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326章 夜话与重托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第326章 夜话与重托

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22:00:25

靖汉十七年·夏·未央宫温室殿:

西征前夕的长安城,褪去了白日的喧嚣,笼罩在一片静谧而紧张的期待之中。未央宫内,灯火通明,尤其是皇帝日常理政的温室殿,烛火更是亮至深夜。

殿内,炭盆早已撤去,初夏的夜风透过微开的窗棂,带来一丝凉爽,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肃穆。

明日,皇帝便将誓师出征,此刻,是他与留守监国的太子刘进,最后一次、也是最深入的一次交代。

没有侍从,没有宦官,只有父子二人对坐。案几上摆放着并非奏章,而是一张极其详尽的西域及河西走廊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城池、以及预计的进军路线和粮草囤积点。

刘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几个关键节点,声音低沉而清晰:“进儿,朕此番西征,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战役。所求者,非击溃,非驱逐,而是根治。故,朕预计,此战绝非一年半载可竟全功,恐需数年之功,反复清剿、屯驻、经营。因此,长安之重任,首在后勤,而后勤之核心,在于粮草!”

他的目光锐利地看向儿子:“朕对你,有四项硬性要求,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达成!”

“第一,武威郡!此地乃河西走廊门户,扼守东西交通咽喉。一年之内,给朕囤足一百万石粮草!必须确保粮仓坚固,防潮防火,有重兵把守!”

“第二,酒泉郡!此地位置关键,北御匈奴残部,西接西域,南屏羌胡。同样,一年内,囤积一百万石!”

“第三,敦煌郡!此为出玉门关前最后一大基地,乃进军西域的跳板。此地囤粮,更为紧要,同样需一百万石!且需储备大量箭矢、铠甲、攻城器械部件,以及足够的驮马、骆驼!”

刘进认真听着,飞速地在心中计算着调动民夫、筹集粮食、组织运输的庞大计划。这三个数字虽然惊人,但依托富庶的关中、河东乃至巴蜀之地,并非无法完成。他郑重颔首:“儿臣明白!必倾尽全力,保障河西三郡粮草充足!”

然而,刘据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刘进倒吸了一口凉气。

刘据的手指猛地向西滑动,越过漫长的、标注着沙漠和戈壁的区域,点在了西域腹地、乌孙国附近的一个点上——贵山城。

“第四,这里!贵山城!此地,将作为朕中军未来长时间驻扎之大本营,亦将是经营西域之核心!一年之内,最迟一年半,此地必须给朕囤积起一百五十万石粮草!”

“一百五十万石?!在贵山城?!”刘进几乎失声惊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父皇!此地距长安何止万里!中间隔着漫漫流沙、戈壁险滩,路途遥远且艰难无比!要将如此巨量的粮草,运抵西域极西之地,这…这路上的消耗恐怕…”

他不敢再说下去,但意思显而易见: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运输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能运送一石粮到贵山城,路上就要消耗掉十石甚至更多!这会对帝国的财政和民力造成难以想象的压力。

刘据看着儿子震惊和不解的表情,并没有动怒,反而露出一丝复杂的、带着深远谋虑的笑容。他缓缓道:“进儿,你只看到了运输之难,却未看到朕为何要如此做。”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从贵山城缓缓向四周划开:“朕要这一百五十万石粮,并非仅仅为了支撑一场战争。朕要的是,以此为基础,向西域大规模迁徙军民,实行屯田!”

“屯田?”刘进一愣。

“不错!”刘据目光灼灼,“欲真正将西域化为汉土,而非羁縻之地,仅靠武力征伐,大军来回奔波,是绝无可能的。必须要有大量的汉人过去,扎根于此,耕种于此,生息于此!”

“朕已命赵充国在漠北试行,西域,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百五十万石粮,就是第一批移民和驻军的口粮和种子!让他们能撑到第一次收获!”

这个宏伟而大胆的计划,让刘进心神剧震。他瞬间明白了父亲的野心——这已远超一次军事行动,而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国土扩张和民族迁徙!

