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把那只青瓷小瓶放在案上时,江知意正用指甲轻轻刮着一撮灰白色的粉末。她没抬头,只用指尖捻了捻,又凑近鼻尖闻了一下。
“确实是引蛊粉。”她放下手,语气平静,“油纸包得再严,也压不住那股子腐草味。南诏人还真是不死心。”
小满蹲在旁边,盯着那瓶子:“师父,他们是不是还想给太子下暗手?这玩意儿要是混进药里……”
“不会。”江知意打断他,“这时候动手,等于告诉全天下载过他们的底细。裴仲渊都还没蠢到这份上,何况南诏王?这是试探,不是攻击。”
她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拉开抽屉,取出三味药材摆在案上:“人参、茯苓、酸枣仁。去叫几个学徒过来,今天教点实在的。”
小满一愣:“现在?外面还一堆人等着看病呢。”
“正因为外面乱,才更要让他们稳住。”她扫了他一眼,“你当医馆靠的是几张方子?是人心。人心一慌,药再灵也没用。”
不一会儿,六七个学徒围在堂中长桌旁,屏息看着江知意将三味药逐一称量、研磨。她的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清晰利落。
“人参为君,补气定神;茯苓为臣,健脾宁心;酸枣仁为佐,敛阴安魂。”她一边搅动药粉,一边道,“比例三比二比一,不多不少。换作别人敢这么配,太医院能骂三天。”
有学徒小心翼翼问:“师父,这方子……有名字吗?”
江知意没答,只是把调好的药粉倒入一个小陶罐,盖上盖子,轻轻摇匀。
就在这时,眼前忽然浮现一道淡金色光纹,像水波一样缓缓展开。
【系统提示:累计救治病例突破三千,真心感激值达标】
【成就达成——“医术通神”】
【解锁功能:自创方剂】
她手指微顿。
这不是经验值增长,也不是技能树点亮,而是一种全新的权限开启。仿佛原本只能照着古籍抄方的学徒,终于拿到了执笔写书的资格。
“怎么了?”小满察觉她停顿。
“没事。”她收回视线,声音依旧平稳,“刚才那个问题,现在可以回答了。”
她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静心安神方。
“这是我刚配的方子,没有出处,不载典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她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在说今天早饭吃了什么,“从今往后,它就是咱们医馆的入门课之一。”
众人面面相觑。
一个女学徒忍不住开口:“师父……您这真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哪个古方改的?”
“不是。”江知意点头,“以前我不敢试。怕错,怕浪费药材,怕你们信不过。但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该怎么搭,也知道为什么这么搭。”
她把陶罐递给小满:“拿去煮一锅,分给今日候诊的病人,尤其是那些连着几晚睡不着的。记下他们服后的反应,半个时辰报一次。”
小满接过罐子飞奔而去,其他人则还在原地愣着。
有人低声嘀咕:“真的假的……就这么随手一配,就能成新方?”
江知意听见了,也不恼,只道:“医学不是算账,不是每一步都有凭证可查。有时候,是你看多了病,治多了人,心里自然就知道该用什么。”
她转身走向诊案,翻出一份脉案开始批注。
约莫半盏茶工夫,小满冲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声音发颤:“师父!十三个病人喝了药汤,十个说胸口松了,两个说眼皮发沉想睡,还有一个老太太直接靠着墙打起呼噜来了!”
堂内顿时炸了锅。
“真成了?!”
“这可是自创的方子啊!”
“师父是不是已经天下第一了?”
最后一句是小满脱口而出的,说完还激动地拍了下桌子。
江知意猛地抬头,眼神一冷,抬手就在他脑门上敲了一记。
“谁准你胡说八道?”
小满捂着头缩脖子:“我……我是替您高兴嘛……”
“高兴也得知道分寸。”她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提笔写下十个大字:自创非终点,传承才是开始。
“你们记住,今天这个方子能成,不是因为我多聪明,是因为前面救过的每一个病人,都是我在试、在学。没有那些吐血的、昏迷的、差点死掉的,就没有今天的这一罐药粉。”
她顿了顿,回头扫视众人:“以后你们也要这样。别指望靠一个奇方扬名立万,真正的本事,是让每个来求医的人都能平安回家。”
众人低头应是,方才的狂热渐渐沉淀下来。
江知意走回案前坐下,继续翻看脉案。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她手腕上,皮肤有些发红,那是昨夜熬药留下的痕迹。她活动了下手,蘸了墨继续写。
小满站在一旁,悄悄把那张记录病人反应的纸折好,塞进了随身的药袋里。
他知道,这张纸迟早会被裱起来,挂在医馆最显眼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学徒的声音:“师父,西街李家娘子来了,说昨晚喝了药汤,今早醒来觉得整个人轻了不少,特地来送谢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