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153章 医工拓万域服务疆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153章 医工拓万域服务疆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玄甲坊的终极共生中枢屏幕上,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图谱的光点已覆盖七十多个文明,但李长安的目光却停在图谱边缘的 “灰色区域”—— 自系统在仙女座、银河系中心部署后,新的问题逐渐显现:波斯的沙漠生态治理技术与三角座星系的高寒环境适配性不足,导致波斯捐赠的植被培育设备在三角座星球成活率仅 30%;罗马的冰层净化技术在大麦哲伦星系的高温星球上频繁故障,维修成本激增;更棘手的是,部分偏远星系因信号薄弱,无法接入命运共同体系统,既无法申请资源互助,也无法参与生态共治,成了 “生态孤岛”。长安宇宙生态服务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仅银河系边缘就有二十颗星球因技术适配问题,生态治理进度倒退 15%;而未接入系统的偏远星系,大气污染恶化速度比接入星系快两倍,若不及时解决,将拖慢整个共同体的生态改善进程。

“命运共同体不能有‘遗漏’,更不能让技术‘水土不服’。” 李长安对工匠们说。他研发的 “星界技术适配与服务拓展系统”,以 “精准适配、全域覆盖、长效服务” 为核心,在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系统基础上,新增四大核心模块:一是 “跨文明技术适配子网络”,配备璃制环境适配终端(可实时采集星球温度、湿度、土壤成分数据,自动调整设备参数,如将波斯植被设备的灌溉频率从每日 3 次优化为每两日 1 次,适配三角座高寒环境),搭配铜制模块更换组件,技术适配成功率从 30% 提升至 95%;二是 “偏远星系信号覆盖子网络”,研发璃制星际信号中继站(采用星砂璃材增强信号传输强度,覆盖范围达传统中继站的十倍)与便携信号接收器(体积如手掌大小,可在无基站区域临时接收信号),让偏远星系信号接入率从 0 提升至 90%;三是 “全周期设备服务子网络”,设立璃制设备运维终端,提供远程故障诊断、零部件配送、技术培训等服务,设备故障率从 25% 降至 5%,维修周期从 15 天缩短至 2 天;四是 “文明技术融合子网络”,通过璃制技术杂交终端,将波斯沙漠治理、罗马冰层净化、天竺植被培育技术融合创新,研发出 “全环境适配型生态设备”,如可同时适应高寒与高温的 “通用植被培育舱”,适用场景覆盖率提升至 98%。

“这套适配服务系统要刻十六组核心参数,” 李长安指着图纸上的云纹暗记,“一组标技术适配成功率,一组标信号覆盖半径,一组标设备运维效率,一组标技术融合创新率,一组标高寒环境设备存活率,一组标高温环境设备稳定性,一组标偏远星系接入时效,一组标远程诊断准确率,一组标零部件配送速度,一组标技术培训覆盖率,一组标通用设备适用范围,一组标系统扩容兼容性,一组标服务投诉处理率,一组标运维成本降低幅度,一组标文明技术交流频次,一组标偏远星系治理改善率 —— 所有终端的云纹里都藏着适配算法密钥,比如璃制环境适配终端的云纹密度,对应着不同环境的参数权重,仿造设备根本无法精准调整。”

方案刚确定,三角座星系的生态官员与波斯沙漠治理专家便一同到访。“大人,我们星球的高寒环境把波斯的植被设备都‘冻坏’了,种子发芽率还不到三成,再这样下去,之前的治理成果都要白费;波斯专家也试过调整参数,可没找对规律,反而浪费了更多种子。” 三角座官员递上设备故障报告,波斯专家补充道:“我们愿以波斯的五十份沙漠生态数据、三十台改良型灌溉设备换技术,还能派专家参与技术融合,研发更适配的设备。”

李长安当即带二人前往玄甲坊的 “星界适配实验室”。实验室模拟的三角座高寒环境中,璃制环境适配终端采集数据后,自动将波斯植被设备的温度控制参数从 25c调整为 10c,灌溉频率从每日 3 次改为每两日 1 次,仅三天,种子发芽率就从 30% 提升至 85%;一旁的技术杂交终端正融合波斯灌溉技术与罗马温控技术,研发出的 “通用植被培育舱” 在高温、高寒模拟环境中均稳定运行,存活率达 92%;远程运维终端则通过星际信号中继站,为大麦哲伦星系的故障冰层净化设备提供诊断,仅半小时就定位到故障点,并生成零部件配送路线。“这套系统能让跨文明技术适配成本降低 70%,偏远星系接入系统的时间缩短至 3 天,” 李长安指着数据报告,“有了它,才能让命运共同体真正‘无死角’。”

