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79章 天平倾斜

北洋钢铁军魂 第179章 天平倾斜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数据,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国家的血脉。然而,高岩与核心决策层异常清醒地认识到,那耀眼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光环下,潜藏着结构失衡的危机——重工业与军事工业的巨人般身躯,与轻工业、民生领域的侏儒式发展形成了尖锐对比。若不能及时调整,这架轰鸣向前的战车,终将因内部失衡而倾覆。宏观调控的重心,必须向民生领域做出坚决而审慎的倾斜。

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争论已持续了数个时辰。围绕着一份名为《关于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轻工业及改善民生的若干意见(草案)》,各方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力。

“我坚决反对!”重工业部部长,一位从战火中走出的老革命,拍案而起,脸色因激动而涨红,“现在是什么时候?北极熊在边境虎视眈眈,约翰牛阴魂不散,南洋航路时受威胁!我们的‘华夏虎’坦克刚刚定型,新一代战机还在试飞,海军舰艇嗷嗷待哺!这个时候把宝贵的资源——钢材、电力、熟练工人——分流去搞什么纺织、造什么肥皂、生产什么自行车?这是自毁长城!是拿国家的安全开玩笑!”

他的话代表了一大批重工和军工体系人员的担忧,会议室里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轻工业及民生保障委员会的负责人,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更偏向技术官僚的中年人,扶了扶镜框,语气平和却异常坚定:“王部长,国家的安全,不仅仅在于坦克和飞机,更在于亿兆黎民的衣食住行,在于社会的稳定与民心所向!如今城市居民凭票供应尚且捉襟见肘,农村地区许多百姓连暖水瓶、搪瓷盆都视为奢侈品!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安全隐患吗?重工业是骨骼,轻工业和农业是血肉。只有骨骼,没有血肉,那是骷髅,是走不远的!”

“更何况,”他调出一组数据投影在幕布上,“发展轻工业并非完全是消耗。它投资周期短,见效快,能迅速回笼资金,吸纳大量就业,稳定社会。我们估算,每向轻工业投入一元钱,两年内就能通过税收和利润收回一点五元,并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这不仅能改善民生,更能为重工业的持续发展积累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财政金融委员会的负责人也适时开口:“目前财政压力巨大,重工业投入像个无底洞,短期内难以产生大量直接收益。若能激活轻工业,扩大税基,缓解市场物资匮乏导致的隐性通胀压力,对稳固‘银元券’信用、改善财政状况至关重要。”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陷入了僵局。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始终沉默,只是静静聆听和翻阅资料的高岩。

高岩合上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他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建设这个共和国,最终是为了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正在努力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城市。“是为了让少数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还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人,能够过上安定、富足、有尊严的生活?”

他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国防,是生存的底线,一刻不能放松。但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同样一刻不能忽视。两者并非截然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并动态调整。”

“下一个五年,”高岩做出了决断,“国家的资源分配,必须向轻工业和民生领域做出战略性倾斜。这不是削弱重工业,而是为了让重工业的发展建立在更坚实、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具体的调控政策,在他的主导下,迅速成型:

一、资源配额与价格杠杆。 国家计委对钢材、电力、煤炭等关键资源实施“双轨制”管理。在保障国防和重大重工项目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划出专项配额,以优惠价格定向供应给重点发展的轻工行业,如纺织印染、食品加工、日用化工、自行车和缝纫机制造等。同时,对部分非紧急的重工扩建项目,进行重新评估,暂缓或削减其资源配给。

二、金融信贷扶持。 中央银行设立“轻工业及民生专项贷款”,利率远低于市场水平,鼓励民间资本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办纺织厂、面粉厂、肥皂厂、五金厂等。对成功转型生产民用产品的原军工配套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

三、技术引进与扩散。 利用与德意志的合作关系,在引进重工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入棉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生产线、印刷设备等相对成熟、易于消化吸收的轻工技术。格物院下属部分应用实验室,被要求将部分精力转向民用技术研发,如改良纺织工艺、研发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等。

四、市场刺激与需求引导。 在几个主要城市试点取消部分轻工产品的票证限制,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交易,利用市场力量刺激生产。同时,通过国营百货公司,大力推广和销售新兴的国产轻工产品,如“飞鸽”牌自行车、“灯塔”牌肥皂、“牡丹”牌暖水瓶,引导和培育国内消费市场。

政策一经颁布,在共和国内部引发了巨大震动。重工业部门虽有不甘,但在高岩的强力推动和“大局观”教育下,只得执行。大量的资源开始如溪流般,从以往几乎单向涌向重工领域的洪流中分离出来,注入到曾经干涸的轻工洼地。

汉口,一家原本生产军服和帐篷的被服厂,利用专项贷款和优惠价格的棉纱,引进了德意志的电动纺织机和印染设备,转型生产面向市民的卡其布、灯芯绒和花色棉布,产品一经上市,几乎被抢购一空。

上海,几家原本濒临倒闭的小机械作坊,在政府扶持下合并重组,利用重工厂淘汰的二手机床(经改造)和部分进口零件,开始试制结构简单的“飞鸽”牌自行车,虽然初期产量有限,质量也参差不齐,却标志着民间机械制造能力的萌芽。

天津,一座利用德意志技术兴建的中型化工厂,在完成军用无烟发射药生产任务的同时,开辟了新的生产线,开始生产纯度更高、更耐用的民用肥皂和洗涤剂,迅速取代了原本充斥市场的劣质土肥皂。

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资源争夺依然激烈,技术瓶颈时有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市场秩序也一度因突然放宽而出现混乱。但趋势已经形成。共和国的工业天平,正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朝着更均衡、更健康的方向倾斜。

高岩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补上轻工业的短板,是一场同样艰巨的战争,它关乎经济结构的健康,更关乎政权稳固的根基——民心。当他某次视察新建成的金陵自行车厂,看到工人们满怀希望地组装着每一辆“飞鸽”,听到市民们议论着终于能买到凭工业券购买的暖水瓶时,他更加确信,这一步,走对了。国家的力量,不仅在于能铸就利剑,更在于能呵护民生。这架庞大的国家机器,正在学习如何更精细、更平衡地运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