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57章 二十税一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第57章 二十税一

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22:00:25

凛冽的寒风卷起细碎的雪沫,在初晴的天空下打着旋儿。十万铁甲洪流,如同一条沉默的黑色巨龙,碾过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关中平原,肃杀之气几乎凝成实质。

然而,这股钢铁洪流所过之处,官道两侧的景象却截然不同——那是沸腾的人海,是燃烧的民心,将冰冷的肃杀彻底融化。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凯旋,更像是游子历经劫波后,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

御史中丞严延年,这位以刚直刻板着称的老臣,此刻正掀开车帘一角。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刻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目光所及,是路边一个断了腿的老兵,用仅剩的、布满冻疮的手,颤巍巍地将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塞给一名年轻的骑兵;是不远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固执地将一碗冒着热气的、稀薄的粟米粥塞进一个冻得嘴唇发紫的士兵手里;更远处,一群老儒生焚香祷告,对着大军的方向泪流满面,口中念念有词。

而这一切的背景音,是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是“谢陛下”的呼喊,是“王师辛苦”的问候,这些声音,这些画面,如同滚烫的烙铁,狠狠印在他的心头。

他猛地放下车帘,身体重重靠回冰冷的车厢壁,闭上双眼,胸口剧烈起伏,喉头哽咽得发不出任何声音。一股从未有过的酸涩与滚烫交织的热流,在他苍老的心底翻腾——民心,竟能炽热如斯!

少府丞赵禹骑在马上,脸色苍白如纸。他精于算计,掌管皇室财货多年,锱铢必较几乎成了本能。

此刻,他看着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竟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中仅存的口粮,甚至是将给儿子娶媳妇准备的新被褥,塞给路过的士兵。

他听着御马上那位年轻帝王响彻云霄的承诺——“再无战火!再无饥馑!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再望向身后那延绵数里、装载着抄没六国与诸侯进贡如山财富的辎重车队,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他心中的迷雾。

醍醐灌顶!原来钱粮可以这样用!原来民心可以这样得!陛下这是以倾国之财,换取万世根基!一股混杂着敬畏与羞愧的热流涌上心头,他以往那些斤斤计较,此刻显得如此可笑而渺小。

而那些原本心存观望,或对武帝旧朝、某些宗室尚存一丝隐秘期待的官员,此刻如坠冰窟,浑身冰凉。

他们看着那御马之上,如同天神般被万民狂热膜拜的身影;看着那十万眼神锐利、对陛下死心塌地的虎狼之师;看着那足以支撑一场灭国大战的如山钱粮;听着那发自肺腑、震耳欲聋的“万岁”声浪,最后一丝侥幸,如同阳光下的冰雪,瞬间消融殆尽,只余下彻骨的绝望。

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这天下,已彻底易主。刘据不再是那个需要“靖难”正名的太子,他已是民心所向、手握雄兵、钱粮如山的真正帝王,其根基之深厚,威势之煊赫,已无可撼动。

即便此刻那个年迈的皇帝从甘泉宫走出,在这些为“二十税一”而狂喜、为“再无饥馑”而流泪的百姓眼中,也早已是昨日黄花,旧日尘埃。

潼关城下,狂欢的气氛已至顶点。巨大的城门洞开,城头、城下、街道,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彩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锣鼓声震耳欲聋,鞭炮炸开的硫磺味混合着酒肉的香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形成一种近乎癫狂的炽热氛围。

欢呼声、呐喊声、笑声、哭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撼动天地的洪流。

刘据勒马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赭红披风在身后狂舞,如同燃烧的战旗。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方无数双饱含热泪、充满期盼的眼睛。

那里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更有对他这位年轻帝王近乎盲目的信任。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在他胸中激荡翻涌。

他缓缓抬起右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喧嚣震天的潼关城内外,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十万军民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连呼啸的寒风都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朕的子民们!”刘据的声音灌注了浑厚的内力,如同九天龙吟,清晰地穿透寒风,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畔心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靖难皇帝刘据!深知连年战乱,赋税沉重,乃尔等苦不堪言之源,乃家国动荡之根!”他声音沉痛,目光扫过那些饱经风霜的脸庞,“昔日五税一,乃至十税其五!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此非治国之道,实乃取祸之道!”

