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44章 权柄烽烟

北洋钢铁军魂 第44章 权柄烽烟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汤岗子一声惊雷,不仅炸毁了日军的重炮与弹药,更是在死水般的朝局与低迷的民心上,炸开了一道汹涌的裂口。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高岩”与“新军”之名,如同带着电光的楔子,深深凿入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中枢。

紫禁城养心殿内,光绪皇帝手持捷报,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连日来的阴郁与压抑仿佛都被这纸文书驱散了大半。他环视殿内神色各异的重臣,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汤岗子大捷,扬我国威!高岩忠勇可嘉,新军战力彪炳,实乃国之干城!传朕旨意,重赏高岩及有功将士,擢升高岩为兵部尚书衔会办辽东军务,节制辽南诸军,一应剿抚事宜,皆可相机决断!”

“兵部尚书衔”、“会办辽东军务”、“相机决断”!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赋予高岩的权力已然超越了寻常督抚,近乎前敌总指挥,拥有了在辽东战场上的极大自主权。这是帝党在军事上对高岩及其新军路线的最大肯定与投资,也是光绪试图借此打破后党在军事领域垄断的关键一步。

然而,权力的提升,往往伴随着更猛烈的烽烟。

旨意传出,后党及荣禄一系震怒非常。颐和园内,气压低得令人窒息。

“皇上这是要做什么?!将偌大辽东交由一黄口小儿?还要开府建衙,相机决断?这分明是要架空我等,独揽军权!”一位满族亲王愤然道。

荣禄面色阴沉,指尖轻轻敲打着黄花梨桌面:“高岩……此子已成心腹大患。汤岗子一役,其所展露之战法、器械,皆非我朝旧有。若任由其坐大,恐非朝廷之福。”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然圣意已决,明面上不宜直接反对。但辽东……可不止他高岩一支部队。宋庆、依克唐阿等人,皆是宿将,岂能甘心听其调遣?且粮饷、械弹,终究要经我等之手……”

明升暗降,釜底抽薪,扶持制衡……一道道无形的指令,随着这道擢升的旨意,一同秘密发往了辽东及关联各省。

高岩在登州接到这份沉甸甸的圣旨时,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深知这顶官帽之下,藏着多少明枪暗箭。系统的界面在他意识中闪烁,功勋点和权限因这场大捷和权力提升而再次增长,但他明白,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权柄如火,善用则利国,失控则焚身。”他对肃立面前的王奎、赵三槐及几位核心文官幕僚说道,“朝廷此番重赏,既是机遇,亦是漩涡。我等当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他立刻做出了部署:

第一,高举“奉旨练兵”大旗,合法扩张。

以“会办辽东军务,亟需精兵强将”为由,高岩正式行文各省,要求依照朝廷核准的新军操典与饷章,在直隶、山东、安徽等地,大规模招募新兵,并“征调”各地制造局、机器局的工匠及原料,汇集登州。同时,他请求将辽南战场上那些被打残、失去建制的旧军部队,交由他“整顿编练”,以此迅速扩充实力,并消化吸收有经验的老兵。

第二,技术壁垒,构建核心优势。

高岩命令“砺刃”项目组,加速连排级无线电设备(代号“蜂鸟-I型”)的试制与量产。同时,无烟发射药的生产线开始全力运转,优先装备主力部队。对于火炮驻退改进、苦味酸炸药应用等项目,也加快了实用化步伐。他知道,只有始终保持技术上的代差,才能让朝廷有所忌惮,让友军不得不依附,让敌军持续流血。

第三,软硬兼施,整合辽南力量。

对于宋庆、依克唐阿等老牌将领,高岩并未以势压人。他亲自写信,言辞恳切,以“共御外侮、为国效力”相邀,并承诺在粮饷械弹上予以“适当协调”(实则部分控制)。同时,他派出以王奎为首的军官教导团,前往这些部队“交流经验”,实则传播新式战术思想,并暗中考察、拉拢其中倾向改革的中下层军官。对于冥顽不灵、阳奉阴违者,则利用朝廷赋予的“节制”之权,寻找机会以“作战不力”、“靡费粮饷”等名义进行调动或裁撤。

第四,稳固根基,经营登州。

高岩深知登州是他一切的根本。他进一步强化了对山东沿海,特别是登州、威海(虽已失陷,但周边区域仍可控制)地区的实际掌控。鼓励工商,发展由机器局衍生出的民用产业,以战养战。同时,“启明”教育工程扩大规模,更多的军官和工匠进入学堂学习,培养忠于他本人和新式理念的骨干。

然而,阻力无处不在。

宋庆接到高岩的“协调”文书后,只是冷笑一声,随手扔在一边,对其部下道:“黄口小儿,仗着几分侥幸之功,便想骑到老夫头上?这辽东,还不是他说了算!”他依旧我行我素,对高岩的战术建议置若罔闻。

粮饷方面,户部和兵部在拨付时,开始以“各地需饷甚急”、“漕运不畅”等理由,拖延、克扣,甚至以陈米旧械充数。

更棘手的是来自日军方向的压力。汤岗子之败,让日军将高岩及其新军列为了头号消灭目标。他们暂停了大规模的正面进攻,转而采取了更为阴险的策略:大量散布关于高岩“拥兵自重”、“欲效吴三桂”的谣言;派出更多细作,试图渗透登州基地,窃取技术机密;并开始研究针对新军战术特点的反制措施,特别是对那神出鬼没的无线电通讯,他们虽无法理解,却也开始尝试进行简单的电子干扰(如释放宽频噪音)。

一时间,高岩看似权柄煊赫,实则身处四面楚歌之境。朝堂的猜忌、友军的隔阂、日军的针对,如同无数条无形的绞索,从四面八方缓缓收紧。

“统领,宋庆部又在预定时间未能抵达阻击位置,致使我部侧翼暴露,伤亡增加!”

“大人,朝廷允诺的五十万两开拔银,至今只到了十万,还是成色不足的杂色银!”

“报!机器局外围发现可疑人员踪迹,疑似倭寇细作!”

坏消息接踵而至。行辕内的气氛,比高岩重伤昏迷时更加凝重。

高岩站在巨大的辽东沙盘前,目光扫过那些代表不同势力、错综复杂的标记,眼神冰冷。他伸出手,将一枚代表着日军某个机动联队的红色旗标,从辽阳方向,猛地推向了海域——营口方向。

“他们以为,困住我,就能吃掉我?”高岩的声音不带丝毫温度,“传令王奎,辽南防线,采取弹性防御,诱敌深入。命令‘砺刃’组,加快‘蜂鸟’电台的生产,优先配发至各主力连队。通知登州,所有船厂、码头,进入战时管制,征集所有可用船只。”

王奎一愣:“统领,您是想……”

高岩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营口的位置,然后划出一条弧线,指向辽南日军的侧后。

“他们要陆上围堵,我们便……跨海出击!”

“朝廷不给饷,我们自己取!倭寇不是有物资堆在营口吗?那就抢过来!”

“让宋庆那些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相机决断’!也让朝廷明白,离了我高岩,这辽东,谁也别想守住!”

权柄的烽烟已然点燃,高岩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守与内部整合。他要以攻代守,用一场更大胆、更凌厉的进攻,来打破这内外的困局,用敌人的鲜血与物资,来浇灌自己成长的根基!一场跨越渤海湾的奇袭计划,开始在他心中迅速酝酿。这不再是战术层面的骚扰,而是战略层面的破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