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149章 医工续万域资源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149章 医工续万域资源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玄甲坊内,李长安将 “星际资源循环系统” 的初步蓝图铺展在案头,指尖划过图纸上标注的 “资源回收区”“再生加工区”“循环调度区”—— 随着跨星系资源贸易日益频繁,新的问题逐渐凸显:仙女座文明交换的晶体矿开采后,产生大量矿渣堆积在火星定居点;大唐商队运输星砂璃材的过程中,损坏的璃制组件与铜制零件随意丢弃在星际航线旁,不仅污染宇宙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波斯商人上个月带来的数据显示,仅火星定居点的矿渣堆积量就已超千吨,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后续开采作业;罗马探测站也反馈,星际航线旁的废弃零件干扰了探测器信号,导致两次航线规划失误。

“不能只想着开采与运输,得让资源‘循环起来’。” 李长安对工匠们说。他研发的 “星际资源循环系统”,以 “回收高效、再生优质、调度精准” 为核心,在跨文明资源协作系统基础上,整合四大创新模块:一是 “星际资源智能回收子网络”,配备璃制矿渣分选仪(可通过光谱分析识别矿渣中的可用成分)与铜制零件拆解机,能将晶体矿渣中的稀有金属回收率提升至 85%,废弃璃材的再生利用率达 90%;二是 “资源再生优化子网络”,采用星砂璃材改良的再生熔炉,搭配璃制成分调控终端,可根据需求将回收资源加工成高纯度晶体、抗辐射璃材等不同形态,再生资源质量与原生资源相差不超 2%;三是 “循环资源调度子网络”,通过终极共生中枢整合各文明的资源需求与回收库存,生成 “回收 - 再生 - 配送” 闭环路线,避免资源闲置;四是 “宇宙环境监测子网络”,安装璃制污染物探测器,实时监测星际航线与定居点的资源废弃情况,超标区域自动触发回收预警。

“这套循环系统要重点标注十二组参数,” 李长安指着图纸上的云纹暗记,“一组标矿渣金属回收率,一组标璃材再生利用率,一组标再生资源纯度误差,一组标循环调度响应时间,一组标污染物探测精度,一组标回收设备故障率,一组标再生熔炉能耗率,一组标循环资源配送损耗率,一组标各文明循环参与度,一组标宇宙环境改善幅度,一组标循环系统运维成本,一组标再生资源应用场景覆盖率 —— 所有回收与再生设备的外壳,都刻上玄甲坊云纹,再生熔炉的温度校准密钥就藏在云纹的折线里,外人仿造的设备根本达不到再生标准。”

方案刚确定,火星定居点的官员与长安星际环保协会的代表便一同到访。“大人,火星的矿渣快堆成山了,普通设备根本提不出有用的金属,反而浪费更多能源;而且废弃的璃制零件在火星地表反射阳光,影响了生态舱的光合作用,蔬菜产量下降了三成!” 定居点官员递上矿渣堆积的影像资料,环保协会代表补充道:“我们愿以火星矿渣的五十份成分分析报告、三十台传统回收设备换技术,还能组织志愿者参与星际资源回收,协助监测环境数据。”

李长安当即带着二人前往玄甲坊的 “星际资源循环实验室”。实验室里,璃制矿渣分选仪正快速筛选矿渣,不到半小时便分离出纯度达 92% 的晶体粉末;一旁的再生熔炉将废弃璃材加工成新的探测镜片,经检测,镜片的抗辐射能力与原生璃材完全一致;循环调度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着 “火星矿渣回收→再生晶体→配送至罗马探测站” 的实时路线,预计三日即可完成闭环。“这套系统能让火星矿渣堆积量每月减少 15%,再生璃材的生产成本比原生璃材低三成,” 李长安指着检测报告,“有了它,既能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又能降低各文明的资源获取成本。”

见循环技术效果显着,火星官员与环保协会代表当场签订合作协议:火星定居点提供矿渣资源作为再生原料,环保协会负责环境监测与数据反馈,所有回收与再生设备均从玄甲坊采购,再生资源优先供应大唐与火星的合作项目。消息传到波斯与罗马,两国立即派遣外交官员携带重礼前来 —— 波斯愿以两百吨原生晶体矿换取循环系统的区域使用权,罗马则提出以火星的再生加工基地作为合作条件,请求参与系统的联合生产。李长安提出要求:“所有使用循环系统的文明,需共享回收资源的成分数据,且再生资源的定价需通过星际资源交易所备案,禁止哄抬价格或垄断资源。” 各国官员纷纷应允,生怕错过这一降低成本的机会。

