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浅通过能量探测,发现矿脉深处存在异常能量淤塞点,如同“血栓”阻碍能量循环,导致古老意识痛苦衰弱;
她提出利用精密爆破与能量引导技术,为矿脉“疏通经络”的大胆方案;
纳尤塔族大祭司在权衡后,决定冒险相信这群“天外来客”,一场关乎部落存亡的联合行动悄然展开。
---
与古老意识的短暂接触,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瞥见了一线微光。苏云浅回到“破浪号”,立刻召集了所有精通能量学和地质学的学员,将感知到的信息碎片与舰队携带的各类探测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
能量探测仪记录下的图谱被放大投影在舱壁上,那代表矿脉能量流动的曲线,原本应该如同健康血脉般平稳起伏,此刻却在几个关键节点呈现出尖锐的波峰和诡异的低谷,仿佛被无形的手死死扼住,流通不畅。
“看这里,还有这里,”苏云浅用光笔点在几个能量反应异常剧烈的区域,“能量在此处高度凝聚,几乎停滞,形成了‘淤塞’。而下游区域却能量枯竭,如同干旱的河床。整个矿脉的能量循环系统……出了严重的问题。”
她结合那古老意识传递来的“痛苦”与“衰弱”的意念,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这个矿脉,或者说寄宿其中的意识体,并非死物,它可能是一个……独特的、以能量形态存在的生命体,或者至少是一个庞大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能量生态系统。这些淤塞点,就是它的‘病灶’,阻碍了能量的自然流转,导致它日益虚弱。”
这个推论超越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将矿脉视为生命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摆在他们面前的能量图谱和苏云浅亲身的感知,又让他们无法完全否定。
“如果……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学员喃喃问道。开采计划似乎走到了死胡同,难道要他们给一座山“治病”?
“找到病灶,疏通它。”苏云浅语气平静,却石破天惊,“用我们的方法。”
她提出的方案,结合了格物之学的精准与近乎疯狂的想象力:
首先,利用改进的能量探测仪,结合地质震动回波技术,精确锁定每一个能量淤塞点的三维坐标和范围。
然后,派遣小型工程队,在纳尤塔族可能的引导(或至少不阻挠)下,抵达淤塞点附近,钻探极其细微的孔道,直抵病灶核心。
最关键的一步,使用理工学院化学组特制的、能量敏感性极高的“微形爆破药”。这种炸药威力被严格控制,其爆炸产生的特定频率的冲击波,并非以摧毁为目的,而是旨在“震碎”那些淤塞的能量结节,如同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最后,在爆破的同时,由苏云浅亲自操作大型能量共振装置,模拟矿脉健康时的能量波动频率,引导被“震散”的能量重新回归正常的循环路径。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融合了地质工程、能量学和极端精密的爆破技术。成功,或许能拯救这个古老的意识,赢得纳尤塔族的信任与合作。失败,则可能彻底激怒对方,甚至导致矿脉能量失控,引发灾难性后果。
“我们需要与纳尤塔族沟通,获得他们的允许,甚至协助。”苏云浅看向海湾方向,“这需要再次接触那位大祭司,并让他理解……我们在做什么。”
这一次,她带上了绘有能量淤塞图谱的琉璃板,以及模拟能量疏导过程的动态示意图(利用光影和简易机械装置演示)。她再次乘坐小艇,来到海湾入口,启动能量共振装置,发出寻求沟通的平和意念。
等待是漫长的。土人船队依旧警惕,但那位大祭司的意识,在犹豫了许久后,终于再次小心翼翼地探出。
没有语言的交流是困难的。苏云浅竭力通过意念,将“病灶”、“疏通”、“帮助”、“共存”这些概念,连同那些形象的图谱和示意图,传递过去。她反复强调外来者的善意,以及矿脉“痛苦”与部落“衰弱”之间的关联。
她感受到那道苍老意识的剧烈波动,充满了怀疑、挣扎,以及一丝……被说中心事的震动。纳尤塔族世代守护圣山,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到圣山力量的日渐萎靡,部落中新生的孩子体质越来越弱,战士的力量也在缓慢流失,这正是他们对外来者如此敏感和敌视的深层原因。
如今,这个天外来客,不仅指出了圣山的“病痛”,竟然还提出了治疗的方案?这超出了他们千百年来的认知范畴。
时间一点点过去,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就在苏云浅以为对方会再次拒绝时,那道苍老的意念传来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包,夹杂着警告、期待和决绝:
“可……一试……”
“若伤圣山……纳尤塔……玉石俱焚!”
“派……引路者……”
沟通成功了!尽管充满不信任和风险,但面对部落日渐衰落的危机,大祭司选择了赌一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