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357章 绝地奔袭与黎明血战

靖汉十六年·初秋·祁连山南麓至西海畔:

羌人的疏忽:天堑带来的致命错觉与日常的宁静

西海(青海湖)东北岸,秋末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广袤无垠的金色草甸上。空气中弥漫着干草、牲畜粪便和远处湖面带来的湿润气息混合的特殊味道。

这里是先零羌一个较大支系的冬季营地,帐篷如白云般散落,数以千计的牛羊马匹在牧人的驱赶下,正悠闲地啃食着最后的秋草,为即将到来的严寒积蓄脂肪。

妇女们围坐在帐篷外,用骨针缝制着过冬的皮袄,或将奶渣晾晒在架子上。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在旷野中传得很远。

一些老人坐在阳光下,眯着眼,用粗糙的手指捻着羊毛线,偶尔忧虑地望向东方——他们听说那边的族人正被汉军逼迫,日子艰难。但对于自身的安全,他们却有种莫名的自信。

“祁连山的神灵会庇佑我们。”一位老人喃喃道,“那连岩羊都摔死的雪山,汉人的大军怎么可能过得来?他们的战马,难道长了翅膀不成?”

这种想法普遍存在于部落中。他们的哨骑更多地巡视着东北和东南方向,对于身后那堵巍峨的、已然白雪覆顶的连绵巨墙,他们最多只派一两人象征性地在山脚巡逻,更多的是防备山中的雪豹和狼群,而非军队。

部落的勇士们,擦拭着祖传的、刀柄上缠着陈旧皮条的弯刀,检查着弓弦的韧性。他们谈论着狩猎,谈论着可能与其他部落的草场纠纷,甚至谈论着是否该向西迁移,彻底远离汉人的威胁。

没有人想到,死亡正从他们认为最不可能的方向,悄然逼近。

黑暗中的坠亡:下山之路的最后献祭与无声挣扎

山巅之上,汉军最后的移动开始了。没有号角,没有火把,只有军官压到极低的嘶哑命令:“噤声!跟上!抓紧绳索!”

一条条粗长的绳索从陡峭的冰坡上垂下,士兵们用冻得麻木的手紧紧抓住,身体紧贴冰冷的岩壁,脚尖试探着寻找任何一点凸起或缝隙,缓慢向下挪动。

铠甲与岩石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每一次脚下碎石的滑落,都引得下方的人一阵心惊肉跳。

一名士兵脚下一滑,未能抓住绳索,身体瞬间失控,他甚至来不及发出惊呼,就像一块石头般无声地坠入下方的黑暗中,只有头盔撞击岩壁的几声短暂脆响,标记了他的坠落轨迹。

旁边的人甚至不敢低头去看,只能死死抓住绳子,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仿佛要将绳索嵌入骨头里。

战马的下山更是惨不忍睹。它们被蒙上眼布,由士兵拼命拉扯缰绳,引导着走下近乎垂直的坡段。

一匹精疲力尽的战马前蹄踏空,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连同背上未能及时跳下的骑手一起,翻滚着坠落,沉重的躯体砸在下方缓坡上,发出沉闷可怕的声响,再也不动了。

士兵们只能默默绕过同伴和战马的尸体,继续下行。

寒风如同刀子,刮过士兵们裸露的皮肤(许多人面甲破损或为了呼吸而掀起)。

鼻涕流下来瞬间冻结,眼睫毛上挂满了霜。整个下行过程,除了风声、碎石滚落声、压抑的喘息和偶尔无法抑制的牙齿打颤声,几乎一片死寂。这种寂静,比喧嚣的战场更令人恐惧。

当先头部队的斥候终于脚踏到相对平坦、覆盖着枯草的冻土时,许多人直接瘫倒在地,贪婪地呼吸着略微浓厚一点的空气,但刺骨的寒冷立刻让他们不得不挣扎着爬起来活动以免冻僵。

回头望去,那道吞噬了无数同袍性命的黑色山影,如同巨兽的獠牙,令人望而生畏。

重组锋矢:绝望中的最后集结与死寂的杀意

天色微明,能见度逐渐提高。周云在亲卫的簇拥下,看到了山下那片毫无戒备的羌人营地。炊烟袅袅,牛羊成群,一派宁静祥和,与他身后这支从地狱爬出来的军队形成惨烈对比。

“整队!快!”命令被低声而急促地传达。

士兵们相互搀扶着站起来,机械地寻找自己的队伍和直属上官。阵列歪歪扭扭,毫无平日严整之象。

许多士兵的皮甲上结着冰,须发皆白,脸色青紫,眼神因缺氧、疲惫和恐惧而显得有些呆滞,但深处却有一种被逼到绝境的野兽般的凶光。

骑兵们努力安抚着受惊且虚弱的战马。这些可怜的畜生经过噩梦般的下行,同样到了极限,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嘴角挂着白沫。

周云骑上了一匹亲卫让出的、状态稍好的战马(他自己的坐骑已在下山途中摔死)。他扫视着这群残兵,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直接的需求:

“儿郎们!山下,就是粮仓!就是活路!”

