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92章 砥柱初成

北洋钢铁军魂 第92章 砥柱初成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淬火”整编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那股刮骨疗毒般的痛楚与新生般的躁动仍在军队肌体中流转。高岩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雄厚国力的支撑。在挥向外部强敌与内部积弊之前,他必须先对自己掌控的这片土地、这些资源、这方人心,有一本清晰无比的账册。于是,一场覆盖军政府控制区全境的、旨在摸清家底、评估实力的系统性盘点,在高岩的亲自督导下,全面展开。其成果,最终汇聚成一份沉甸甸的《戊戌年春军政总览》,呈于总司令部案头。

这份总览,不再仅仅是模糊的“兵强马壮”或“民心可用”,而是以尽可能详实的数据和冷静的分析,勾勒出这个新生政权的真实轮廓与力量边界。

一、 军事砥柱:初具规模的战争机器

· 陆军力量:

· 总兵力:经过“淬火”整编,核定员额,华夏革新军陆军常备兵力为 五师三旅又一团,总计约 六万八千人。这已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野战力量。

· 主力步兵师(5个):每师下辖3步兵团、1炮兵团(装备12-16门75mm野炮及24-36门各式迫击炮)、及直属分队。核心装备“三一式”步枪换装率已达六成,预计年内可全面换装完毕。师属炮兵和大量配属营连的迫击炮,构成了远胜旧式军队的基层火力支柱。

· 直属部队:

· 近卫旅:约3500人,全员装备“三一式”步枪及少量试验型“雷公铳”(霰弹枪),为全军训练、装备之样板。

· 骑兵旅:约2000骑,承担侦察、侧翼掩护与快速突击任务。

· 炮兵司令部:直辖一个重炮团,拥有24门150mm重型榴弹炮(部分为仿制克虏伯),是为战略拳头。

· 工程兵旅:约2500人,装备有野战舟桥、爆破及筑城器材。

· 训练与士气:随营学堂升格后的“陆军军官学堂”已常态化运行,基层军官和士官轮训制度初步建立。政治教导员体系虽仍有磨合,但军队凝聚力和士兵对“革新”事业的认同感显着高于整编前。

· 隐忧:技术兵种(尤其炮兵、工兵)骨干仍显不足;骡马化程度虽高于清军,但摩托化遥不可及;弹药,尤其是炮弹的持续生产能力面临考验。

· 海军力量:

· 总吨位与主要舰艇:海军总排水量约 一万五千吨。

· 水面舰艇:以“镇海”、“靖海”两艘无防护巡洋舰(各约2200吨)为核心,辅以4艘“海鹰”级巡防舰(改装,各约800-1000吨)及2艘新建成的“惊雷”级鱼雷艇(90吨)。主要负责近岸巡逻、护航、对岸支援。

· 水下力量:3艘“海蛟\/海龙”级潜艇(350-400吨)为最锋利的獠牙,但其活动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 岸防体系:旅顺、威海、青岛、登州四大基地的岸防炮台构成坚固盾牌,核心为超过40门150mm至240mm的重炮。

· 基地与建造:崆峒岛潜艇基地、登州\/威海船坞已投入使用。“蓝海造船所”(青岛)一期工程进入尾声,具备建造3000吨级舰艇潜力。S-90型鱼雷艇可自建,但更大舰艇仍需依赖国外图纸与核心部件。

· 隐忧:缺乏真正的远洋作战能力,无法与列强任何一支主力舰队正面交锋;舰艇型号杂乱,后勤保障复杂;严重依赖外部(德国)技术输入。

· 军工生产:

· 登州机器局为核心,具备月产“三一式”步枪 1500支、75mm野炮 8门、配套弹药 150万发、炮弹 8000发 的能力。无烟发射药、简易无线电台、“雷公铳”等亦可自产。

· 研发能力:“启明”工程组与机器局设计处结合,已具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一定改进能力。

· 瓶颈:优质钢材、特种金属、大功率柴油机\/蒸汽轮机等仍依赖进口;精密加工设备不足;产能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消耗。

二、 内政根基:百废待兴中的艰难塑形

· 控制区域:有效统治山东全境(含胶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除少数孤点),面积约 25万平方公里,人口估算 约2800万。

· 行政体系:建立了省(山东、辽东)-府-县三级行政架构,但基层(尤其辽东)仍需军队力量维持秩序,官僚体系效率与廉洁度有待提升。

· 土地与农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清丈田亩的区域约占六成,初步推行新税制(累进税)。分配部分官田、无主地予贫农,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底层支持。但粮食自给仍显紧张,需部分依靠江南输入或对外购买。

· 财政金融:“兴业银行”初步站稳,银元券在核心区恢复流通,但信用仍脆弱。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盐税、关税(有限)、田赋及官营工矿利润,支出浩繁,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 教育与人才:各县“蒙学堂”已设立逾三百所,但师资、教材匮乏。“格致学堂”、“船政学堂”在校生约千人,为未来储备人才。吸引南方及海外人才初见成效,但数量远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

三、 经济命脉:脆弱的自给尝试

· 工矿业:

· 煤炭:控制淄川、枣庄等煤矿,年产约 80万吨,基本满足自身需求并有少量出口。

· 铁矿与冶炼:拥有鞍山、本溪等地铁矿,但开采和冶炼能力不足。新建的青岛中型炼钢厂尚未投产,优质生铁和钢材仍依赖进口或拆解旧船。

· 盐业:控制山东、辽东主要盐场,海盐产量丰富,为重要财源。

· 基础设施:境内主要驿道进行整修,但铁路仅有德国协助修建的胶济线(青岛-济南)部分路段在建,远未成网。电报线覆盖主要城市,无线电台限于军事和高级行政用途。

· 对外贸易:通过“辽东贸易总公司”与德国、部分东南海商进行贸易,出口煤、铁、盐,进口机器、武器、五金、布匹等。处于严重逆差状态。

四、 外交困局:虎狼环伺下的孤立求生

· 与德国:关系最为密切,技术合作深入,但德方资本渗透与控制意图明显,关系脆弱且易受欧洲局势影响。

· 与清廷:势同水火,暂无和谈可能。

· 与列强:

· 英国:敌意最深,视其为破坏远东均势的麻烦制造者,经济、外交打压不断。

· 日本:仇恨深重,视其为头号复仇目标,虽暂无力大规模进攻,但小动作频繁。

· 俄国:警惕其在满洲扩张,双方在辽东存在潜在冲突风险。

· 法、美等国:基本持观望态度,偏向于维护条约体系。

合上厚厚的总览文书,高岩久久沉默。这份家当,比之初创时已雄厚百倍,拥有了与列强周旋、甚至局部抗衡的资本。但短板同样明显: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财政拮据,金融体系脆弱;外部环境极其恶劣,几乎处于孤立状态;内部整合远未完成。

“我们有了一支可战之兵,有了一个初步的架子。”高岩对王奎、李德明等核心人员说道,“但这根砥柱,还不够粗壮,根基还不够深厚。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我们能否真正立足、乃至影响国运的关键。”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长江流域。

“内部整合与军工建设,一刻不能放松。但破局的关键,或许不能只盯着北方。南方……那里的财富、人才与更为复杂的力量格局,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机遇,也带来更大的风险。”

砥柱初成,然风雨将至。下一步,是继续深耕北方,积蓄力量,还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求打破困局的机会?高岩的决策,将决定这支力量未来的航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