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欧洲街头,阳光正好,微风带着花香掠过街角,总能引来一阵欢呼——一辆涂着青蓝色底色的冰淇淋车,正缓缓驶过,车身上印着一幅巨大的“白鹤亮翅”图案,白鹤的翅膀舒展,恰好覆盖了车身两侧;车顶立着一个迷你太极图旋转灯,会随着车辆移动慢慢转动,发出柔和的光晕;车身上还贴着一行彩色大字:“太极冰淇淋欧洲巡游,一口甜到和平里”。
这正是柏林“甜风冰淇淋店”店主莉娜,联合欧洲其他国家的冰淇淋店,发起的“太极冰淇淋车巡游计划”。
自从“太极冰淇淋2.0”火遍柏林后,不少欧洲国家的冰淇淋店主都来找莉娜合作,希望能把“会发光、会转动”的太极冰淇淋,带到更多地方。
莉娜干脆提出“巡游计划”,定制了十辆同款太极冰淇淋车,从柏林出发,途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每到一个城市,就停留三天,让当地市民尝尝太极冰淇淋的甜,也感受太极文化的暖。
巡游首站,依旧是柏林市中心的老广场。
冰淇淋车刚停下,青蓝色的车身、“白鹤亮翅”的图案,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过来。
莉娜和店员刚打开车门,准备摆放冰淇淋,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踮着脚喊:“姐姐,我要太极冰淇淋!要会发光的!”
家长们也跟着排队,手里举着手机,对着冰淇淋车拍照,发社交平台,配文“太极冰淇淋车来啦!‘白鹤’带着甜,打卡必须安排!”
短短半小时,队伍就排了近百米,从广场一角绕到了街角,像一条长长的“彩色队伍”——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家长们拿着自拍杆,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着太极服的爱好者,举着“欢迎白鹤”的小旗帜,场面格外热闹。
莉娜和店员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熟练地制作太极冰淇淋,一边给孩子们递太极贴纸,笑着说:“别急别急,每个人都有,慢慢排队哦!”
可让人意外的是,在排队的人群中,居然出现了不少右翼分子的身影。
这些人大多穿着深色衣服,戴着帽子,脸上带着“不情愿”的表情,却还是乖乖地站在队伍里,手里举着自拍杆,时不时对着冰淇淋车拍两张照片,发在社交平台上。
住在柏林北郊的伯克,就是其中之一。
自从上次带儿子小托马斯买过太极冰淇淋后,小托马斯就天天吵着“还要吃发光的太极冰淇淋”,这次听说太极冰淇淋车巡游,更是早早拉着伯克来排队。
伯克依旧对“太极符号”有些抵触,出门前还跟小托马斯“约法三章”:“只买冰淇淋,不许拍照,不许跟别人说你爸爸带你来的!”
可到了广场,看到大家都举着自拍杆拍照,小托马斯也吵着“要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伯克拗不过孩子,只能从包里掏出自拍杆,跟着人群一起拍,嘴里还小声吐槽:“不就是个冰淇淋车吗,至于这么追捧?”
更“有趣”的是,伯克刚把“太极冰淇淋车”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就有几个右翼朋友给他评论:“你怎么也去凑这个热闹?太极的东西有什么好拍的!”
伯克立刻回复:“不是我要去,是孩子吵着要吃,没办法!”
可没过十分钟,他就看到那几个评论的朋友,也发了“打卡太极冰淇淋车”的照片——有的站在冰淇淋车旁,对着镜头比出“勉强的微笑”;
有的手里举着太极冰淇淋,却故意把冰淇淋挡住脸,只露出车身上的“白鹤亮翅”图案;
还有的甚至对着镜头比出太极“十字手”的姿势,却在配文里写着“纯属跟风,别误会”。
伯克看着这些“口是心非”的朋友,忍不住笑了——他突然发现,身边的不少右翼分子,其实都跟他一样,嘴上说着“不该追捧太极”,身体却很诚实:要么被孩子拉来排队买冰淇淋,要么忍不住凑过来打卡拍照,甚至有人偷偷学别人比“十字手”,嘴上的倔强和身体的诚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成了街头最有趣的风景。
到了法国巴黎,太极冰淇淋车的热度更甚。
巡游队伍刚到香榭丽舍大街,就被当地市民围得水泄不通,排队的队伍绕了街角三圈,手里的自拍杆密密麻麻,远远看去,像一片“小森林”。
有不少法国右翼分子,也混在人群中打卡——有的特意穿了印有极端标志的衣服,却举着太极冰淇淋拍照,试图“彰显自己的立场”,结果被周围的市民调侃:“既然不喜欢太极,怎么还吃太极冰淇淋?”;有的则更“直白”,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对着镜头吐槽“这冰淇淋也就一般般”,可手里的冰淇淋却吃得飞快,嘴角还沾着淡蓝色的奶油,格外滑稽。
莉娜看着这些“口是心非”的右翼分子,也忍不住笑了:“以前总觉得,右翼分子对太极很抵触,没想到现在也会来打卡买冰淇淋——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太极不是‘敌人’,冰淇淋也不是‘洗脑工具’,只是单纯的美好事物,谁都抗拒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