“我们累了,饿了,冷了!羌人也一样!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来了!”

“握紧你们的刀!跟上我的旗帜!冲下去!抢了吃的,我们就能活!落在后面,就是死路一条!”

“全军——锋矢阵!目标——羌人王帐!冲!”

军官们声嘶力竭地重复着命令,用刀鞘抽打着那些几乎要站着睡着的士兵:“起来!想活命就跟着冲!”

一种悲壮到极点的气氛弥漫开来。士兵们默默检查武器,拔出环首刀,刀刃在熹微晨光中反射着冷冽的光。

弓弩手艰难地给弩上弦,因乏力而颤抖的手臂使得这个过程异常艰难。

没有战前的怒吼,只有一种山雨欲来的、令人窒息的死寂,以及无数双望向山下营地、充满原始渴望的眼睛。

黎明血战:饿狼扑食般的决死冲锋与生存的掠夺

冲锋的号角终于撕裂了清晨的宁静!低沉而凄厉,如同绝望的呐喊。

汉军骑兵开始驱动战马,最初是小跑,然后逐渐加速。虽然速度远不及平原冲锋,但那决死的势头依然惊人。疲惫的战马在主人的催逼和生存本能下,也爆发出了最后的力量。

“大汉!万胜!”士兵们从干裂的喉咙里挤出沙哑的战吼,如同濒死野兽的咆哮。

恐怖的声浪从侧后方袭来,羌人营地瞬间从宁静陷入极致的混乱!

牧羊犬疯狂地吠叫,牛羊惊惶地炸群!刚从帐篷里钻出来的羌人,揉着惺忪睡眼,看到如同从雪山中冲出的、形容可怖的汉军骑兵时,完全惊呆了,仿佛看到了地狱的幻影!

“汉人!是汉人!从山那边来的!”尖叫声、哭喊声瞬间响成一片。

勇士们惊慌失措地寻找武器、寻找马匹,但汉军已经像一股钢铁洪流般冲入了营地!

一名汉军骑兵狠夹马腹,战马撞翻了一个正在燃烧的煮奶锅,滚烫的奶浆飞溅。他根本无视旁边尖叫的妇人,目光死死盯住不远处一个堆满皮袋的帐篷,挥刀砍翻一个试图阻拦的、只穿着单衣的羌人青年。

另一个步兵踉跄着冲到一个晾肉架前,一把扯下几条风干肉,塞进嘴里疯狂咀嚼,甚至顾不上旁边刺来的羌人长矛,直到同伴格开攻击,他才如梦初醒,嘶吼着举刀加入战团。

战斗完全失去阵型,化为无数个小规模的混战。汉军士兵三人背靠背组成一个小战团,互相掩护,拼命向记忆中有食物的地方冲杀。

羌人战士从惊惶中反应过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从帐篷间隙中冲出偷袭,或用冷箭从远处射击。

一个汉军弩手刚瞄准一名羌人头领,却因手臂颤抖而箭矢歪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对方一箭射中面门倒下。

周云的将旗是混乱战场中最显眼的目标。他手中的马槊如毒龙出洞,每一次刺击都势大力沉,将试图组织抵抗的羌人勇士挑落马下。

亲卫们围绕在他周围,用盾牌和身体为他挡开四面八方飞来的流矢和投枪,不断有人中箭落马,但缺口立刻被补上。

战斗从黎明持续到日上三竿。营地已化为一片狼藉。帐篷被点燃,浓烟滚滚;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汉羌皆有;受伤战马的哀鸣、垂死者的呻吟、以及双方战士疯狂的吼叫声混杂在一起。

惨胜与生存:血泊中的喘息

最终,汉军惨烈的决死冲锋和突如其来的打击,压垮了羌人的抵抗意志。当部落首领的战旗被周云亲自砍倒后,残余的羌人终于彻底崩溃,护着部分老弱,向西海更深处或南方山地逃窜而去。

汉军没有追击。胜利的瞬间,支撑他们的那口气仿佛一下子泄掉了。士兵们瘫倒在血泊和狼藉之中,许多人直接昏死过去。

活着的人则挣扎着爬向任何可能找到食物的地方:打破粮袋,抓起生黍米就往嘴里塞;找到肉干就疯狂撕咬;甚至有人扑到死去的羊羔旁,茹毛饮血。

周云在亲卫的搀扶下下马,他的铠甲上沾满了血污和泥泞。他看着这片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如同地狱般的营地,看着那些为了一口食物而暂时像野兽般的士兵,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沉重和劫后余生的虚脱。

清点结果令人心碎:下山及此战,又损失了上万战士和几乎同样数量的战马。但他们夺取了宝贵的生存物资——粮食、盐、牲畜,还有帐篷可以御寒。

他们活下来了。但这支军队的灵魂,仿佛已经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祁连山的冰雪和这片血色的草甸上。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