但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

刘据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而若要保护这些屯田的百姓,若要维持西域的长久治安,震慑诸国,对付可能的西方强敌,朕估算过,未来大汉在西域的常备驻军,绝不能低于二十万人!”

“二十万?!常备驻军?!在西域?!”刘进猛地站起身,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父皇!这…这怎么可能?二十万大军,若驻扎在河套、在河西、甚至在辽东,儿臣都觉得可行。但在西域…万里之遥啊父皇!”

他的担忧如同潮水般涌出:“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武器装备的损耗、更换,兵员的轮换、补充…所有这些后勤物资,都需要从关中、从中原,经过那漫长的、脆弱的河西走廊,穿越死亡之海般的沙漠,才能送达前线!这路上的损耗和成本,将会掏空帝国的国库,拖垮天下的民力!父皇,这…这简直是…”

他想说“这简直是自取灭亡之道”,但终究没敢说出口,只是脸色苍白地看着父亲。

刘据静静地听着儿子的激烈反对,他知道,这是任何一个理智的执政者都会产生的正常反应。他等刘进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如山:“进儿,你的担忧,朕岂会不知?但你看问题,仍只看其一,未见其二、其三。”

他拉着儿子重新坐下,手指点着舆图,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

“第一,粮草来源,并非全靠内地输送。朕已计算过,初期投入巨大,但一旦屯田展开,三年,最多五年,西域驻军和移民所需粮草,便可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西域水土丰美之处不少,只要水利跟上,可成为新的粮仓。届时,内地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第二,你以为这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全要朝廷承担吗?”刘据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西域三十六国,岂是白称臣纳贡的?朕已与李凌、周兴等人议定,未来西域驻军的部分粮秣、草料,将由诸国按比例分摊供给!此乃‘以西域之粮,养西域之兵,治西域之地’!他们若想得到大汉的保护,享受丝路的安宁,就必须付出代价!”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刘据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进儿,你看这西域,它仅仅是西域吗?”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舆图上:“不!它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户!它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控制西域,则丝路畅通,东西商贸繁荣,帝国的赋税将增加一个前所未有的来源!控制西域,则可隔断匈奴与羌人、与南方羌氐的联系,真正实现‘断匈奴右臂’!控制西域,则可直面西方那些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大国,或战或和,主动权在我,而非被动等待其东来!”

“这二十万驻军,看似是消耗,实则是投资!是一笔为了帝国未来百年、甚至千年安全与繁荣的战略投资!现在付出的每一分钱粮,将来都会十倍、百倍地回报回来!”

“若因吝惜眼前之耗费而放弃西域,则羌患永无宁日,匈奴可能死灰复燃,西方强敌可能叩我边关!到那时,付出的代价将远比今日这二十万驻军的后勤消耗要大得多!”

刘据的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层层剖析,将一项看似劳民伤财的疯狂计划,背后深远的战略意图和缜密的可行性计算,完全展现在刘进面前。

刘进听得目瞪口呆,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父亲那超越时代的宏大视野和深谋远虑。

他不再仅仅看到粮草消耗的数字,而是看到了一个庞大的、环环相扣的战略体系:军事征服、政治安抚、经济屯田、以战养战、长远布局…

许久,刘进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眼中的疑虑和惊恐渐渐被敬佩和决心所取代。

他站起身,对着刘据,深深一揖:“父皇…儿臣…儿臣明白了!儿臣目光短浅,未能体察父皇深意,险些误了大事!请父皇放心!儿臣在此立誓,无论多么艰难,必倾尽全国之力,保障后勤!武威、酒泉、敦煌、贵山城之粮草,儿臣就是砸锅卖铁,也必按时足额送达!绝不让前线将士有缺粮之虞,绝不让父皇之宏图大略,因后勤而受阻!”

刘据看着儿子终于理解并接受了这份沉重的责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拍了拍刘进的肩膀:“好!朕就知道,你能明白!国内之事,朕就全交给你了。记住,稳字当头,遇事多与丞相、御史大夫等老臣商议。朕…该去处理外面的事情了。”

父子二人的手紧紧握了一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