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动物园的清晨,比往常热闹了十倍不止。园区外的街道上,挤满了举着“欢迎太极熊猫”横幅的市民,孩子们手里拿着熊猫造型的气球,时不时对着园区大门方向张望;园区内的“熊猫太极剧场”,更是提前三小时就座无虚席,舞台背景是融合了中德两国元素的彩绘。
左侧是四川熊猫基地的竹林,右侧是柏林勃兰登堡门,中间是一幅巨大的太极图,下方印着“太极熊猫第三次访德——和平之约,再续前缘”的字样。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两只“老熟人”的到来——太极熊猫“团团”和“圆圆”。
自第一次访德“按倒右翼旗帜”爆红全球后,这是它们第三次踏上德国的土地,前两次访德,不仅推动了中德文化交流,更成了“和平符号”的代名词,每次到来,都会引发全德国的热潮。
此次访德,除了常规的“太极表演”,动物园还特意新增了“熊猫竹林茶话会”,邀请中德两国的小朋友,一起跟“团团”“圆圆”互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上午九点整,伴随着轻柔的太极音乐,两辆印着熊猫图案的专车,缓缓驶入动物园。
车门打开,穿着迷你太极服的“团团”和“圆圆”,在饲养员的引导下,慢悠悠地走下车——“团团”依旧调皮,刚落地就晃着脑袋,对着围观的市民“嗷呜”叫了一声,惹得全场哈哈大笑;“圆圆”则更乖巧,紧紧跟着饲养员,小爪子时不时扒拉一下身上的太极服,模样格外可爱。
可就在“团团”和“圆圆”准备走进“熊猫活动区”时,意外突然发生——一名躲在人群后排右翼分子,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溜到活动区侧面,将一面纳粹旗帜扔到活动区的草坪中央,随后迅速缩回人群,想借此制造争议,甚至想抹黑“太极熊猫访德”,声称“中国借熊猫传播东方文化’”。
这一幕,刚好被园区的全球直播镜头捕捉到——当时,直播正对着“团团”和“圆圆”的身影,全球数百万观众正在实时观看。当纳粹旗帜在屏幕上出现时,评论区停顿顿片刻。
一些观众担心:“哎呀,怎么又有捣蛋鬼?”;有些人生气了:“他们怎么能这样破坏气氛?熊猫刚到!”;其他人则在期待:“我记得‘团团’上次按倒了旗帜,这一次它还会再行动吗?”
“团团”和“圆圆”也注意到了这面突兀的旗帜。“圆圆”愣了一下,往后退了两步,躲到了饲养员身后;可“团团”却丝毫不怕,它晃着圆滚滚的身子,慢悠悠地朝着旗帜走去——步伐从容,眼神里满是“好奇”,完全没把这面“争议旗帜”放在眼里。
躲在人群中的纳粹分子,看到“团团”走向旗帜,心里暗暗得意,以为“熊猫会被旗帜吓到,引发混乱”,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他彻底傻眼,也让全球观众笑翻。
“团团”走到旗帜旁,先是用鼻子闻了闻,又用爪子轻轻扒拉了两下,似乎觉得这个“花花绿绿”的物件挡住了自己的路。
随后,它直接往后退了一步,再猛地往前一挪,又是一屁股坐在了旗帜上——圆滚滚的身子,把整个旗帜压得严严实实,上面纳粹图样,瞬间被黑白相间绒毛覆盖,完全看不见了。
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团团”又轻轻往下一压——只听“咔嚓”一声,原本插在草坪上的旗帜杆,竟被它直接坐断了!
旗帜失去支撑,彻底瘫在地上,被“团团”的身子裹得严严实实,像一块“彩色的小毯子”。
“团团”坐在旗帜上,还惬意地晃了晃脑袋,用爪子挠了挠肚子,随后闭上眼睛,像是要打个小盹,完全没把刚才的“小动作”当回事。
全球直播的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弹幕像潮水一样涌来,网友们纷纷调侃:
“哈哈哈哈!团团还是那个‘和平卫士’,专治各种不服!上次按倒,这次坐断,太帅了!”
“熊猫的屁股,果然是‘终极武器’!纳粹旗帜在它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上次是‘以掌按旗’,这次是‘以臀断杆’,团团这是解锁了新技能啊!”
“建议给团团颁个‘和平勋章’!比任何辩解都管用,这才是最温柔的反击!”
现场的市民们,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人大喊“团团太牛了!”“这就是太极熊猫的力量!”;孩子们举着熊猫气球,跟着大喊“团团加油!”;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了,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名场面”。
躲在人群中的纳粹分子,看到这一幕,气得脸色铁青,想再次上前捣乱,却被身边的市民死死拦住:“你还想干什么?没看到熊猫都不待见你们的旗帜吗!”最终,这名右翼分子被动物园的保安带走,现场的氛围又恢复了欢乐。
“团团”坐了一会儿,似乎觉得“身下的东西不舒服”,慢悠悠地站起来,用爪子扒拉了两下瘫在地上的旗帜,随后转身,朝着“圆圆”的方向走去,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