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柏林邮政局的会议室里,气氛格外凝重。
局长海因里希盯着桌上的一份报告,眉头皱得能夹碎鸡蛋——报告里写着,在历史上,柏林邮政局因将“白鹤亮翅”印成“白鹅亮翅”引发的错版邮票风波,至今仍被市民当作笑谈,甚至有媒体把这件事列为“柏林邮政史上最荒唐失误”,导致邮政局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必须想办法挽回颜面!”海因里希猛地拍了下桌子,对着手下的员工说,“现在太极热潮正盛,‘白鹤亮翅’是公认的和平符号,我们就推出太极邮票再版,严格把控印刷环节,一定要做到零失误,让大家看看我们邮政局的专业!”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员工们的响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邮政局专门成立了“太极邮票专项小组”——从设计稿审核,到纸张挑选,再到印刷监督,每个环节都安排了三名以上员工负责;设计稿确定后,还特意邀请了柏林太极协会的成员(包括傅振嵩的弟子)来把关,确认“白鹤亮翅”的图案、姿势没有问题;印刷前,更是反复调试机器,甚至进行了三次小规模试印,每一张试印邮票都经过逐张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纰漏。
专项小组的负责人还拍着胸脯向海因里希保证:“局长您放心,这次我们把流程卡到最严,别说把‘白鹤’印成‘白鹅’,就算是白鹤的一根羽毛印歪了,我们也能及时发现!绝对不会再出上次的错!”
海因里希这才松了口气,特意在柏林的报纸上刊登预告,写着“柏林邮政局太极邮票再版即将发售——致敬和平,零失误承诺”,还附上了邮票的设计样图:淡青色背景上,一只洁白的白鹤展开翅膀,姿态优雅,正是标准的“白鹤亮翅”,下方印着一行小字“全球白鹤亮翅日纪念”。
预告一刊登,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收藏爱好者们纷纷表示“这次一定要入手正版邮票,弥补上次没抢到的遗憾”;之前因炒“白鹅亮翅”错版邮票破产的右翼收藏家海因茨,也偷偷关注着消息——他手里还留着几张当年没卖出去的假邮票,想着“要是这次正版邮票受欢迎,说不定能把手里的假货混进去卖,挽回点损失”;甚至有市民调侃“邮政局这次这么高调,可别又出什么幺蛾子”,没想到这句调侃,竟成了“预言”。
两周后,太极邮票再版正式开始印刷。专项小组的员工们全程守在印刷厂,眼睛死死盯着印刷机,生怕出一点问题。第
一批邮票印出来时,大家立刻围上去检查——白鹤的姿势没错,背景颜色也对,没有任何明显失误,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负责人还特意拿着邮票,给海因里希拍了照片报喜:“局长,第一批邮票完美出炉,零失误!”
可就在邮票准备封装发售的前一天,一名负责最终质检的员工,突然发现了不对劲——他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邮票上的白鹤时,发现原本应该洁白的鹤羽,竟泛着淡淡的黑色,不是设计稿里的纯白色。
他赶紧把其他邮票拿过来检查,结果越查越慌:整整一批邮票,近十万张,上面的“白鹤”,羽毛全是漆黑一片,只有翅膀边缘能看到一点白色,远远看去,不像优雅的白鹤,反而像一只“没洗干净的黑鸟”,跟设计稿里的“白鹤亮翅”,简直判若两物。
“坏了!出大事了!”这名员工吓得大喊,赶紧把情况上报给专项小组负责人。
负责人赶来一看,当场瘫坐在椅子上——原来,印刷时负责调配油墨的员工,不小心把“白色油墨”和“黑色油墨”的比例搞反了,本该以白色为主、黑色勾勒轮廓,结果变成了以黑色为主、白色勾勒轮廓,好好的“白鹤亮翅”,硬生生变成了“黑鹤亮翅”。
更要命的是,这批邮票已经完成了全部印刷和烘干,油墨早已凝固,根本无法修改;而且距离发售日期只有一天,重新印刷根本来不及——要是推迟发售,之前的“零失误承诺”就成了笑话,邮政局的公信力会彻底崩塌;要是按时发售,“黑鹤亮翅”的邮票流出去,只会比上次的“白鹅亮翅”更荒唐。
专项小组负责人不敢隐瞒,赶紧把情况告诉了海因里希。
海因里希拿着“黑鹤亮翅”的邮票,气得浑身发抖,对着员工们怒吼:“我让你们严格把控!你们就是这么把控的?上次印成白鹅,这次印成黑鹤,你们是故意跟我作对,还是跟‘白鹤’有仇?”
员工们低着头,没人敢说话,会议室里只剩下海因里希的怒吼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最终,海因里希也没了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按原计划发售邮票——总不能让近十万张邮票烂在手里,更不能让“推迟发售”的消息再引发新的争议。
发售当天,邮政局的工作人员们,都带着“心虚”的表情,给市民递邮票;不少工作人员递票时,还会悄悄跟市民说“邮票的颜色有点小偏差,您别介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