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377章 统帅的重负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第377章 统帅的重负

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22:00:25

靖汉十年·冬·西海畔:

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歇,但天空并未放晴,依旧是一片压抑的铅灰色。

严寒变本加厉,气温骤降至滴水成冰的程度,呵出的白气瞬间便在胡须眉梢凝结成霜,裸露的皮肤稍不注意便会与冰冷的金属粘连,带来刺骨的疼痛。

两天的时间,对于被围困的羌人联军而言,是漫长而痛苦的煎熬。

就在他们几乎要陷入彻底混乱和崩溃的边缘时,从后方部落艰难组织起来的、规模有限的补给车队,终于蹒跚抵达。主要是青稞炒面、风干肉和一些燃料。

这些物资虽然远远无法让十五万大军吃饱喝足,但至少解决了最迫切的饥饿问题,暂时稳住了即将溃散的军心,也让保守派“长期围困”的策略有了那么一丝继续执行下去的物质基础。

羌人士兵们领到微薄的口粮,蜷缩在简陋的帐篷或避风处,啃食着冻硬的干粮,依靠同族挤在一起取暖,勉强抵御着致命的严寒。

如果没有这两天前送来的御寒帐篷,这支大军恐怕早已在冻饿中自行瓦解。

然而,补给线漫长而脆弱,这点物资无异于杯水车薪。挖掘围困壕沟的工程进展极其缓慢,士兵们怨声载道。整个羌人大营,依然笼罩在低迷、悲观和不确定的气氛中。

汉营内的无声减员与沉重代价

而在汉军营垒内,这两天的“宁静”期,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轻松。

那位老羌胡向导的预言,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应验了。高原反应,这个无声的杀手,在战斗暂停后,开始更彻底地清算那些身体无法适应者。

那两千余名重伤员中,本就包含大量高原反应重症者。在最初的战斗亢奋过去后,缺氧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损害彻底爆发。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过去两天里,病情急剧恶化,在痛苦的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和心肺衰竭中相继死去。

军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生命一点点流逝。临时医帐内,每天都有尸体被默默抬出。

而那些数千名中度高原反应的将士,则经历了一场更为残酷的自然筛选。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凭借相对强健的体魄、年轻的生机以及充足的休息和食物保暖,情况逐渐稳定并开始好转,头痛减轻,呼吸变得顺畅,算是艰难地挺过了这一关。

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未能幸免,各种并发症接连爆发,在短短两日内也相继病逝。

当随军主簿将最新的伤亡统计呈送到周云面前时,上面的数字冰冷得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全军因高原反应及并发症,非战斗减员再添近万人!

加上前日攻防战的伤亡,此时他麾下还能站立的、具有战斗力的士卒,已不足四万五千人。

这意味着,自翻越祁连山以来,他的六万多大军,尚未与敌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便已因环境和非战斗原因减员超过三分之一!

营垒内虽然依旧秩序井然,食物保暖无忧,但一种无声的悲凉和沉重感却弥漫开来。

空出来的铺位,身边熟悉面孔的消失,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远征的惨重代价。

周云的重压:愧悔、恐惧与责任

中军帐内,周云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背影显得前所未有的沉重和佝偻。帐外士兵们低沉的交谈声和脚步声,此刻听在他耳中,都化为了阵亡将士无声的质问。

巨大的愧悔感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

“是我的错…全是我的错…”他喃喃自语,手指死死抠着桌案边缘,指节发白。

“我低估了雪山,低估了高原…我一意孤行,贪功冒进…是我,把六万将士带入了这绝地死境!”每一个死亡数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将旗之上。

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并非对城外羌人的恐惧,而是对返回长安后,即将面对的陛下雷霆之怒的恐惧。

当今天子刘据,爱兵如子,赏罚分明,尤恨麾下将领无端折损士卒,这是举朝皆知的事情。

此次西征南线,陛下予他十万精锐,本是信任,是重托,而他却…

周云几乎能想象到陛下看到伤亡奏报时,那瞬间阴沉如水的面色和眼中蕴含的风暴。

“丧师辱国”这四个字,如同烙印般烫在他的脑海里。

即便陛下看在太子殿下的情面上,饶他不死,但他的仕途、他的将名,也彻底完了。罢官夺爵,贬为庶民,已是最好的结局。

愧悔与恐惧交织,几乎要将他压垮。

然而,就在这极度的压力与绝望中,一种属于军人的责任感和韧性,又强行支撑着他挺直了脊梁。

他猛地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眼中虽然布满了血丝和疲惫,却重新燃起一丝决绝的光芒。

“不!现在还不是绝望的时候!”他对自己低吼道,“陛下要治罪,那是以后的事!现在,在这西海之畔,我仍是这四万五千将士的主帅!他们的性命,还握在我的手里!”

“我必须…我必须把他们尽可能多地…带出去!活着带回去!哪怕只能带回去一万人,五千人!也比全军覆没于此要强!”

个人的荣辱得失,在此刻被放下了。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履行作为一名统帅最后的、也是最基本的责任:保全残余部队。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所有的可能性:固守待援?援军何在?突围方向?东归路线的选择?羌人围困的弱点?天气变化的利用?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决策,都将关乎这四万五千人的生死存亡。他不能再犯任何错误。这场因他决策失误而开始的灾难,必须由他亲手画上一个尽可能不那么悲惨的句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