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35章 国运维艰

北洋钢铁军魂 第35章 国运维艰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大东沟上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那场惨烈海战的确切结果,便已通过各方渠道,如同带着血腥气的海风,迅速吹遍了沿海各口,最终化作一份份字字泣血的战报与急电,堆满了高岩在登州的案头。

“……致远管带邓世昌,督船奋勇冲击,誓与敌舰同沉,不幸中弹甚多,锅炉迸裂,船身碎裂,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余人,壮烈殉国……”

“……经远管带林永升,力战至最后一刻,船体倾覆,沉没……”

“……我扬威、超勇二舰,亦力战沉没……”

“……定远、镇远二铁甲舰虽重创仍存,然已失机动力,退返旅顺……”

“……济远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

战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高岩的心上。尽管早已知道结局,但当这些熟悉的名字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时,那种混杂着悲愤、无力与历史惯性的沉重感,几乎让他窒息。北洋水师,这支他曾寄予厚望、却也深知其内部积弊的舰队,在黄海的惊涛骇浪中,以近乎悲壮的方式,折损了近半主力,失去了制海权。

“制海权一失,辽东、山东,乃至京津,门户洞开……”高岩放下战报,声音沙哑,走到那幅巨大的沿海防务图前。他的手指从旅顺、大连湾划过,最终落在九连城、花园口这些辽东半岛的地名上。历史的剧本正在无情地展开,日军的下一步,必然是选择这些清军防御薄弱之处,实施大规模登陆,包抄旅顺后路。

“朝廷有何旨意?”他沉声问道。

参谋连忙呈上刚刚收到的电旨。内容无非是“严防死守”、“不得使倭寇登岸”之类的空泛之词,以及严令各地抽调兵力,驰援辽东。其中,更是明确要求高岩“速派得力之师,北上协防辽南,归宋庆(毅军统领)节制”。

“归宋庆节制?”王奎眉头紧锁,“统领,宋庆虽为老将,然其部多为旧军,与我等战法、指挥皆不相容,且朝廷此举,分明有分拆、消耗我新军之意!”

高岩沉默着。他何尝不知这是朝廷,尤其是后党一系的阳谋?借抗战之名,行削弱之实。若分兵北上,不仅可能因指挥体系混乱、战术理念不合而白白折损精锐,更将严重削弱他苦心经营的山东防务。可若抗旨不遵,“拥兵自重”、“贻误战机”的罪名立刻便会如雪片般飞来,给予政敌攻击的口实。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是保存实力,稳固根本?还是顾全大局,投身于那片注定惨烈的辽东战场?

就在他沉吟未决之际,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三槐一身风雨地闯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统领!刚收到旅顺密报,日军舰队已开始在花园口附近海面频繁游弋,运送舢板、物资,登陆迹象已极为明显!旅顺守军人心惶惶,且……且听闻李中堂(李鸿章)已电令旅顺守将,优先保全炮台与水师残舰,必要时……可弃守外围!”

“弃守外围?”高岩眼中寒光迸射,“花园口若失,旅顺即成孤城!水师残舰困守港内,无异于瓮中之鳖!”历史的悲剧正在一步步重演,而他,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

巨大的压力与内心的挣扎,如同两只无形的手,撕扯着他。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由冰冷的、带着咸腥气的海风灌入,吹动他额前的发丝。窗外,登州城在他的治理下,秩序井然,新军将士在各自的岗位上严阵以待,机器局仍在轰鸣,水师学堂的灯火依旧明亮。这一切,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是他改变这个时代命运的希望所在。

可辽东呢?那即将被战火蹂躏的土地,那无数即将家破人亡的百姓,那浴血奋战却可能因战略失误而白白牺牲的将士……

“统领,”一位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年轻参谋,忍不住低声道,“或许……或许我们该北上。新军之利,正应在国难当头时彰显。若能挫敌锋芒,不仅可救辽民于水火,亦能堵住朝中悠悠之口,使我新军正名!”

“不可!”另一位追随高岩已久的营官反驳,“辽东局势已非我一军所能挽回!朝廷调度无力,诸军互不统属,宋庆老矣,岂能理解我新式战法?我等北上,无异于孤羊入狼群,徒耗实力!登州乃根本,山东富庶,海防初具,只要守住此地,练成劲旅,将来未必没有收复河山、雪此国耻之日!”

两种声音,代表了麾下两种不同的倾向,也折射出高岩内心的矛盾。

高岩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画面:腾鳌堡的血战、南苑的惊雷、机器局内不眠的灯火、“蛟龙一号”艰难的孕育、以及黄海深处那些沉没的英魂……

良久,他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

“国运维艰,岂能只顾门户之私,亦不能行匹夫之勇!”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传令!”

所有人屏息凝神。

“第一,以‘协防津沽,巩固海疆,预防日军舰队南下窜犯’为由,上奏朝廷,陈明登州、威海卫乃京津锁钥,兵力不可轻动。但为表驰援之心,可抽调炮兵一营,携最新式克虏伯行营炮十门,并配属教导队及足量炮弹,由海路运往营口,交予宋庆节制。此部专司火力支援,不参与正面步兵消耗,务必保全!”

这是一招巧棋。既响应了朝廷号令,派出了“精锐”,展示了新军火炮之利,又避免了主力陷入辽东泥潭。炮兵独立作战,易于控制,即便局势不利,也可通过海路迅速撤回。

“第二,命王奎,加快大沽口防务建设,密切监视大沽、塘沽一带动静。没有我的手令,严禁任何部队登岸向内陆移动!”

“第三,登州、威海卫全线,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严防日军舰队炮击或小股部队渗透登陆!”

“第四,‘蛟龙’项目,不惜一切代价,加快进度!我要它在倭寇兵临城下之前,具备初步作战能力!”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果断。高岩在巨大的压力和历史惯性面前,做出了他认为最理性、也最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稳住山东根本,有限介入辽东,加速技术突破。

他再次望向东方那片浩瀚而此刻却危机四伏的海洋,目光坚定如铁。

“这江山,这海域,不会永远沉沦。”他低声自语,仿佛在立下一个誓言,“今日之退守,只为明日更有力地出击。国耻,终需血来洗刷。而这血,必须流在胜利的道路上!”

他转身,目光扫过麾下众将:“诸位,真正的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守住我们的根基,练好我们的精兵,造出我们的利器。这片土地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打出来!”

国运如危卵,步步维艰。但高岩和他麾下的新军,已然在这倾覆的危局中,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准备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