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31章 实业兴疆

北洋钢铁军魂 第31章 实业兴疆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登州的海防工事在日夜赶工中初具雏形,新军的操练号子响彻云霄,但高岩的目光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壁垒。他深知,没有坚实的工业与经济基础,再强大的军队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甲午之殇,不仅是军事的失败,更是国力,尤其是工业实力的全面落后。他要在山东这片土地上,播下更深厚的种子,让洋务的根系扎得更深,蔓延更广。

这一次,他的举措不再局限于军事范畴,而是以一种更为系统、也更不易引人侧目的方式,悄然推动着一场小范围的“实业兴疆”。

其一,以“军用”带“民用”,悄然转型。

山东机器局(兵工厂)是高岩实业计划的核心。他并未大张旗鼓地宣称要发展民用工业,而是以“保障军需、降低成本”为由,不断拓展机器局的业务范围。

· 设备引进与仿制:在采购火炮生产线、子弹复装设备的同时,他指示幕僚,“顺便”引进了几套可用于加工民用产品的机床,如小型蒸汽机、织布机、轧花机的制造设备。美其名曰:“军工之余,可生产些军服布料、行军锅具,亦可维修民间器械,贴补局用。”

· 技术扩散:机器局设立的“匠徒学堂”,名义上只培养军工技工,但高岩授意下,课程内容悄然加入了机械原理、基础力学、简易制图等通用知识。优秀的学徒在完成军工任务后,往往被“推荐”到与机器局有合作的民间工坊,无形中促进了技术的传播。

· 能源先行:高岩以“保障机器局动力、军营照明”为由,说服几位颇有眼光的本地商人合资,在机器局旁兴建了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电厂虽小,却是山东境内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发电设施,不仅为机器局和新军营地供电,富余电力也开始向登州城内部分官署和富户供应,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电灯取代油灯的明亮,成了新事物最直观的广告。

其二,扶持“官督商办”,借鸡生蛋。

高岩深知官府直接经营民用企业往往效率低下,易生**。他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有限的官方资源,为民间资本保驾护航,引导其投向近代实业。

· 登州纺织局:他找到几位原本从事土布贸易、苦于洋布冲击的本地商人,由新军后勤部门承诺优先采购其生产的军服布料,并请机器局协助改造织机、培训工人。商人出资,高岩提供订单和技术支持,一个采用部分机械动力的新式织布工坊很快建立起来,虽规模不大,却效率大增,产品除供应军需外,也开始在市场上与洋布竞争。

· 峄县煤矿:听闻峄县(今枣庄)有商人意图用新法开采煤矿,却苦于地方胥吏勒索和运输困难。高岩以“保障机器局及电厂用煤”为由,行文地方官府予以“便利”,并允许其使用新军控制的码头和运输车队(需支付费用)。有了军方背景的“关照”,煤矿开采进展顺利,优质的煤炭不仅满足了机器局需求,更通过登州港销往南方,利润丰厚。

· 烟台缫丝厂:山东本是柞蚕丝产区,但工艺落后,多为生丝出口。高岩通过幕僚牵线,鼓励商人引进蒸汽缫丝机,建立近代化缫丝厂,并承诺协助开拓市场。机器缫出的熟丝品质更佳,价格更高,很快吸引了江浙商人前来采购。

其三,兴办新式学堂,储备人才。

高岩深知,一切的根本在于人。他顶着“不务正业”的压力,在登州大力兴学。

· 扩充电报学堂:原有的电报培训班扩大为登州电报学堂,不仅培养报务员,更增设线路架设、设备维修等课程,为即将铺开的全省电报网络储备技术力量。

· 创设务实学堂:他亲自定名“登州务实学堂”,课程设置远超传统书院,除了必要的经史,更侧重格致(物理)、算学、地理、简易外语及工商管理常识。高岩时常亲自去学堂授课,讲述世界大势、强国之道,激励学子“学以致用,实业报国”。学堂招收学生不拘一格,贫寒子弟若资质聪颖,亦可由学堂提供津贴。

· 派遣留学生:他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和有限的经费,开始秘密选拔学堂中最优秀的年轻学生,准备送往天津、上海乃至欧美学习更深邃的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这是他布局长远的关键一步。

这些举措,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洋务”,而是巧妙地嵌入到巩固海防、保障军需的框架之下,显得顺理成章,减少了来自保守势力的直接攻击。然而,其产生的效应却在悄然扩散。

登州城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军营的号声交织;夜晚,电灯的光芒开始与星月争辉;港口,运载着煤炭、生丝、布匹和军火的船只进出频繁;学堂里,学子们讨论的不再仅仅是八股文章,还有蒸汽机的原理和远洋的见闻。

一股务实、求新、开放的风气,开始在登州乃至胶东地区悄然形成。虽然规模尚小,阻力依旧存在,朝廷的掣肘也未完全消除,但高岩知道,他已经成功地将洋务的种子,埋入了山东这片相对肥沃的土壤。

他站在机器局新建的了望塔上,看着脚下初具规模的厂区,远处海面上隐约的船影,以及更远处那片广袤而沉睡的土地。

“钢铁巨舰,需有万里波涛可供驰骋;利炮坚甲,需有雄厚国力以为支撑。”高岩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信念的光芒,“这登州,便是起点。我要让这实业之火,由东向西,渐成燎原之势。”

实业兴疆,非一日之功。但他已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接下来,便是耐心浇灌,等待收获,并准备迎接来自海洋的、真正的考验。他知道,当那场决定国运的风暴最终来临时,他在这里构筑的,将不仅仅是军事防线,更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希望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