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7章 重塑筋骨

北洋钢铁军魂 第7章 重塑筋骨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日军夜袭的挫败,如同在沉闷的死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涟漪虽未扩散至整个溃败的战场,却在亲兵哨这方小小的阵地上,催生出一种微妙的变化。当黎明的曙光艰难地穿透铅灰色的云层,照亮这片遍布弹坑和尸骸的土地时,幸存下来的士兵们脸上,除了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东西——那是对新任哨官高岩近乎盲目的信赖,以及一丝被重新点燃的、名为“希望”的火星。

陈振彪在天亮后的巡视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看着亲兵哨的士兵们在修补工事、清点弹药时,眼神不再像昨日那般麻木绝望,动作也多了几分利索。尤其是当高岩的身影出现时,那些士兵会下意识地挺直腰板,目光追随。这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服从,是强权和鞭子无法带来的。

“高哨官。”陈振彪将高岩唤至一旁相对完整的掩体后,目光复杂地打量着他。年轻人眼中有血丝,却不见困倦,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昨夜之事,我已具文上报。你再次力挽狂澜,功勋卓着。”

“大人过誉,全赖将士用命。”高岩的回答依旧简洁,不居功,不自傲。

陈振彪摆摆手,压低了声音:“虚话不必多言。我且问你,观我辈新军,与倭寇相比,差距究竟在何处?除了枪炮舰船,根子上,差在哪里?”

这个问题,已远超寻常上官对下属的考校,更像是一种迷茫中的求索。接连的败绩,不仅打掉了军队的士气,也动摇了陈振彪这等中高层军官对自身道路的信心。

高岩沉默片刻,知道这是展现更深层价值的机会,也是风险。他需要给出切中要害又不过于惊世骇俗的答案。

“回大人,卑职以为,差距有三。”高岩抬眼,目光锐利,“其一,在于‘练’。倭寇之兵,操典一致,动作划一,非只练枪法,更练协同,练土木作业,练战场救护。我军之练,多流于形式,队列或许整齐,临战则各行其是。”

陈振彪微微颔首,这点他亦有感触。

“其二,在于‘器’。倭寇枪械制式统一,弹药充足,后勤通畅。我军枪械繁杂,汉阳造、老毛瑟、土抬枪混杂,弹药亦不通用,战时补给混乱,常有有枪无弹之窘境。”

“其三,”高岩顿了顿,声音更沉,“在于‘魂’。倭寇鼓吹武士道,上下等级森严,令行禁止,士兵往往盲从直至战死。我军……恕卑职直言,粮饷尚且时有不继,空谈忠义,难聚军心。当兵只为吃粮,溃败则如雪崩,军法亦难阻挡。”

“练、器、魂……”陈振彪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字,脸色变幻。高岩的话,像三根冰冷的针,扎在了他最不愿面对的痛处上。这已不是战术层面的差距,而是体系性的落后!

“依你之见,当如何?”陈振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大人,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然我亲兵哨,或可先做尝试。”高岩图穷匕见,“请大人允我全权整顿亲兵哨,不拘常法,试练新规。不敢说能抗衡倭寇主力,但求在后续战事中,多一分自保之力,多为大人分担一分压力。”

陈振彪死死盯着高岩,眼神锐利如刀,似乎想剖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还装着多少离经叛道却又直指核心的东西。全权整顿?不拘常法?这简直是……但他想起高岩那神鬼莫测的枪法,那料敌先机的判断,那亡命反冲锋的悍勇,以及昨夜稳定军心的手段……

“你需要什么?”陈振彪最终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他决定赌一把,赌这个神秘的年轻人,真能在这腐朽的肌体上,催生出一块不一样的筋骨。

“时间,不多,哪怕只有一两日。权限,在亲兵哨内,我说了算。以及,”高岩目光扫过阵地,“所有缴获的倭寇村田步枪,优先补充我哨,并请大人设法再调拨一批手榴弹,越多越好。”

“好!”陈振彪一拍大腿,“我便给你这个权!亲兵哨暂脱离正面防务,移至后方那片断墙处休整、操练。步枪和手榴弹,我去想办法!王奎!”

“卑职在!”

“你全力配合高哨官,凡亲兵哨内,有敢阳奉阴违、懈怠抗命者,高哨官可先斩后奏!”

