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意几人也被这新奇的活动吸引,跟了过来,来到一个卖河灯的摊子前,摊子的主人是一个正在制作河灯的老者……
正在制灯的老人察觉到有人停留在摊子前,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来打量着来者,笑着开口道:“几位公子可是要买河灯,几位公子别急着挑,老身守这淮河灯摊二十多年了,每种灯都有着讲究呢。”
听到老者的话,金如意大感好奇,左右不过是个纸灯,看起来也就颜色不同,这能有什么讲究?
老人拿起一盏白纸灯,轻轻托在掌心,接着说道“此为白纸灯,写人们的愿望,寓意着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每逢灾年旱岁,百姓便以此灯放流,向天地诉苦衷。灯上不绘花鸟,只书写文字,纸越素,心越诚。”
林默听到这里有些动容,这纸灯所在环境不同,所表现出的意境自是不同,有人笑那区区一纸何能通神明,有人确甘之如饴,或许只因为人心有所托,所以不愿空手面对无常……
“那这红灯呢?”金如意又插话道,听完老人讲过白纸灯,他有些期待其他两种灯的讲究和说法了。
老者又将一盏朱红河灯递出,灯光映得那红色宛如心头滴落的血:“红纸灯,写喜,喜的是祝愿姻缘美满,心想事成。当属年轻男女最喜欢这种灯了,男女情侣常在七夕和元宵之夜写下名字与心愿,放入水中,据说若两盏灯并行不散,则说是天意相连;若中途分离,则叹一声缘尽于此。”
“当然这些都是不准的,毕竟流水无情,水流湍急,哪管你情深几许?”
轩辕明有些认同,恋人之间的情深几许岂是一些琐事可干扰的?
“那……青纸灯呢?”林默最终开口了,前面两种灯都意味深长,他有些期待青纸灯的寓意了……
说到青纸灯老者神情骤然凝重,缓缓放下手中工具,“青纸灯则是一字不写。”
她低声说道,“人们只放入一缕发丝,或一片旧衣碎片,甚至一滴泪……它渡的不是愿,而是不可言说的心事。”
“为何不说?”轩辕明轻声问道,仿佛在替所有人探询那个藏在暗处的答案。
“因为有些话,说了便是罪。”老者望着河面,目光悠远,“有些人,放走了才是救赎,有些记忆,沉入水中,才不会继续伤人。青灯不求回应,只为卸负——让执念随波而去,让灵魂得以喘息。”
几人也循着老人的目光看向河面,只见无数盏精致的河灯被放入水中,顺着淮河的水流缓缓向下漂去,星星点点,宛如一条与岸上火龙平行的的支流,如梦似幻。
老人最后说了两句话后就不再言语,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传说若是两盏纸灯在水中相撞,那么放灯之人的愿望便会交织,命运也会相遇。
而那些被放入青丝,不着一字的青纸灯,明明代表着的是注定被深藏和遗忘的心事,但确是每年放入水中最多的灯……
林默望着那盏盏青纸灯无声的漂流向远方,像是被夜色浸染的琉璃,不禁生出万千感慨。
青灯不载一字,只藏一缕青丝,像是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叹息,最后被寄托在流水之间。
他忽然想起一句旧诗:
“世间多少难言事,都付灯芯一点青。”
那青灯最多,想来不是遗忘,而是记得太深——深到不敢落笔,不敢成句,只能剪下一寸相思,任它沉入水月。
若有一日,两盏青灯相撞,是否也会惊起一圈涟漪,让两个不可言说的人,在命运的暗处,轻轻对视?
林默指尖微凉,仿佛触到一缕旧年的发,他低声续道:
“灯青不语水东流,一缕离魂两处愁。
纵有相逢终不辨,夜深灯尽月如钩。”
原来最深的愿望,是连愿望本身都要藏起来的,而淮河上的青灯便是人间最温柔的缄默。
听完摊主老爷子的介绍,金如意上前挑了一只最鲜艳的红纸灯,青灯藏心事,这可太憋得慌了,我可不要 ,要选就选红的,红的喜庆!
摊主被他的活泛劲儿逗笑,递过细毛笔:“公子眼光好,红纸灯最是热闹。”
他拿着摊主提供的细小毛笔,蘸了墨,极其认真地写了四个大字:【再瘦十斤】。
写完后,他歪头看了看,似乎怕河神理解不了他的执念,又在下面用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偷偷补了一行注解:
“若能如愿,来年篝火还我桃花。”
写罢,他把纸条仔细折成一个方胜,小心翼翼地塞进灯芯旁,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今晚零桃花的不甘和对明年的期盼,统统封印进去,让整条淮河为他作证。
完事他还不忘对着灯小声嘀咕:“河神老爷,您可看清楚了,是十斤,少一两都不算数,还有桃花我要最靓的那朵,别给我随便凑数啊!”
林默选了一只白纸灯,他沉吟片刻,提笔落下了一句坚定的话语:“追求武道至极。”
他的目光仿佛已穿透眼前的灯火夜色,看向了更遥远的天地与巅峰,重活一世,有了青铜神树,他一定要走出这方天地,看看武神之上的风景是如何?这方天地到底有多辽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