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动物园的春季,向来是游客最多的时节,可1990年的春天,这里的热度比往年翻了三倍。
在园区入口处的巨幅海报前,每天都围着密密麻麻的游客。海报上,两只穿着迷你太极服的中国熊猫,正笨拙地摆出“白鹤亮翅”的姿势,黑白相间的绒毛搭配青蓝色的太极服,憨态可掬;海报上方的烫金大字格外醒目:“中国太极熊猫访德——春日太极表演,共赴和平之约”。
这是中德建交后,首次开展“太极熊猫外交”——两只熊猫分别叫“团团”和“圆圆”,来自中国四川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不仅天生亲人,还经过半年的“太极特训”,能跟着饲养员完成“白鹤亮翅”“太极云手”等简易动作。
此次访德,除了在柏林动物园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太极表演”,更肩负着“推动中德文化交流、深化和平对话”的使命,消息一公布,就成了全德国的热点话题,不少游客提前一周就买好了门票,就为了亲眼看看“会练太极的熊猫”。
表演首日,柏林动物园的“熊猫太极剧场”座无虚席,剧场四周挂满了中德两国国旗,舞台背景是融合了太极图与柏林街景的彩绘,台下的观众里,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不少德国政要和文化界人士,傅振嵩和艾玛也受邀坐在前排——作为柏林太极文化的代表,傅振嵩还被邀请担任“太极表演特邀点评”,负责从太极角度解读熊猫的动作。
上午十点整,表演正式开始。随着轻柔的太极音乐响起,两名中国饲养员穿着传统太极服,分别抱着“团团”和“圆圆”走上舞台。
“团团”刚落地,就好奇地晃了晃脑袋,对着台下的观众“嗷呜”叫了一声,惹得全场哈哈大笑;“圆圆”则更乖巧,紧紧跟着饲养员,小爪子时不时扒拉一下身上的迷你太极服,模样格外可爱。
饲养员先示范了一遍“白鹤亮翅”: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臂缓慢向上抬,右臂轻轻向下按,呼吸平稳,动作柔和。
随后,他们蹲下来,轻轻扶着“团团”和“圆圆的”爪子,引导它们跟着做动作——“团团”一开始还不太配合,总想挣脱饲养员的手去追地上的皮球,被饲养员用苹果干哄了两句,才乖乖站好,笨拙地抬起左前爪,右前爪轻轻搭在地上,活像一只“胖版白鹤”;“圆圆”则学得格外认真,饲养员抬臂,它就跟着抬臂,饲养员转腰,它就跟着晃身子,虽然动作不够标准,却格外专注,台下的观众纷纷举起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傅振嵩坐在前排,看着两只熊猫认真“练太极”的样子,忍不住笑着点评:“‘圆圆’的呼吸节奏很稳,抬臂的力度也刚好,有太极‘柔和’的韵味;‘团团’虽然调皮,却也抓住了‘白鹤亮翅’的核心——不僵硬、顺自然,这就是太极最本真的样子。”
台下的观众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德国观众小声议论:“原来熊猫也能练太极,太神奇了!”“这就是中国的太极智慧吗?温柔又有趣!”
表演进行到一半,意外却突然发生——一名躲在观众席后排的右翼分子,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悄悄溜到舞台侧面,将一面印着极端言论的右翼旗帜,扔到了“团团”和“圆圆”的活动区里,随后迅速缩回观众席,想借此制造争议,甚至想抹黑“太极熊猫外交”,声称“中国用熊猫传播文化,是‘文化渗透’”。
台下的观众立刻注意到了这面突兀的右翼旗帜,剧场里的笑声瞬间消失,不少人皱起了眉头,甚至有人小声指责:“怎么能把这种旗帜扔到熊猫活动区!太过分了!”工作人员也慌了神,赶紧准备上台把旗帜拿走,生怕熊猫被吓到,或者引发更大的争议。
可没等工作人员上台,“团团”突然晃着脑袋,慢悠悠地走到右翼旗帜旁。
它好奇地用鼻子闻了闻旗帜,又用爪子扒拉了两下,似乎觉得这面“花花绿绿”的东西挡住了自己的路。
紧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团团”抬起右前爪,对着旗帜轻轻一按,原本铺在地上的右翼旗帜,瞬间被按倒;随后,它干脆直接坐在了旗帜上,还惬意地打了个滚,黑白相间的绒毛裹着丑陋的右翼旗帜,看起来格外滑稽,完全没把这面“争议旗帜”放在眼里。
台下的观众先是愣了一秒,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有人大喊“团团太帅了!”“这才是最好的‘反击’!”;傅振嵩也忍不住拍手叫好,笑着说:“‘团团’这一下‘按掌’,颇有太极‘以柔克刚’的意味——不硬碰硬,却能轻松化解争议,比任何辩解都管用!”
躲在后排的右翼分子,看到这一幕,气得脸色铁青,想再次上前捣乱,却被身边的观众死死拦住:“你还想干什么?没看到熊猫都不待见你们的旗帜吗!”最终,这名右翼分子被动物园的保安带走,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剧场里的氛围又恢复了欢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