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长安秘物栈 > 第151章 医工筑宇宙共治基

大唐长安秘物栈 第151章 医工筑宇宙共治基

作者:小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50:28

玄甲坊的终极共生中枢前,李长安凝视着屏幕上闪烁的生态数据 —— 自宇宙生态永续系统在仙女座星球、木星卫星部署后,跨星系生态连锁反应的隐患逐渐显现:三角座星系某星球因植被退化引发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星际气流扩散,影响了邻近的仙女座星系资源运输航线能见度;太阳系内的土星探测站也反馈,受三角座沙尘影响,土星周边的卫星冰层出现异常冻结,可能导致冰层下的微生物生态失衡。波斯生态观测队上个月传回的数据显示,沙尘已导致仙女座运输航线的事故率上升 30%,若不及时拦截,沙尘可能在三个月内扩散至太阳系;罗马生态学家则担忧,土星卫星冰层异常冻结若持续,将破坏太阳系的水资源循环链,影响地球、火星等星球的用水安全。

“单一星球的生态修复不够,得让全宇宙的生态治理‘协同起来’。” 李长安对工匠们说。他研发的 “全宇宙生态协同系统”,以 “资源互通、数据互联、危机共防” 为核心,在宇宙生态永续系统基础上,构建六大核心模块:一是 “跨星系生态资源调度子网络”,配备璃制生态资源调配终端(可实时匹配各文明的修复资源盈余与需求,如将波斯的修复矿物调配至三角座),搭配铜制运输追踪组件,确保资源精准送达,调度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八倍;二是 “全宇宙生态数据互联子网络”,升级终极共生中枢的数据库,整合三角座、仙女座、太阳系等的生态监测数据,实现沙尘扩散、冰层冻结等数据的实时共享与联动分析,数据传输延迟缩短至 0.1 秒;三是 “跨星系生态危机拦截子网络”,研发璃制星际沙尘拦截屏障(通过气流引导与粒子吸附技术,拦截率达 92%)与冰层解冻调控仪(利用光谱加热技术,精准控制冰层解冻速度),针对跨星系生态危机提供快速拦截方案;四是 “多文明生态技术互助子网络”,设立璃制技术共享终端,各文明可上传生态修复技术(如天竺的植被培育技术、大食的水体循环技术),通过系统匹配实现技术互补,技术适配效率提升五倍;五是 “宇宙生态标准统一子网络”,制定璃制生态治理标准终端,明确大气修复、土壤改良、危机拦截等领域的统一标准,避免因标准不一导致协同失效;六是 “跨文明生态共治监督子网络”,安装璃制监督终端,实时监督各文明的生态治理进度与资源使用情况,确保共治责任落实,监督覆盖率达 100%。

“这套协同系统要重点标注十四组参数,” 李长安指着图纸上的云纹暗记,“一组标生态资源调度效率,一组标生态数据传输时效,一组标沙尘拦截率,一组标冰层解冻调控精度,一组标技术互助适配度,一组标生态标准统一度,一组标共治监督覆盖率,一组标跨星系危机响应时间,一组标资源调度损耗率,一组标数据共享准确率,一组标技术推广转化率,一组标标准执行误差,一组标监督反馈效率,一组标系统运维成本 —— 所有协同设备的外壳,都刻上玄甲坊云纹,生态资源调配终端的调度算法密钥藏在云纹的螺旋纹路里,仿造设备根本无法实现精准调度。”

方案刚确定,三角座星系的外交使节与长安宇宙生态共治协会的代表便紧急到访。“大人,我们星球的沙尘暴已经影响到仙女座的运输航线了,传统的沙尘拦截设备根本挡不住跨星系扩散的沙尘;而且我们缺乏植被修复的技术,沙尘暴源头的治理毫无进展,再这样下去,周边星系都会受影响!” 三角座使节递上沙尘扩散的模拟图谱,共治协会代表补充道:“我们愿以三角座的五十份星际气流数据、三十台传统拦截设备换技术,还能牵头组织跨星系生态共治联盟,协调各文明的治理行动。”

李长安当即带着二人前往玄甲坊的 “全宇宙生态协同实验室”。实验室模拟的跨星系环境中,璃制星际沙尘拦截屏障启动后,仅一小时便将模拟沙尘的拦截率提升至 92%,航线能见度恢复正常;一旁的冰层解冻调控仪对异常冻结的冰层进行处理后,检测显示冰层解冻速度稳定在安全范围,未对微生物生态造成影响;生态数据互联终端的屏幕上,正实时同步三角座的沙尘数据、仙女座的运输航线数据、太阳系的冰层数据,联动分析生成 “沙尘拦截 - 植被修复 - 冰层监测” 的协同方案。“这套系统能让跨星系沙尘拦截周期缩短至一周,冰层异常冻结治理效率提升四倍,” 李长安指着检测报告,“有了它,才能真正实现全宇宙生态共治。”

见协同技术效果显着,三角座使节与共治协会代表当场签订合作协议:三角座文明提供星际气流数据作为治理依据,共治协会负责组织跨星系共治联盟,所有协同设备均从玄甲坊采购,共治成果优先与参与合作的文明共享。消息传到波斯与罗马,两国立即派遣生态共治官员携带重礼前来 —— 波斯愿以三百吨修复矿物换取协同系统的区域使用权,罗马则提出以土星的生态共治基地作为合作条件,请求参与系统的联合生产。李长安提出要求:“所有使用协同系统的文明,需按时提交生态治理报告,且生态资源的调度需通过共治联盟备案,禁止囤积资源或拒绝参与跨星系危机拦截。” 各国官员纷纷应允,生怕错过遏制生态危机的机会。

