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56章 棉种播陇右 帆影渡重洋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56章 棉种播陇右 帆影渡重洋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长安的雪刚消融,玄甲坊的暖房里已春意盎然。李长安捧着波斯商人送来的棉花种子,指尖拂过那些带着异域气息的褐色籽粒。暖房中央的田垄里,几株嫩绿的棉苗正舒展叶片,这是用改良后的温水浸种法培育的新苗 —— 水温严格控制在 “测温琉璃管” 显示的二十八刻度,比传统育苗提前七日发芽。

“大人,陇右传来急报!” 王玄策掀帘而入,带来一股寒气,“去年冬小麦冻死三成,农户们正发愁春耕种子。” 李长安抓起一把棉种,眼中闪过决断:“备车,带五百斤棉种去陇右。” 他早已盘算好,这些耐旱的两河棉种,既能填补粮食减产的空缺,又能让棉布产业再上台阶。

抵达陇右节度使府,李长安当即在府衙后院开辟试验田。他命人按 “行距三尺、株距一尺” 的标准播种,又将齿轮抽水机改良为 “脚踏灌溉器”—— 农户只需踩踏踏板,便能通过铜管将渠水引入棉田。“此棉株耐贫瘠、抗风寒,” 他指着波斯带来的棉田图谱,“秋季采摘后,纤维可纺纱织布,棉籽能榨油点灯,连棉秆都能作燃料。”

当地老农们将信将疑,直到看见棉苗在初春的寒风中茁壮成长,才纷纷求购种子。李长安趁机开设 “棉农学堂”,不仅传授种植技术,还以 “预购棉花” 的方式提供农具:农户可先领脚踏灌溉器,待秋收后用棉花抵账。此举一出,陇右大地迅速掀起种棉热潮,连吐蕃边境的党项部落都派人来求购棉种。

消息传回长安,五姓七望又出新招。郑氏联合户部官员上奏:“李长安强推异域棉种,挤占粮田,恐引发饥荒!” 李长安却带着陇右送来的《棉粮轮作表》上殿,表中显示棉田秋收后种植冬麦,亩产比纯粮田还高一成。“陛下请看,” 他展开棉布制成的 “防水军帐”,“此帐比传统毛毡轻三成,防雨性能更胜,边防将士再不用挨冻受淋。”

恰逢西域商队带来喜讯,波斯国王愿以十座纺织工坊交换棉种培育术。李长安笑着提出附加条件:“需派遣织工来大唐传授提花技艺,还要开放波斯湾的珍珠贸易。” 商队首领欣然应允,他不知道,李长安真正想要的是波斯织机上的金属综片 —— 这种配件能让织布效率再翻一倍。

解决朝堂纷争后,李长安将目光投向航海。他带着工匠在广州港改造水密舱战船,将阿拉伯三角帆与大唐斜桁结合,制成 “可调式风帆”—— 通过齿轮装置调节帆角,既能顺风疾驰,又能逆风航行。新船试航当日,在百官注视下,仅用半日便往返于广州与虎门之间,比传统帆船快了整整一日。

“此船可载货千石,” 李长安指着船舱内的 “自动计量器”,这是用齿轮与衡器结合的新发明,“能精准测算 cargo 重量,避免超载倾覆。” 阿拉伯商人见到新船,当即以三艘香料船交换造船术,还愿以红海航线的领航权作为添头。

这年端午,陇右传来丰收捷报,棉花产量远超预期。李长安命人将新棉运往长安,在西市举办 “棉布展销会”。展出的不仅有普通棉布,还有用波斯提花术织出的 “棉锦”—— 图案精美不输丝绸,价格却仅为丝绸的三成。百姓们争相抢购,连宫中嫔妃都派人来订购棉锦被褥。

五姓七望的绸缎庄门可罗雀,郑氏家主气急败坏,竟派人烧毁陇右的棉花仓库。李长安早有防备,仓库不仅用防水漆涂刷,还配备了 “灭火唧筒”—— 以铜管连接皮囊,能喷出高压水柱。纵火者被当场擒获,从其身上搜出的郑氏令牌,成了弹劾五姓七望的新证据。

当第一批载着棉锦的可调式风帆战船驶向波斯湾,李长安站在广州港的灯塔下,望着帆影消失在海天尽头。他忽然想起师子国的宝石切割术,若将棉锦与宝石镶嵌结合,制成 “棉锦宝石袍”,定会成为各国王室追捧的珍品。而在长安的夜色中,崔氏密室里,几位老臣正对着棉田图谱叹息 —— 他们终于明白,李长安用棉种、船帆编织的,是一张让万民安乐的大网,这张网,早已不是权势所能撕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