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42章 无形锋镝

北洋钢铁军魂 第42章 无形锋镝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砺刃”计划在实战中初露锋芒,带来的不仅是防线稳固的战术胜利,更在新军内部催生出一股对“格致新学”近乎狂热的信赖与追求。王奎从前线发回的详细战报,以最质朴却最有力的方式,证明了那些曾经被视为“奇技淫巧”的铁匣子和新式火药,如何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砝码。

高岩在登州行辕内,仔细阅读着每一份关于“磐石-I型”和“萤火-I型”在实战中表现的数据记录。他意识深处的系统界面,功勋点已积累至1150点,权限等级也提升至Lv.3。他没有急于兑换那些看似更诱人的高级图纸,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新解锁的【理论奠基】Lv.1 区域。

这里没有具体的产品图纸,却蕴含着更为根本的力量:【基础电磁理论(简化版)】、【内燃机工作原理(入门)】、【近代化学纲要】、【莫尔斯电码及简易编译原理】……这些知识,正是将“奇技淫巧”升华为系统科学、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石。

“是时候,为这支军队注入知识的灵魂了。”高岩提笔,写下了“涅盘”计划第二阶段的核心——“启明”教育工程。

他下令,在登州大营和机器局“砺刃”区内,分别设立 “军官速成学堂” 与 “技术工匠讲习所” 。教材,便由他亲自从【理论奠基】中筛选、简化、并结合当下实际编撰而成。

· 在军官学堂,哨官以上的将领们,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了超越《孙子兵法》的军事科学:地图测绘与沙盘作业、步炮协同战术推演、乃至基础的无线电通讯原理和密码学入门。高岩强令要求,所有军官必须掌握莫尔斯电码的收发,并将其作为除旗语、灯光外的第三套标准通讯手段。

· 在工匠讲习所,那些原本凭经验摸索的匠人们,开始学习基础的力学、化学知识,理解他们手中工具和材料的更深层原理。高岩甚至亲自讲解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的雏形理念,虽然受限于条件难以完全实现,却已在匠人们心中埋下了工业化的种子。

与此同时,高岩命令赵三槐,扩大“砺刃”组的规模,分成若干小组,全力推进各项技术的实用化与小型化。

通讯与识别组 的任务最为紧迫。他们根据高岩提供的【莫尔斯电码及简易编译原理】,开始尝试制造更轻便的手摇式发电机和弹簧驱动电键,并设计了一套基于每日变化的密码本,使得无线电通讯的保密性大大增强。同时,对“萤火-I型”应答器的缩小和电池续航提升的研究也同步展开,目标是将其重量减轻一半,并能持续工作十二个小时。

材料与化工组 则专注于无烟发射药的规模化与安全生产。高岩提供的【近代化学纲要】让他们理解了硝化过程中的温度、浓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安定化处理的化学原理。他们改进了反应釜,建立了更严格的操作规程,使得无烟发射药的批次合格率稳步提升。同时,高岩指示他们开始小批量试制苦味酸炸药(下濑火药),并秘密研究其稳定化和装填技术,为未来更猛烈的爆破和炮弹装药做准备。

机械与动力组 的野心更大。他们依托高岩授予的【内燃机工作原理(入门)】,开始逆向测绘和仿制那几台从缴获日军小艇上拆下的、故障颇多的小型汽油机。虽然进展缓慢,故障频出,但每一次气缸的成功点火,都让参与项目的工匠们兴奋不已。他们知道,一旦掌握了这种轻便而强大的动力源,将意味着什么。

技术的涓流,正在汇聚成溪。而战场,永远是检验其成色的最佳试金石。

辽南前线,日军在经历了一次挫败后,并未死心。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进行大规模、高成本的正面强攻,转而利用其单兵素质和小队战术优势,加强了夜间渗透、小股迂回和炮兵游击(打了就跑)的战术。战场态势变得更加胶着、混乱,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以往,这种战斗模式正是日军的拿手好戏,往往能搅得清军防线鸡犬不宁,疲于奔命。但这一次,他们遇到了不一样的对手。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日军一支精心挑选的加强小队,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至新军防线侧后,目标直指一个连级指挥所。

然而,就在他们接近到不足五百米,正准备发起突袭时,指挥所外围一处暗哨的哨兵,凭借手中经过无烟发射药改进的步枪,在几乎不暴露位置的情况下,精准地击毙了日军的尖兵!

枪声就是警报!指挥所内的王奎立刻警觉。

“启动‘磐石’!扫描周边!”他低喝道。

操作员迅速启动问询器,向所有配发了“萤火-I型”的警戒小组和巡逻队发送识别信号。

很快,面板上显示出几个分散的、代表己方巡逻队的绿色光点,但在其中一个方向,却出现了明显的“空白区”!

“一点钟方向,三百至四百米区域,无我方信号回应!有敌渗透!”操作员急促报告。

王奎眼中寒光一闪,立刻下令:“命令迫击炮班,对该区域进行照明弹覆盖!二排从左翼包抄,三排正面压制,注意用‘萤火’确认位置!”

数发照明弹升空,瞬间将那片区域照得如同白昼!正在试图重新组织进攻的日军小队完全暴露!紧接着,新军的迫击炮弹依据前方用“萤火”信号标识的修正坐标,精准地砸了下来!同时,左右包抄的部队利用应答器相互确认位置,完美地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场精心策划的渗透行动,在“识途”系统和改良武器的联合绞杀下,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日军小队几乎全军覆没。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上演。日军的夜袭、渗透,在新军逐渐铺开的“无形之眼”和悄无声息的精准火力面前,屡屡受挫。他们的炮兵游击战术,也往往在开火后不久,就遭到新军凭借更快的射速和更准的观测(部分前沿观察所已配备小型无线电发报机)而来的猛烈反制。

前线日军指挥官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熟悉的、赖以制胜的战术,似乎正在逐渐失效。对面的清军,变得“耳聪目明”,反应迅捷,而且他们的火力变得异常精准和致命,尤其是那几乎没有硝烟的炮击,让人根本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其炮位所在!

一种无形的、技术层面的压制,开始笼罩在日军心头。他们不明白对方是如何做到的,只能将其归结为“某种未知的新式装备和战法”,这种未知带来了深深的挫败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王奎在前线越打越顺手,对新技术的信赖与日俱增。他不断向高岩请求,加快新式通讯识别装备和武器的列装速度。

高岩在登州,看着系统中因技术应用改变局部战场态势而缓慢增长的功勋点,以及前线发回的捷报,知道“砺刃”之锋,已开始真正切入敌人的血肉。他批复了王奎的请求,同时下达了新的指令:

“命令‘砺刃’组,优先完成连排级无线电通讯设备的试制与量产准备。下一步,我们要让每一个连,都拥有在战场上直接呼叫炮火的能力!”

无形锋镝,已悄然织成一张死亡之网。技术的代差,正在这辽东的血火战场上,悄然转化为决定生死的巨大鸿沟。高岩知道,当这张网完全张开之时,便是他向日军,乃至向这个僵化的时代,发起全面反攻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