五姓七望见协同系统成了 “全宇宙生态共治核心”,又想从中牟利。他们买通工匠在仿造的沙尘拦截屏障中篡改气流引导参数,导致拦截屏障不仅无法拦截沙尘,反而加剧了沙尘扩散;还暗中截留送往三角座的植被修复技术资料,冒充自家技术高价售卖,从中赚取暴利。李长安早有应对,在系统中增设 “五重验证机制”:一是所有协同设备出厂前,需通过玄甲坊特制的性能检测仪,达标后才能生成云纹防伪标识;二是生态数据互联终端与终极共生中枢实时联网,治理过程中的数据异常会立即触发警报;三是向各文明提供 “协同设备识别手册”,通过云纹的螺旋纹路数量、密度等细节辨别正品,仿造品的云纹要么纹路缺失,要么密度偏差超过 8%;四是设立 “跨星系生态共治督查队”,定期巡查各文明的治理现场,确保设备规范使用与技术正确应用;五是在技术资料中嵌入云纹水印,无水印的资料视为无效,禁止用于治理实践。

这一系列举措让五姓七望的仿造设备彻底失效,截留的技术资料也因没有云纹水印,被三角座文明拒收。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放弃干扰,转而试图通过捐赠生态共治物资的方式,申请加入共治联盟,却因之前的破坏行为,被李长安要求额外承担 30% 的跨星系共治成本,才能获得设备与技术使用权。

解决了干扰问题,李长安开始拓展协同系统的应用场景。他发现大麦哲伦星系某星球因水体污染引发跨星系水质危机,于是设计出 “跨星系水体净化协同舱”—— 以星砂璃材打造舱体,配备璃制水质监测组件与铜制净化模块,可实现多星球水质数据互联与协同净化,净化效率达 95%;又为小型星系研发 “便携生态协同终端”,体积仅为传统终端的四分之一,却能实时接入全宇宙生态数据网络,方便小型星系参与共治。跨星系水体净化协同舱试用后,仅半个月就将大麦哲伦星系的水体污染治理完成,便携生态协同终端也成了各小型星系的 “共治利器”,天竺、大食等国的商队一次性订购了三百台,用于偏远星系的生态协同治理。

罗马帝国的宇宙生态共治事务官听闻协同系统遏制了多起跨星系生态危机,亲自带着一百五十套生态监测设备、八十船修复矿物前来,请求成为 “全宇宙生态协同系统” 在欧洲及周边星系的独家代理商,还愿以罗马在银河系边缘的生态共治观测站作为系统的研发试验田。李长安趁机提出合作条件:“罗马需牵头修订《宇宙生态保护公约》,新增跨星系生态协同治理条款,明确各文明的共治责任与资源调度规则,公约的修订与执行需通过玄甲坊的璃制合约终端备案,确保所有条款可追溯、可监督。” 罗马事务官欣然应允,很快联合波斯、大食、三角座、仙女座等文明完成了公约修订,仅一个月就有五十多个文明签署确认。

这年冬至,长安举办 “全宇宙生态共治博览会”,协同系统的衍生产品成了焦点。“跨星系植被培育协同仪” 可实现多星球植被培育技术共享与数据互联,加速植被修复进度;“生态危机预警联动终端” 能将跨星系生态危机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各文明,为危机拦截争取时间;最受欢迎的是 “共治贡献积分终端”,各文明通过参与跨星系资源调度、危机拦截、技术共享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协同设备或玄甲坊的技术服务,极大提升了文明的共治积极性。博览会期间,仅大唐就与三十多个文明签订了协同系统的采购协议,订单金额超六千万贯,生态共治合作项目的交易额也突破了四千万贯。

五姓七望见协同系统成了 “全宇宙文明共治刚需”,又散布谣言称 “协同系统会让大唐被其他文明‘绑架’参与不必要的生态治理,且共治成本远高于单独治理成本”。李长安随即在宇宙生态共治联盟公开数据:通过协同系统参与跨星系生态治理,大唐的治理成本比单独治理降低 50%,且因遏制了沙尘、水体污染等跨星系危机,避免了超十亿贯的经济损失;同时展示了各文明的共治反馈 ——90% 的文明认为协同系统提升了治理效率,保障了自身生态安全。谣言不攻自破,反而有更多文明主动申请加入宇宙生态共治联盟,仅半个月就新增了三十个签约文明。

转年春,第一批全宇宙生态协同系统在三角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土星共治基地部署完成。三角座星系的沙尘暴得到彻底遏制,植被修复进度超出预期;大麦哲伦星系的水体污染治理完成,跨星系水质危机解除;土星卫星的冰层异常冻结问题得到解决,太阳系水资源循环链恢复稳定。终极共生中枢的屏幕上,全宇宙生态协同图谱不断完善,从沙尘拦截、水体净化到植被修复,一张覆盖多星系的 “生态共治网” 逐渐成型。

李长安站在中枢前,看着屏幕上顺畅流转的生态数据与各文明的共治反馈,感慨道:“全宇宙文明本是命运共同体,生态治理更需携手同行 —— 只有通过协同共治,才能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宇宙家园。” 玄甲坊的灯火下,他开始绘制 “宇宙生态命运共同体系统” 的蓝图 —— 或许未来某天,人类能通过这些璃制器械,联合全宇宙文明,构建起无边界的生态命运共同体,让每一颗星球都能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永续发展。

而在崔氏府邸的密室里,几位老臣看着手中无法实现精准沙尘拦截的仿造屏障,满脸颓然。他们能仿出设备的外形,却破解不了调度算法密钥,更无法接入生态数据互联网络,只能眼睁睁看着玄甲坊在全宇宙生态共治领域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此刻的玄甲坊外,装载着协同设备的运输船正驶向各星系,船身的云纹暗记在星光照耀下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人类与全宇宙文明携手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