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16章 根基初立

北洋钢铁军魂 第16章 根基初立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首山堡的血战,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辽阳乃至更广阔的溃败阴云中,激起了远超预料的涟漪。高岩之名,连同他那支打法诡异、作风硬朗的教导队,不再仅仅是聂士成麾下一个特殊的军事符号,而是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在绝望中仍能迸发力量、甚至能硬撼强敌的希望象征。

当聂士成率领主力风尘仆仆抵达辽阳,得知首山堡不仅未失,反而重创日军前锋、稳稳扼守住要道时,这位向来以沉稳着称的老将,也禁不住在马上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即,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高岩……好一个高岩!”他抚掌轻叹,语气中充满了庆幸与决断。

稳固辽阳防务、清点伤亡、抚恤将士……一系列善后事宜迅速展开。而在聂士成的行辕内,一场关乎未来的密谈,也在烛光下进行。

“经此一役,可知新法练兵,非是奇技淫巧,实乃强军必由之路!”聂士成屏退左右,只留一二心腹幕僚,目光灼灼地看着高岩,“你部于首山堡展现之战术、纪律、韧劲,远非旧军可比。朝廷诸公,或仍固守旧规,然我辈行伍之人,当知变通!高岩,若予你更大权柄,更多资源,你可能为我,乃至为我大清,练出一支真正的虎贲之师?”

高岩心知,最关键的时刻已然到来。他挺身,没有任何虚伪的谦辞,目光坦然而坚定:“回军门!若有足够支持,假以时日,卑职有信心练出一支,不逊于当世任何强军之精锐!然,此法非仅操典之变,更需打破陈规,触及根本,恐……阻力重重。”

“阻力?”聂士成冷哼一声,脸上掠过一丝厉色,“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只要于国有益,于战有利,些许蜚短流长,本官一力担之!”

他站起身,在室内踱步片刻,最终停下,沉声道:“即日起,擢升高岩为 ‘北洋武卫前军新编练军统领’ (职权近似标统\/团长),授记名游击衔(从三品武官虚衔,表身份提升)。原教导队扩编为 ‘新军第一标’ ,员额一千五百,下辖三营及直属炮、骑、工、辎各队。一应营制、饷章、操法,准你参照泰西最新规制,参酌己见,大胆厘定!所需军械、饷银、兵员,优先拨付,若有掣肘,可直接呈报于我!”

新军统领!记名游击!独立厘定营制操法!

这已不仅仅是信任,而是近乎放权的支持!意味着高岩终于获得了一块足够大、也足够自主的试验田,可以真正将他超越时代的军事理念,系统地付诸实践。

消息传出,军中震动。羡慕、嫉妒、质疑、观望……种种情绪不一而足。一些靠着资历和关系上位的旧派军官,对此尤为不满,私下议论纷纷,认为高岩不过是侥幸立下战功,骤登高位,其所倡新法更是离经叛道,难堪大用。

高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暇理会这些杂音。权柄在手,他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了新军第一标的全面筹建与革新。

第一刀,砍向编制。

他彻底摒弃了清军传统的“哨、营、标”模糊编制和世兵制、募兵制混杂的兵役体系。新军第一标完全仿效德日近代陆军编制,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 步兵三营:每营下辖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棚)。班为最基础战术单位。

· 直属部队:

· 炮兵队:设法搜罗、购买了四门克虏伯行营炮(75mm口径)及若干旧式山炮,集中使用,进行初步的步炮协同训练。

· 骑兵哨:精选善骑射者百人,负责侦察、通讯、侧翼警戒。

· 工兵队:专司架桥、铺路、爆破、构筑工事。

· 辎重队:保障后勤补给、弹药运输。

· 军乐队、医务所等辅助单位也一应建立。

第二刀,砍向兵源。

高岩不再满足于从旧军中遴选,他派出大量人手,深入直隶、山东等地,公开招募“身家清白、体魄强健、略通文墨之青年”。他开出了优于旧军的饷银,并明确告知将接受严格乃至严酷的训练。优厚的待遇和“高岩”这个名字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农家子弟和部分落魄文人前来投效。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仅考校体力、武艺,更注重反应、文化基础和品性。

第三刀,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刀,砍向了训练与思想。

新的营盘设在辽阳城外一片开阔地,完全按照高岩的理念规划建造,生活区、训练场、讲堂、仓库分区明确。

· 训练强度地狱级:每日拂晓即起,全副武装越野、器械、射击、土木作业……训练科目之繁多、强度之大、要求之严,让许多老兵都叫苦不迭。高岩亲自制定训练大纲,并时常出现在训练场,示范、纠错,要求近乎苛刻。

· 文化教育强制化:设立随营学堂,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学习战术、地理、绘图。高岩甚至亲自编写了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和近代军事常识教材,在训练间隙讲授。他要灌输的,不再是盲目的忠君,而是基于国家民族概念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 纪律森严如铁:制定了细密而严厉的军规,从内务卫生到战场纪律,皆有章可循,违者严惩不贷。但同时,他也强调官兵一致,严禁军官随意打骂士兵,建立了初步的申诉渠道。

· 战术思想超前:将首山堡的实战经验提炼升华,系统推行“小群战术”、“纵深防御”、“主动出击”、“步炮骑工协同”等理念。训练场上,不再是整齐的队列和呆板的射击,更多的是战术分队在复杂地形下的对抗演练。

革新必然伴随阵痛。旧习惯的阻力,对新操典的不适应,严苛训练下的怨言,甚至暗中使绊子的情况,时有发生。高岩对此毫不手软,该处罚的处罚,该清退的清退,以铁腕手段强行推进改革。

同时,他也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利用聂士成的特许和辽阳的工业基础(尽管薄弱),千方百计地改善装备:

· 尽力统一步枪制式,优先装备缴获和购买的村田步枪、毛瑟1871型等后膛枪,淘汰老旧的前膛枪。

· 建立了一个小型修械所,招募工匠,尝试维修枪械,甚至仿制、改进手榴弹和地雷。

· 高度重视地图测绘和情报工作,直属侦察分队扩充至百人,装备了更多望远镜、指北针,进行专业化训练。

短短数月,新军第一标的面貌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虽然许多方面仍显稚嫩,装备也远未达到高岩心目中的标准,但这支军队所散发出的那种迥异于旧式军队的、带着近代化烙印的严谨、高效与锐气,已让所有前来视察的人感到震惊。

聂士成数次微服前来,看着校场上那些在寒风中挥汗如雨、眼神专注、战术动作干净利落的士兵,看着那初具规模的炮兵阵地和井然有序的营房,他常常驻足良久,默然不语,离去时,步伐却愈发坚定。

他知道,高岩正在打造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种可能,一种在这个千年未有的变局中,为这个古老帝国蹚出一条生路的可能。尽管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强敌环伺,内忧不断,但这支在废墟与血火中萌芽的新生力量,已然成为他手中最重、也最具希望的一张牌。

高岩独立于校场点将台上,寒风凛冽,吹动他已然换上崭新统领官服的衣角。他俯瞰着下方龙腾虎跃的训练场面,目光沉静。

根基初立,雏形已具。但这仅仅是开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远未到来。他必须让这支新军更快地成长,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国运风暴中,成为能够擎天撼地的钢铁脊梁。

他握紧了拳,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冰冷与沉重,也感受着那份由他亲手点燃、正逐渐燎原的星火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