他话音一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扫过百官,扫过将士,最终定格在万千百姓身上。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决断与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自今日起!朕昭告天下!废除旧制!推行新法!”

“凡我大汉疆土,无论郡县封国,田亩赋税,一律改为——二十税一!”

“即百亩之田,岁纳五石!余者皆归尔等!养家糊口!休养生息!”

“此制,非一时权宜,乃国策铁律!”

“朕在此立誓!此二十税一之制,必维持——三十年不变!”

“三十年内!无论天灾**,边患动荡,朝廷绝不加赋!加税!加征!一文!一斗!”

“若有违此誓——天厌之!地弃之!人神共戮之!”

死寂·惊雷·狂潮

死寂!

绝对的死寂!

时间仿佛凝固了。风雪屏息。百官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立当场。少府丞赵禹更是惊得直接从马背上摔落,狼狈地趴在雪地里,却浑然不觉,只是失魂落魄地望向高台。

“二……二十税一?!”一声嘶哑的、带着哭腔的嚎叫猛地撕裂了这片死寂。一个枯树般的老农,背脊佝偻,满脸沟壑,猛地从人群中冲出,扑倒在冰冷的雪地上。

他十指死死抠进冻得发黑的泥土里,额头重重地磕向地面,发出“砰砰”的闷响,瞬间鲜血淋漓。浑浊的老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苍天啊!大地啊!祖宗啊!你们听到了吗?!陛下……陛下说……二十税一!三十年不变啊!!”

“我老汉活了一辈子!种了一辈子地!交了一辈子一半!六成!甚至七成的粮!给官府!给豪强!给那些吸血的蛀虫啊!!”

“我爹……我娘……我苦命的婆娘……我那三个没长大的娃……都是……都是活活饿死的啊!饿死的啊!!

”他嘶吼着,声音凄厉绝望,却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狂喜与解脱,“今天……今天……陛下……免了我们的血债!给了我们活路!给了我们盼头啊!!”

“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这声哭嚎如同点燃了引信!

“万岁!万岁!万岁!!”

“二十税一!三十年不变!陛下圣明!圣明啊!!”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瞬间爆发,如同灭世的狂潮,淹没了潼关城,淹没了雪原,直冲云霄,撼动天地!

无数百姓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跪倒在地,涕泪横流,对着高台上那御马之上的身影顶礼膜拜,如同膜拜降临人间的神明,救苦救难的救世主!

那“二十税一!三十年不变!”的八个字,如同八道金色的闪电,瞬间劈开了笼罩在大汉疆土上数十年的沉重阴霾,点燃了亿万黎民心中那早已熄灭的希望之火!

刘据立马于这片沸腾的信仰之海上,赭红披风在狂风中猎猎狂舞。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如同实质般的、汹涌澎湃的狂热信仰与至死不渝的忠诚,正化作洪流冲刷着他的身心。

前所未有的力量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在胸中激荡、融合。他缓缓抬起手,剑指东方——长安的方向。声音平静,却蕴含着裂石穿云、开天辟地的力量:

“班师!回朝!”

“朕!与尔等!共开——太平盛世!”

“轰隆隆——!!”

十万大军再次启动。铁蹄踏地,车轮滚滚,脚步声如雷。然而,这一次,那曾经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已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的、必胜的、带着无限希望的洪流!士兵们挺直了脊梁,脸上洋溢着被认可、被需要、被深深爱戴的自豪与荣耀。

潼关城内外,那震天的欢呼声、哭泣声、万岁声,依旧在风雪中久久回荡,不肯停息。雪原之上,军民足迹、车辙、马蹄印共同碾出的巨大、深邃、指向长安的黑色痕迹,清晰可见。

它已不再仅仅是行军的印记。它是十万将士浴血奋战、扫平叛逆的功勋之路;是万千黎民箪食壶浆、夹道相迎的民心所向之印;更是那位年轻帝王,以“二十税一!三十年不变!”的惊世之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用民心浇铸而成的——无上九鼎!

此鼎重逾泰山,坚逾金石,它将永镇大汉江山,昭示着一个属于靖难帝刘据、属于万民福祉的崭新时代,已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