

赵充国听完二人见解,抚掌大笑,多日的愁绪仿佛一扫而空:“妙!妙啊!殿下与子瑾之言,真如拨云见日!老夫愚钝,只知挥军猛进,却忘了这许多手段!军事上以精骑巡弋、筑城推进;政略上移民屯田、商贸分化!如此多管齐下,漠北顽匪,何足道哉!陛下五年之期,老夫…或许有望达成了!”

周云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他从太子和大将军的对话中,看到了超越一城一地得失的更大格局。

三人再次举杯,这一次,不再是为了释怀或压惊,而是为了一个更为清晰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战略。

太子刘进微笑道:“既如此,便请大将军将这些想法细细斟酌,形成方略,孤会附上奏议,一并呈送父皇御览。漠北之事,关乎帝国北疆永固,需父皇圣心独断。至于子瑾…”他看向周云,“你且安心休养,待父皇召见。你的这些见识,将来必有大用之地!”

暖阁之外,长安冬夜正寒;暖阁之内,三位帝国核心人物却因一场坦诚的夜宴,为困扰帝国的北疆难题,勾勒出了一幅虽艰难却可行的蓝图。

帝国的扩张与治理,正是在这一次次困境、争论与智慧碰撞中,艰难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