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35章 政哥,真是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呀,都是为你好呀!

始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披枷带锁的人——他们衣衫血污,眼神却像燃烧的火炭,死死盯着龙椅上的男人,嘴里不断吐出恶毒的咒骂。

“很好!”始皇帝的唇角微微上扬,却不是笑意,而是残酷的讥讽,“赵高,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然而,赵高敏锐地察觉到,那声音里没有多少赞许,反而像刀锋在他颈侧轻轻划过——太快、太完美的结果,只会加深皇帝的猜忌。

“既如此,朕要让天下人看看,谋逆作乱的下场!”始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

“将这些逆贼,全部处以凌迟之刑!就在此地,当着所有军民的面行刑!将其肉片传示沿途郡县,以儆效尤!”

鼓声轰鸣,行刑开始。刀锋与血肉的摩擦声、骨头被敲碎的脆响、受刑者撕心裂肺的惨叫,交织成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乐章。那些被赵高抛出的弃子,在极致的痛苦中,一边咒骂始皇帝,一边嘶哑地喊出“赵高卖主”的字眼。

赵高的手在袖中微微颤抖,但脸上依旧是那副恭顺无波的表情。他知道,这场戏,他必须演到底。

然而,他更清楚,自己的计划已经偏离了轨道。皇帝虽然得到了“交代”,却必然会怀疑他的能力背后隐藏的力量

——他究竟是如何在半月之内精准锁定并铲除这些人?他与这些逆贼之间,是否早有往来?

果不其然,处决事件后,始皇帝对赵高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致命的变化。

曾经,赵高可以在御帐中与皇帝对坐议事,甚至在深夜被召入内室密谈;如今,他被刻意保持在三尺之外,连皇帝的目光都带着审视与疏离。

原本由他掌管的诏令传递、宫中人事安排,渐渐被转交他人。最令赵高不安的是,皇帝的贴身侍从换成了廷尉蒙毅

——,刚直不阿,与军方关系密切,对赵高素来无好感。

终于,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传旨官高声宣读了始皇帝的旨意:

“郎中令赵高,督办逆党有功,然近来劳顿,宜稍作休养。骊山皇陵工程,关系重大,需得力之人监修。

即日起,着赵高前往骊山,监督陵寝修缮事宜,无诏不得擅离。”

赵高的耳边像被重锤击中,嗡嗡作响。

这道命令,表面是体恤,实则是流放——将他彻底调离权力中枢,打发去与石匠、工匠和黄土为伴。

他知道,自己已被推到了帝国权力舞台的边缘。

而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御帐中,始皇帝的目光,恐怕再也不会真正信任地落在他身上了。

赵高强迫自己面无表情地看着,心中却是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彻底被打乱了。

皇帝虽然得到了“交代”,但必然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怀疑和忌惮。

他交出的“成果”越完美,皇帝就越会想,他赵高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的?他与这些逆贼,是否早有牵连?

果然,处决事件后,始皇帝对赵高的态度明显冷淡和疏离了许多。

不再与他商议核心机密,不再让他长时间随侍左右,甚至一些原本由他负责的内廷事务,也渐渐移交给了他人。

最终,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始皇帝下达了一道旨意:

“郎中令赵高,督办逆党有功,然近来劳顿,宜稍作休养。骊山皇陵工程,关系重大,需得力之人监修。

即日起,着赵高前往骊山,监督陵寝修缮事宜,无诏不得擅离。”

这是一道明升暗降、实则流放的命令!将他调离权力中枢,打发去监督修陵墓!

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换成了更为刚直、且与军队关系密切的廷尉蒙毅,并大大增加了贴身护卫的数量和戒备等级。

赵高心中一片雪亮,他知道,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他恭敬地接旨谢恩,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收拾行装,默默地离开了巡游车队,前往那座为他、也为始皇帝自己准备的巨大陵墓——骊山陵。

骊山陵的工地,宛如一座露天的炼狱。

高耸的山壁被硬生生凿出巨大的缺口,斧凿声、石屑飞溅声此起彼伏。

烈日下,刑徒们**着上身,皮肤被晒得黝黑开裂,背上的鞭痕交错纵横。

一辆辆牛车艰难地拖着巨石,车轮碾过坑洼的土路,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空气中漂浮的粉尘,呛得人不停咳嗽。

赵高站在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

若在过去,他会立刻召集监工,制定更严苛的工期,用铁腕手段压榨每一分劳力,以换取皇帝的注意。但如今,他的心思已经变了。

他缓缓走下山坡,脱下锦绣外袍,换上粗布短衣,只留下腰间的玉佩作为身份象征。几个监工见他如此,不禁面面相觑。

陛下仁德,怜惜民力。赵高对监工们说道,工程虽要紧,亦不可过度催逼,致生怨愤。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死水,在监工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却嗅到了风向的变化。

从那天起,骊山工地出现了一些细微却重要的变化:

- 酷热的中午,劳役们被允许在树荫下休息片刻

- 暴雨天气时,不再强逼劳作,而是让人们躲进简陋的棚屋

- 口粮虽然依旧微薄,但分配时少了许多克扣

赵高偶尔会走到劳役中间,与他们交谈几句。他不问敏感话题,只聊些家常

——家乡的庄稼、孩子的名字、对未来的期望。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在绝望的人群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天傍晚,他在工地巡视时,发现一个年轻劳役正发高烧,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赵高让人找来草药,亲自监督熬制,又吩咐手下送去一碗热粥。

几天后,这个年轻人痊愈了,他对同伴们说起这件事,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感激。

赵大人,好像和别的官不太一样。

是啊,虽然也是来管咱们的,但至少……没那么狠。

上次我发烧,还是他让人给的药……

这些低语如涟漪般在工地上扩散开来。赵高的形象,在这些被压迫的劳役心中,渐渐从秦朝的爪牙变成了稍微有点人情味的官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