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密码》手游的热度还在全网蔓延,从老人到小孩都在手机上“拨算盘、闯密道”时,太极密码博物馆又抛出了一记“文化娱乐组合拳”。
工作人员将馆内核心展区“清福池男汤展厅”暂时闭馆改造,历时两个月后,推出专属沉浸式剧本杀《算盘与玫瑰》。
玩家需身着澡堂浴袍,在复刻的老澡堂场景里泡澡、寻线索、破密码,亲手还原当年李天骥与黑衣人“澡堂谍战”的名场面。
消息刚一公布,预约通道就被挤爆,上线首日便创下“十分钟抢空三日名额”的纪录,成了2016年秋冬季节,年轻人跨省打卡的“网红娱乐顶流”。
这次的澡堂剧本杀,从场景还原到剧情设计,都紧扣“沉浸式”核心,力求让玩家踏入展厅的瞬间,就“穿越”回当年的谍战岁月。
博物馆没有破坏老澡堂的原有结构,反而最大限度保留了岁月痕迹——男汤的青石浴池依旧是当年的尺寸,池壁上的水痕经过精心修复,既透着历史的粗糙感,又符合安全标准;池边的藤椅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同款老物件,坐上去能感受到轻微的晃动,与当年李天骥歇脚的藤椅别无二致;甚至连澡堂角落的木质储物柜,都复刻了当年的样式,柜门上贴着模糊的“编号”,里面藏着关键线索。
为了还原“泡澡寻线索”的独特体验,工作人员特意将浴池清理消毒后,注入恒温38℃的温水,水面上漂浮着用防水宣纸做的“算珠线索”,每颗“算珠”上都印着极小的太极图案或数字;池底铺着透明防滑垫,垫下藏着用荧光漆绘制的算盘纹路,只有当玩家弯腰触摸时,才能看清纹路走向。
而当年算珠滚落的排水口,更是被改造成“终极线索点”——玩家需将手指伸进铜盖的太极孔眼里,轻轻转动,就能取出一封卷在铜管里的“密信”,密信上的字迹模仿当年外敌的笔迹,需用馆内提供的“显影水”(无害颜料)涂抹,才能看清“拳谱碎片藏匿位置”的提示。
除了浴池区域,展厅还划分出“油灯解谜区”“屏风潜伏区”——油灯解谜区的复刻版油灯,点燃后会在墙上投射出隐藏的“单鞭”水印,水印边缘标注着八卦卦象,需与算盘线索对应才能破解。
屏风潜伏区则立着六扇木质屏风,模仿当年黑衣人藏身的场景,部分屏风背面贴着“伪装者身份卡”,玩家需悄悄观察他人言行,分辨谁是“队友”、谁是“对手”,复刻当年“斗智斗勇”的紧张氛围。
剧情设计上,《算盘与玫瑰》以“守护拳谱碎片”为核心,将玩家分为“太极传承者”(6人)与“伪装者”(3人)两队,每队都有专属任务:“传承者”需在90分钟内,找到藏在浴池、藤椅、储物柜里的3片拳谱碎片,用馆内提供的迷你太极算盘,破解碎片上的密码,最终将完整密码输入“铜印控制台”,守护拳谱不被夺走。
“伪装者”则需假装“传承者”参与寻线索,悄悄破坏解谜过程,比如故意打乱水面的“算珠线索”、隐藏找到的密信,最终伺机抢走拳谱碎片,重现当年“澡堂谍战”的冲突感。
最贴心的是,剧本杀还设置了“分级体验”——成人版包含“泡澡寻线索”环节,玩家可身着纯棉浴袍泡在浴池里找线索,累了还能靠在池边的石阶上,就着油灯的光分析密码,体验“一边放松一边烧脑”的乐趣。
儿童版则将泡澡环节改为“活动室解谜”,在展厅旁的活动室里,用迷你浴池模型、塑料算珠还原线索,家长可陪同孩子参与,既避免安全隐患,又能让孩子感受剧情魅力。
剧本杀上线前,博物馆邀请了50位“内测玩家”提前体验,其中既有当年的“太极彩蛋达人”阿杰,也有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剧本杀爱好者。
阿杰抽到“传承者”身份,身着灰色浴袍泡在浴池里,伸手捞起一颗“算珠线索”,发现上面印着“坎卦”图案,立刻联想到手游里的八卦解谜逻辑,赶紧喊队友:“坎卦对应算盘下档第三颗算珠,咱们赶紧去油灯区对一下!”
当他和队友围着油灯,用算珠线索对应墙上的水印时,抽到“伪装者”的玩家悄悄走过来,假装帮忙分析,实则悄悄把另一颗“震卦”算珠藏进了浴袍口袋。
“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最后找不全线索,才发现被‘卧底’坑了!”阿杰事后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时,忍不住调侃,“这种‘身边有卧底’的紧张感,比看影片还刺激,仿佛真的成了当年的传承者。”
内测玩家的好评,让《算盘与玫瑰》未上线先火。正式开放预约的当天早上9点,博物馆在官方公众号、小程序同步开启通道,不到十分钟,未来三天的360个名额就被抢空。
有没抢到名额的玩家,在评论区留言:“我提前五分钟就蹲在页面上,结果还是没抢到!求加场!”“能不能增加预约场次啊!我特意买了去北京的高铁票,总不能白跑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