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68章 镀膜隐锋芒 商镜照四方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68章 镀膜隐锋芒 商镜照四方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长安的雪落在玄甲坊的铜炉上,瞬间化为水汽。李长安正盯着坩埚中融化的锡液,波斯商人所说的 “镜片镀膜术”,核心便是将锡与水银按比例混合,制成银白色的镀膜液。工匠们用细竹片蘸取溶液,小心翼翼地涂抹在玻璃镜片背面,动作轻得像在给蝴蝶翅膀刷粉。

“转速调慢三成,” 李长安看着风车带动的转盘,镜架在上面缓缓转动,确保镀膜均匀,“膜层厚一分则透光差,薄一分则易脱落。” 三日后,第一片 “镀膜望远镜” 镜片出炉,在阳光下几乎看不到反光,透过镜片观测,远处的钟鼓楼连飞檐上的铃铛都清晰可辨。

“大人,漠北都护府急报!” 王玄策掀帘而入,披风上的冰碴簌簌掉落,“突厥骑兵在阴山南麓集结,却用毡帐伪装成牧民,哨所难以判断虚实。” 李长安抓起新制的望远镜冲向校场,镜筒对准百米外的靶场 —— 那里的士兵正披着毡衣模拟突厥人,普通望远镜能看到轮廓,镀膜镜却能清晰分辨出毡衣下的甲片反光。

“立即赶制五十具镀膜望远镜,每具配皮质镜盒,” 李长安转身吩咐,“让驿马分送阴山、燕然等九处军镇,发现甲片反光即刻鸣号,白日放烟,夜间举火。”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备二十具简易版,镜筒用黑漆竹管,赠予粟特商队 —— 他们的商路常与突厥交叉。”

七日后,漠北传来捷报。唐军通过镀膜望远镜识破突厥伪装,在其拔营时设伏,斩获颇丰。捷报中特别提到:“敌未见我军动向,盖因望远镜无反光,难察觉也。”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却在朝堂发难:“李长安私造隐光镜,恐使军情外泄!”

李长安将镀膜镜与普通镜并置在太极殿,阳光照射下,普通镜反光刺眼,镀膜镜却几乎隐形。“陛下请看,” 他指向镜中映出的太庙鸱吻,“此镜仅能消光,何来泄密?若用于商队,更能提前发现劫匪而不被察觉。” 恰逢市舶司上奏,称广州港用镀膜望远镜监测海面,海盗踪迹无所遁形,关税收入增三成。

李世民龙颜大悦,下旨将镀膜望远镜列为 “边防利器”,命玄甲坊量产。五姓七望见明的不行,便暗中使绊。他们买通负责运输的军驿,将镀膜镜存放在潮湿的货舱,导致一批镜片镀膜出现霉点。李长安得知后,索性在镜盒内加装干燥棉 —— 用风车纺车织出的脱脂棉,再封入樟脑丸防蛀。

“每具望远镜都刻有军器监编号,” 李长安在朝堂出示受损镜片,上面的编号清晰可辨,“驿丞玩忽职守,当严惩!” 查问之下,果然牵扯出郑氏安插在驿馆的管事,李世民当即下令将其流放岭南,五姓七望的气焰顿时收敛。

解决朝堂纷争后,李长安将目光投向航海。他发现波斯商船在雾中辨识灯塔时,常因普通望远镜反光被误认为火光信号。于是将镀膜技术用于航海望远镜,镜筒加装罗盘刻度,能同时测定方位与距离。阿拉伯船长试用后,当即以十船珊瑚交换,还愿传授印度洋的季风规律。

这年冬至,长安西市举办 “新器展销会”。李长安推出的 “镀膜观剧镜” 引来无数仕女围观,此镜小巧玲珑,能看清百步外戏台上的妆容,却不会因反光打扰他人。“只需一贯钱,” 他指着旁边的 “观景镜”,“登山时可赏远景,游园时能观花鸟,比折扇还便携。”

吐蕃使者见到观景镜,当即提出用逻些城的绸缎市场交换技术,还愿献上雪域的水晶矿。李长安笑着应允,却额外要求:“需派工匠传授水晶打磨术 —— 水晶镜片比玻璃更耐低温,适合漠北使用。” 使者欣然答应,他不知道,李长安早已将镀膜配方刻在青铜镜模内侧,外人根本无法复制。

深冬的夜晚,李长安站在玄甲坊的露台上,用镀膜望远镜观测星空。镜中星辰璀璨,连猎户座的星云都隐约可见。他忽然想起波斯商人提及的 “星盘校准法”—— 若将望远镜与星盘结合,或许能制成更精准的航海导航仪。而在崔氏密室,几位老臣正对着偷来的镀膜镜碎片发愁,他们能仿出外形,却始终配不出那层神秘的镀膜。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