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北洋钢铁军魂 > 第22章 钢铁淬火

北洋钢铁军魂 第22章 钢铁淬火

作者:爱吃藿菜的巫虫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7:39:09

腾鳌堡大捷与巨额缴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先是惊动了辽阳城内的聂士成,随即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关内、向着紫禁城的方向扩散。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种对个别勇士或奇袭战术的惊叹,而是对一支成建制的“新军”竟能正面硬撼日军主力并战而胜之的震撼!

聂士成在接到详细战报与缴获清单时,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将,也禁不住在行辕内来回踱步,抚掌连连称“善”。他立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捷报与高岩那份条理清晰、着重分析了新式操法与火力运用之利的战况总结,一并上奏朝廷。奏折中,他毫不吝啬对高岩的褒奖,称其“忠勇智略,迥异流俗,所练新军,已显强军之兆”,并再次强调了“非变法图强,无以御外侮”的观点。

朝堂之上,这份捷报无异于在沉闷的死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主战派为之振奋,将其视为局势或有转圜之机的明证;主和派则更加焦躁,唯恐战事延续,损及自身利益;而更多的中间派,则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审慎的目光,打量起这个名叫“高岩”的年轻将领,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新军”模式。

来自光绪帝的嘉奖谕旨和兵部的叙功文书很快下达,对高岩及新军第一标将士褒奖有加,赏赐丰厚。但更实质性的,是随旨意而来的一道密谕,特许高岩“便宜行事,扩充所部,试行新法,一应事宜,可专折奏报”。这几乎赋予了高岩在辽东前线一块高度自治的“试验特区”地位。

权柄与名望的提升,并未让高岩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腾鳌堡的胜利带有一定的侥幸成分,日军的失败在于轻敌与对新型战术的不适应。下一次,他们必将以更谨慎、更强大的姿态卷土重来。而朝廷的嘉奖与期待,既是动力,更是沉甸甸的压力。

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战役间歇,将新军第一标彻底锤炼成一支从骨子里透着近代化气息的钢铁劲旅。缴获的装备,便是最好的淬火剂。

首先,是装备的系统性整合与升级。

高岩下令,以缴获的两门完好的七十毫米山炮和那门修复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为核心,正式组建炮兵营。原炮队队官擢升为管带,下辖三个炮兵连(两个山炮连,一个榴弹炮连)。不仅补充了炮手,还专门设立了观测班、通讯班和骡马辎重队。高岩亲自为观测班讲解简易的三角测距法和炮火协同要领,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指哪打哪”。

缴获的三挺“歪把子”轻机枪和原有的两挺哈乞开斯重机枪,被统一编入各步兵营的机枪连,实现了营级单位的自动火力支援。高岩强调机枪的战术运用不再是固定阵地死守,而是要求具备快速转移和伴随步兵突击的能力。

缴获的近三百支日制村田步枪,被优先替换掉各步兵营中残存的老式“抬枪”和鸟铳,进一步统一了步兵班排的武器制式。高岩甚至参照后世经验,尝试在每个班内编入一名使用缴获的三十年式步枪的“精确射手”,负责在中远距离上狙杀重要目标。

工兵队、辎重队、骑兵哨、医务所等直属单位也全部得到了人员和装备的加强。一个初具规模的野战修械所被建立起来,不仅能维修枪械,更在高岩的“启发”下,开始尝试利用缴获的炸药和铁皮罐,批量制造威力更大、更安全的拉发式手榴弹和压发式地雷。

其次,是编制与战术的深度磨合。

高岩废寝忘食,结合腾鳌堡的实战经验,编写了更为详尽的《新军第一标作战教范》(草案)。教范细化了从单兵战术动作到班、排、连、营级战术协同的所有环节。

训练场上,不再是简单的队列和射击。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的多兵种合成演练:

· 步兵在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演练如何利用地形跃进,如何冲击敌方阵地。

· 炮兵观测员潜伏在前沿,用电报线(有限的)或旗语向后方炮兵阵地传递目标坐标,进行实弹射击校正。

· 工兵在模拟的“敌阵”前演练爆破障碍、架设浮桥。

· 骑兵则反复进行战场侦察、侧翼迂回与通讯联络演练。

高岩设立了“战术研讨室”,要求所有哨官以上军官,必须定期结合沙盘和地图,进行战例分析和战术推演。他引入“红蓝对抗”机制,让军官们轮流扮演攻守双方,在模拟对抗中暴露问题,寻找最优解。

再者,是思想与纪律的进一步锤炼。

随着部队扩编,大量新兵和部分从其他部队调来的“老兵”加入,思想统一变得尤为重要。高岩强化了随营学堂的职能,不仅教识字,更由他亲自选定内容,讲授国家概念、民族大义、近代军事史以及军人的荣誉与职责。他反复强调:“我等手持利器,非为逞个人之勇,乃为保家卫国,使我中华不再受列强欺凌!”

军纪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本厚厚的《步兵操典》与《惩罚条例》下发到每个班,内务、军容、操课、作战,皆有章可循。高岩铁面无私,无论亲疏,违令者必受严惩。但同时,他也注重“以理服人”,建立了士兵委员会(雏形),允许士兵通过合法渠道申诉冤屈,并改善了伙食和医疗条件,真正做到“恩威并施”。

最后,是对情报与后勤体系的完善。

赵三槐的侦察分队扩编为直属侦察连,装备了更多望远镜、指北针和简易测绘工具。高岩要求他们将侦察范围向东、向北大幅延伸,不仅监视日军动向,更要绘制精细的战场地形图,搜集一切可能影响战局的情报,包括民情、天气、道路状况等。

后勤保障被提到了与作战同等重要的地位。高岩亲自规划了从辽阳到腾鳌堡的补给线,设立了数个中转兵站,确保弹药、粮秣、被服能够源源不断地送达前线。他甚至开始未雨绸缪,派人前往天津、上海等地,试图通过洋行或秘密渠道,购买更多的先进武器和工业设备,为更长远的未来做打算。

整个新军第一标的营盘,仿佛一座巨大的熔炉。白天,是震天的喊杀声、隆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夜晚,则是讲堂内灯火通明的学习、沙盘前的激烈争论以及各营连总结经验的低语。

高岩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铁匠,穿梭于各个训练场、讲堂、车间和指挥部。他的身影,他的声音,他那套迥异于时代的理念与方法,正以一种强势而有效的方式,深深地烙印在这支军队的每一个细胞之中。

钢铁,正在经历最彻底的淬火。杂质被剔除,结构被优化,锋芒被磨砺。

当新任日军指挥官,谨慎地调集了更多师团、配备了更强大的炮兵集群,终于完成对辽阳方向的又一次大规模进攻部署时,他所要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一支仅仅依靠勇气和些许新奇战术的部队。

他要面对的,是一支初步完成了近代化蜕变、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并拥有统一意志和战术思想的钢铁雄师。

高岩站在加固一新的腾鳌堡指挥所内,目光穿越望远镜,落在远方地平线上那再次腾起的日军烟尘之上。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恐惧,只有一种冰冷的期待。

淬火已成,利刃新磨。是时候让这个世界,真正见识一下,何为来自未来的钢铁洪流了。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声音平静却带着斩断钢铁的决绝:

“传令全军,按预定方案,进入最终防御状态。此战,我要让倭寇明白,何为……钢铁壁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