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30章 登州新基

北洋钢铁军魂 第30章 登州新基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旌旗东指,铁流滚滚。武卫新军第一镇离开京畿,沿官道一路向东,虽路途遥远,辎重繁多,但凭借严密的组织和高效的调度,行军井然有序,与沿途所见其他清军的混乱涣散形成了鲜明对比。当这支风尘仆仆却军容严整的军队,终于抵达山东半岛北端的古城登州时,已是深秋。

登州,古称登州府,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此地原有水师营、登州镇等旧式驻军,但装备落后,训练废弛,听闻日军可能来犯,早已是人心惶惶。高岩及其新军的到来,宛如一剂强心针,让这座濒海古城瞬间沸腾,也引来了无数复杂审视的目光。

山东巡抚及登州地方官员表面恭敬,设宴接风,言辞恳切,表示将“竭力配合”。然而,高岩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份客气之下,隐藏着深深的戒备与疏离。旧式官僚体系盘根错节,地方利益牵绊重重,他们既希望高岩能挡住倭寇,又担忧其强势介入会打破原有的权力格局,更对那套“标新立异”的新法充满疑虑。

“高军门远来辛苦,登州防务,日后全赖军门主持。”宴席上,一位本地耆老举杯,话中有话,“只是本地兵民,久沐王化,习于旧章,还望军门……徐徐图之,勿使惊扰啊。”

高岩举杯回敬,神色平静:“老人家放心。高某此来,只为御侮保民。新法旧章,唯实效是图。若能保境安民,便是好法子。”

他没有在宴席上多做纠缠,次日一早,便带着核心幕僚与军官,开始了对登州防务的全面勘察。从蓬莱阁下的水城故址,到威海卫、烟台山各处炮台,再到沿海可能登陆的滩头、港湾,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触目所及,情况比预想的更为严峻。所谓炮台,多是明清遗留的旧垒,安置的多是早已过时的前膛铸铁炮,射程近、精度差、射速慢,且炮位固定,射界狭窄。守台兵勇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对操作新式后膛炮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沿海防务形同虚设。

“如此防务,如何抵挡倭寇坚船利炮?”王奎看着锈迹斑斑的炮身,恨恨地一拳砸在垛墙上。

高岩没有说话,目光冷峻地扫过这片承载着沉重历史与严峻现实的海疆。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立刻着手,将这里打造成真正的钢铁壁垒。

回到暂设于原登州镇衙门的行辕,高岩立刻召开了抵达山东后的第一次全军高级会议。

“诸位,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登州乃至整个山东海防,百弊丛生,几近于无!倭寇虎视眈眈,绝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高岩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三件事:筑垒、练兵、建基!”

他铺开亲手绘制的登州防务草图,开始部署:

“第一,构筑现代化海岸防御体系。”

“以蓬莱水城为核心,向东延伸至威海卫,向西衔接黄河口,择要害之处,构筑新式炮台群!炮台设计,摒弃旧式露天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掩体,配置旋转炮座,扩大射界!炮位之间,以地下坑道和交通壕相连,形成交叉火力网!”

“炮火方面,立即向上海、天津乃至国外洋行下单,采购最新式的克虏伯、阿姆斯特朗大口径岸防炮、速射炮!旧炮一律淘汰回炉!”

“沿海滩头,广布铁丝网、地雷区(使用自制的‘腾鳌式’改进型),设置水下障碍物。组建海岸巡逻队,配发望远镜和信号旗,昼夜监视海面。”

“第二,整合与扩编新军。”

“以我武卫新军第一镇为骨干,吸收、整顿山东境内尚有可造之材的旧式防营,汰弱留强,统一换装、统一操典、统一饷章!设立山东新军督练公所,我自任总办,王奎、赵三槐等分任要职。公所下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各科,仿照天津武备学堂规制,开设随营军官学堂,速成培养基层军官。”

“招募新兵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优先招募识文断字、身体强健者,尤其注重招募熟悉水性、敢于出海的渔民子弟,筹备组建海军陆战营!”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军工与后勤基地。”

“立即选址,筹建山东机器局(兵工厂)!初期以维修枪炮、制造弹药、复装子弹为主,逐步向仿制步枪、火炮乃至研发新式武器过渡。将通州的技术工匠和格致人才,全部迁来!”

“在登州港区,设立军械仓库和物资转运中心。利用海运,建立与上海、天津的稳定补给线。同时,鼓励本地商人参与军需生产,扶持民间设立被服厂、食品加工厂等。”

“设立电报总局,铺设连接各炮台、军营、港口及济南、天津的有线电报网络!确保军情传递畅通无阻!”

高岩的规划,宏大而细致,涉及军事、工业、交通、通讯方方面面,完全是一套打造区域性现代化军事强权的蓝图。厅内众将听得心潮澎湃,但也深知其中艰难。

“统领,如此大的动作,耗费必然惊人,朝廷那边……”一位负责后勤的军官面露忧色。

高岩断然一挥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朝廷若给,自然最好。若不给,或给不足……”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山东物产尚算丰饶,登州商贸亦有基础。可设法自筹部分饷械,或与洋行洽谈,以矿产、关税等作保,借款购械!此事,我自会向朝廷分说,但眼下,我们必须先动起来!”

“谨遵军令!”众将轰然应诺。

命令下达,整个登州仿佛被注入了强大的动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沿海各处,变成了巨大的工地。成千上万的士兵和招募来的民夫,在工兵军官的指挥下,开山凿石,挖掘地基,浇筑混凝土。高岩时常亲临一线,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

新军督练公所内,军官学堂率先开课,朗朗读书声与操场上震天的喊杀声交织。

山东机器局的选址很快确定,就在登州城西一片临河的空地上,第一批机床和设备正通过海路运来。

电报杆开始沿着官道一根根竖起,如同延伸的神经,试图将这片古老的土地与时代连接。

阻力无处不在。地方士绅对征地、募工颇有微词;旧式军官对改编阳奉阴违;朝廷的饷银时有拖欠;采购军火的洋行也趁机抬价……但高岩以铁腕手段,结合灵活的策略,一一化解。该强硬时绝不退让,该妥协时也懂得变通。

登州,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面貌,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钢铁的壁垒在海疆一线逐渐隆起,新式的军队在营盘中淬火成型,近代工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

高岩站在蓬莱阁上,凭栏远眺。脚下是正在兴建的现代化炮台基座,远处海天一色,波澜不惊。但他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汹涌。来自东方的风暴,终将到来。

他的新基业,已在此处扎下深根。接下来,便是以这登州为起点,将钢铁与意志的力量,辐射向更广阔的天地,去迎接那场决定国运的终极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