见技术能解决适配与覆盖难题,三角座官员与波斯专家当场签订合作协议:三角座提供高寒环境数据,波斯提供沙漠治理技术,共同参与通用设备研发,所有适配与服务设备均从玄甲坊采购,研发成果由共同体共享。消息传到罗马,罗马生态服务官立即带着一百套信号接收设备、五十船零部件前来,请求联合建设星际信号中继站,愿以罗马在银河系边缘的十个星球作为信号覆盖试点,条件是优先获得通用设备的生产授权。李长安提出要求:“所有中继站需统一使用玄甲坊的璃制信号模块,设备运维数据需接入终极共生中枢,确保服务质量一致 —— 谁要是擅自更换模块,就取消后续合作资格。” 罗马官员齐声应允,生怕错过拓展服务范围的机会。

五姓七望虽已元气大伤,却仍想在偏远星系牟利 —— 他们买通工匠在仿造的信号接收器中篡改频率,导致部分偏远星球接收到的信号混乱,无法正常申请资源;还将故障设备冒充正品,低价卖给偏远星系,从中赚取差价。李长安早有应对,在系统中增设 “四重保障机制”:一是所有信号接收器需通过玄甲坊的云纹密钥激活,无密钥的设备无法接入系统;二是远程运维终端会定期检测接入设备的参数,发现篡改立即锁定;三是向偏远星系发放 “设备识别手册”,通过云纹的纹路走向辨别正品,仿造品的云纹要么走向混乱,要么缺失关键纹路;四是在偏远星系设立 “服务站”,配备玄甲坊工匠,提供现场检测与维修,杜绝劣质设备流入。

这一次,五姓七望的仿造设备彻底失去市场 —— 混乱的信号让偏远星球拒绝采购,服务站的检测也让故障设备无所遁形,最终只能低价处理,亏损超百万贯。至此,五姓七望再也无力涉足宇宙生态领域。

解决了干扰问题,李长安开始拓展系统的应用场景。他发现游牧型星际文明的移动生活方式,导致固定信号中继站无法覆盖,于是设计出 “移动信号中继舱”—— 以星砂璃材打造舱体,可随游牧部落移动,信号覆盖范围达五万公里;又为小型星系研发 “迷你运维终端”,体积如书本大小,可实现设备基础诊断与简单维修,无需专业工匠操作。移动中继舱试用后,游牧文明的信号接入率从 0 提升至 98%;迷你运维终端也成了偏远星系的 “救命符”,天竺、大食的偏远星球一次性订购了三百台,彻底解决了运维难的问题。

波斯帝国的生态服务官听闻系统成效显着,亲自带着两百套沙漠治理设备、六十船种子前来,请求成为 “星界技术适配与服务拓展系统” 在中亚及周边星系的独家服务商,还愿以波斯的沙漠生态基地作为通用设备的试验田。李长安趁机提出合作条件:“波斯需协助培训偏远星系的运维人员,每培训一名合格人员,就额外赠送一套迷你运维终端 —— 咱们联手把服务网络织得更密,才能让每个星系都享受到共同体的福利。” 波斯官员欣然应允,很快启动培训计划,仅一个月就培养出两百名运维人员。

这年冬至,长安举办 “星界适配服务博览会”,系统的衍生产品成了焦点。“环境适配芯片” 可直接嵌入旧设备,实现参数自动调整,无需更换整机;“信号增强贴” 能提升便携接收器的覆盖范围,适用于信号薄弱区域;最受欢迎的是 “技术交流终端”,文明可通过终端实时分享治理经验,还能在线请求技术适配指导,上线仅三天就促成了二十次文明技术合作。博览会期间,仅大唐就与三十多个文明签订了适配服务系统的采购协议,订单金额超六千万贯,信号中继站与服务站的建设合作也突破了两百项。

转年春,第一批星界技术适配与服务拓展系统在三角座、银河系边缘、波斯沙漠基地部署完成。三角座的波斯植被设备存活率稳定在 85% 以上,高寒环境治理进度追上预期;银河系边缘的二十颗偏远星球全部接入系统,大气污染恶化速度降低 80%;波斯培训的运维人员在各星系开展服务,设备故障率持续下降。终极共生中枢的屏幕上,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图谱的灰色区域逐渐消失,光点与连线织成的网络愈发密集,覆盖了上千颗星球、八十多个文明。

李长安站在中枢前,看着屏幕上顺畅流转的技术数据与服务请求,感慨道:“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不仅在于‘联合’,更在于‘包容’—— 让每个文明的技术都能发光,让每个星系都能被看见,才是真正的共荣。” 玄甲坊的灯火下,他开始绘制 “宇宙生态服务全域系统” 的蓝图 —— 或许未来某天,人类能通过这些璃制器械,让全宇宙的文明都能平等享受技术与服务,让每一颗星球都能在共同体中焕发活力。

而在长安的角落里,曾经参与五姓七望仿造的工匠,如今已加入玄甲坊的运维团队,正通过远程终端为偏远星系的设备提供诊断。此刻的玄甲坊外,装载着通用设备与信号模块的运输船正驶向宇宙深处,船身的云纹与各文明的服务标识交相辉映,像是在宣告: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服务网络,已真正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