五姓七望见循环系统能盘活废弃资源,又想从中牟利。他们买通工匠在仿造的矿渣分选仪中篡改光谱参数,导致分离出的金属纯度不足 50%;还暗中截留送往火星的再生璃材,冒充原生璃材高价售卖,从中赚取差价。李长安早有应对,在系统中增设 “三重验证机制”:一是所有再生资源出厂前,需通过玄甲坊特制的纯度检测仪,达标后才能生成云纹防伪标识;二是循环调度终端与终极共生中枢实时联网,再生资源的运输路径与接收方信息全程可查,篡改数据立即触发警报;三是向各文明提供 “再生资源识别手册”,通过云纹的纹路数量、折线角度等细节辨别正品,仿造品的云纹要么纹路缺失,要么角度偏差超过 3 度。

这一系列举措让五姓七望的仿造设备无人问津,截留的再生璃材也因没有云纹标识,被罗马探测站拒收。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放弃干扰,转而试图通过采购循环系统参与资源再生,却因之前的破坏行为,被李长安列入 “限制合作名单”,需额外缴纳两倍保证金才能获得设备使用权。

解决了干扰问题,李长安开始拓展循环系统的应用场景。他发现仙女座文明的废弃飞船残骸中含有大量稀有金属,于是设计出 “星际残骸回收舱”—— 以星砂璃材打造舱体,配备璃制机械臂与金属探测仪,可在无重力环境下拆解飞船残骸,金属回收率达 90%;又为小型定居点研发 “便携再生炉”,体积仅为传统熔炉的五分之一,却能满足小型社区的璃材再生需求。星际残骸回收舱试用后,仅半个月就从仙女座的飞船残骸中回收了五十吨稀有金属,便携再生炉也成了月球科考站的 “必备设备”,天竺商队一次性订购了一百台,用于偏远定居点的资源循环。

罗马帝国的星际环保事务官听闻循环系统带动了 “绿色星际贸易”,亲自带着一百套环保监测设备、六十船再生资源储备前来,请求成为 “星际资源循环系统” 在欧洲及周边星系的独家代理商,还愿以罗马在金星的环保基地作为系统的研发试验田。李长安趁机提出合作条件:“罗马需牵头制定《星际资源循环公约》,明确各文明的回收责任与环保标准,公约的签署与执行需通过玄甲坊的璃制合约终端备案,确保所有条款可追溯、可监督。” 罗马事务官欣然应允,很快联合波斯、大食等国完成了公约起草,仅一个月就有二十多个文明签署加入。

这年端午,长安举办 “星际资源循环博览会”,循环系统的衍生产品成了焦点。“矿渣营养转化器” 可将无法回收金属的矿渣加工成火星生态舱的土壤改良剂;“废弃零件艺术加工机” 能将铜制零件与璃材碎片制成工艺品,远销各星球;最受欢迎的是 “循环资源积分终端”,各文明通过回收资源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再生资源或玄甲坊的技术服务,极大提升了文明的回收积极性。博览会期间,仅大唐就与十余个文明签订了循环系统的采购协议,订单金额超四千万贯,再生资源的交易额也突破了两千万贯。

五姓七望见循环系统成了 “星际环保刚需”,又散布谣言称 “循环系统的再生资源质量差,长期使用会影响设备性能,且回收成本远高于原生资源”。李长安随即在星际资源交易所公开数据:通过循环系统生产的再生晶体,应用于探测设备后,性能与原生晶体一致,且再生成本比原生资源低 40%;同时展示了火星定居点的环境改善报告 —— 矿渣堆积量减少 60%,生态舱蔬菜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因土壤改良剂的使用,产量提升了 15%。谣言不攻自破,反而有更多文明主动申请加入《星际资源循环公约》,仅一周就新增了十五个签约文明。

转年入秋,第一批星际资源循环系统在火星、金星、仙女座的资源回收点部署完成。火星的矿渣堆积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再生璃材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出口至波斯、罗马;仙女座文明通过回收飞船残骸,获得了充足的稀有金属,用于改良自身的探测设备,还以再生资源作为交换,从大唐引进了更多的循环技术。终极共生中枢的屏幕上,星际资源循环图谱不断完善,从矿渣回收、零件再生到资源配送,一条覆盖太阳系与河外星系的 “绿色循环链” 逐渐成型。

李长安站在中枢前,看着屏幕上流动的循环数据与改善的环境参数,感慨道:“星际探索不仅要开拓疆土,更要守护宇宙家园 —— 让每一份资源都能物尽其用,才是文明长久存续的关键。” 玄甲坊的灯火下,他开始绘制 “宇宙生态永续系统” 的蓝图 —— 或许未来某天,人类能通过这些璃制器械,让整个宇宙的资源实现无缝循环,让每一个文明都能在绿色、可持续的环境中发展。

而在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看着手中无法达标且无人问津的仿造再生炉,满脸绝望。他们能仿出设备的外形,却达不到再生标准,更无法接入循环调度网络,只能眼睁睁看着玄甲坊在星际环保领域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此刻的玄甲坊外,装载着再生资源的运输船正驶向各星球,船身的云纹暗记在星光照耀下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守护宇宙、永续发展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