“遵命!”王奎大声应道,看向高岩的眼神,已彻底变成了追随。

命令下达,亲兵哨剩余的三十七人(夜间战斗又有几人伤亡)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和一丝好奇,转移到了阵地后方约三百米处的一片废墟中。这里原本是个小村落,如今只剩残垣断壁,倒也提供了相对隐蔽的场地。

高岩没有任何耽搁。他站在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看着面前这群站得稀稀拉拉、面带菜色、军服破烂的士兵,开始了他的“重塑”。

第一项,非是操枪,而是“编组”。

他彻底打破了清军传统的“棚”、“哨”模糊编制,将三十七人按照职能和武器,清晰划分为四个班:

一班:步枪班,十二人,全部装备缴获的村田步枪,由一名作战勇敢的老兵暂代班长。

二班:火力班,八人,核心是那挺哈乞开斯重机枪,配备正副射手及供弹手,其余人装备汉阳造,负责掩护和弹药搬运,班长由王奎兼任。

三班:突击班,九人,全部装备上了刺刀的步枪,优先配发手榴弹,由一名身材魁梧、擅长拼刺的老兵任班长。

四班:支援与警戒班,八人,装备剩余汉阳造,负责阵地警戒、简易工事构筑和战场救护知识学习。

编制明确,职责清晰,让这些习惯了浑浑噩噩听令的士兵,第一次明确了自己在战斗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二项,是“急训”。

高岩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教学,他灌输的是最实用、最能保命、最能杀敌的战场技巧。

他亲自示范如何在战场上利用地形快速匍匐前进、跃进;

他讲解如何依据弹着点和声音大致判断敌军火力位置;

他强调手榴弹投掷前必须在掩体后引信延时,避免被敌人捡起扔回;

他甚至简单讲解了战场止血和骨折固定的土办法,用撕开的绑腿和树枝做演示。

对于火力班,他重点训练机枪阵位的快速转移与协同;

对于步枪班,他强化“瞄准了再打”的纪律,而非胡乱放枪壮胆;

对于突击班,他教授简单的三人小组配合突刺技巧,摒弃华而不实的个人武艺。

这些内容,与清军平日训练的队列、弓马、以及呆板的射击姿势格格不入,却让士兵们感觉无比“实用”。高岩的讲解清晰直接,动作干净利落,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是“凝聚”。

高岩没有空喊忠君爱国,而是在休息间隙,与士兵一同蹲在断墙下,分食着有限的黑面饼子和咸菜疙瘩。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当兵只为吃粮。”高岩的声音很平静,“但你们想想,若国破了,家亡了,倭寇的铁蹄踏进来,你们还能安心吃粮吗?你们的父母妻儿,还能有活路吗?”

他看着一些士兵低下的头,继续道:“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我只告诉你们,跟着我,练好本事,我们就能多杀鬼子,就能让自己活下来的机会更大!就能让后面的父老乡亲,少遭点罪!”

他指着那挺哈乞开斯机枪:“这大家伙,是我们用命从鬼子手里抢来的!它比我们之前的任何家伙都厉害!但我们不能只靠它!要靠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让鬼子胆寒的精兵!”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利害关系和共同经历生死带来的认同感。一种基于生存和胜利的、最原始的凝聚力,开始在这支小小的队伍中滋生。

高岩甚至利用极短的时间,带着几个手巧的士兵,用缴获的日军刺刀、木杆和少量火药,赶制出了十几支简陋至极的“火药长矛”——将炸药捆绑在长杆前端,必要时可用于爆破工事或对付密集队形,算是穷尽智慧下的“土法制胜”武器。

短短一日多的光景,亲兵哨的气质已然发生了蜕变。虽然士兵们依旧面黄肌瘦,装备依旧简陋,但他们的眼神里多了专注,行动间多了章法,一种沉默而坚韧的气息,开始取代之前的颓丧与茫然。

陈振彪暗中观察了数次,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从未见过哪支军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高岩,不仅自身是猛虎,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点金之手!

当夕阳再次西沉,将断壁残垣染上一层凄艳的金红时,高岩集合了队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没有千日,只有这一日。”他目光扫过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倭寇不会给我们更多时间。也许明天,也许今夜,恶战再来。”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提升,带着钢铁般的决绝:“记住你们各自的职责!记住我教给你们的东西!到时候,别给我,也别给你们自己丢脸!”

“是!哨官!”三十七人,异口同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初生的、锐利的力量,刺破了黄昏的寂静。

亲兵哨的筋骨,已在血火与废墟中,被高岩用超越时代的理念和冷酷的务实,初步重塑。接下来,便是将这新磨的利刃,再次投入那架名为战争的、最残酷的磨刀石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