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抗战:我是全军后勤大主任 > 第126章 全城放广播

抗战:我是全军后勤大主任 第126章 全城放广播

作者:水边柳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7:09:25

拼夕夕里有区域广播设备可以卖的。

独立团经过跟上级申请后,便打算在安平县里安装这套设备。

这广播的用处可大。

开民智是很重要的事。

果府整天欺压老百姓,糊弄老百姓,不就是欺负百姓读书少,见识少吗?常凯申本人整天说自己继承了G父意志与遗愿,但都是嘴上主义,实际上还是实行的封建王朝那一套:外儒内法。

对内强调君君臣臣、尊尊卑卑,对外软弱可欺,整天想着调停。

现在给县城、村里都装上大喇叭,一来若有鬼子军机来可以通知躲藏,二来也能开启民智。

广播除了播放外面的新闻外,还准备宣传讲卫生,科普小常识、生活小技巧等。

另外,用来实行政策讲解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年头百姓的识字率太低了,扫盲班即便开起来,也不可能让百姓一天之内就能读书写信。

因此,广播是最直接的办法。

字不认识,但说总能听懂,这对开启民智很重要。

而眼下安平县的百姓也意识到了,八路军跟所有的军阀都不同。少了惧怕,亲切便多了几分。

见到八路军在安装喇叭,就有不少民众来围观。胆子大的,便直接与八路军交流了起来。

一听八路军要给他们放广播,所有人都感到新奇。

这八路军做事还真不一样啊。

居然还想给他们放广播?

那他们以后也能听见外面的事了?

现在茶馆里有收音机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收音机在这片地区着实属于稀罕物。但因着换旧货一事,好多人得到了收音机。因此,现在谁家里有收音机的,那保准是最受欢迎的人家。

就拿顾秀英来说,她把收音机放柜台后,平常让人忌讳的地方都变热闹起来了。

这个世界的传播真的太慢了。

百姓消息闭塞,对外面的世界根本就不怎么了解。

但人的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寻找消息。故而,平日略显冷清的香火店也因着收音机而变得热闹了起来。而钢铁老奶奶的节目尤其受欢迎。

这年代的节目用词好多还是半文半白的,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理解是有点困难的。

但钢铁老奶奶就不同了。

说的都非常直白,一听就能明白。而且那激昂的语调总是能让人心情振奋起来。她痛斥果府**,但也会描述理想社会下的模样……

听着她对未来的设想,看到八路军进城做的实事,大家都不再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可以做到,只是人不对。

如今城里要装大喇叭了,那他们以后也不用挤到别人家或茶馆去了。

世道……

好像就这样经意间被改变了,就在这很短的时间内!

喇叭被装起来,当天的晚上,安平县所有的民众第一次从大喇叭里听到了钢铁老奶奶的声音。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这是人权!不是特权!每一个政府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做到这点,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不是什么功绩!有人整日吹自己的功绩,却没想过,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这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本能。难道你爱自己孩子,孝顺父母还得被当成功绩大书特书吗?一个人如果整天跟人说他是多么孝顺自己父母,那这个人一定是虚伪的!没做到,才需要特别强调……”

安平县的民众聚在大喇叭下,听着这个奇怪的娃娃音。

有新奇,有觉得怪异的,但更多人在琢磨的还是话里这意思。

他们……

难道有权利要求这些?

吃饱饭……

难道是最基本的要求?政府做不到就可以骂?

一些还留着辫子的老学究听着这声音,直摇头,“前朝是倒了,可就这二三十年,还不如前朝呢。你们总不信,觉得老朽是旧时代的顽疾,可就老朽亲身感受来说,这二三十年……呵,都是半斤八两,有些地方还不如前朝呢。”

“那您还留着辫子?”

有人就笑了起来,“都半斤八两了,您这辫子留不留的还有什么意思?这天下哪有什么新鲜事?哪些人真会把咱们百姓当人看啊?这八路军可能也只是暂时安抚我们罢了……”

老学究摇摇头,“你们呐……辫子没了,人还在前朝;老朽辫子还在,人却在当下。老朽观察了多日,这红党有雄主之态,问鼎天下之姿。你们懂什么?这问鼎天下之人,都会澄清吏治,大兴教育。我不与你们说了,我得回家准备准备。”

“准备啥?”

“嘿。看着吧,老朽很快又能当教书先生了。这天下,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读书人的……”

大家直摇头。

前朝都倒这多年了,感情这位还在做当官美梦呢?谁还要前朝腐朽的东西?

“天下没新鲜事,都是一个样,只是现在好罢了。”

有人还在吐槽,“现在只是收买人心罢了。”

“那,那以前的人干嘛不来收买我们?”

顾秀英听了半天,听到说八路跟以前的人一样,她心里很不舒服。

这个懦弱了半辈子的女人在这一刻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在一群大老爷们跟前质问了起来。

“咱们拿破东西换来了好粮食,新的家具,以前咋没人这样收买我们?”

顾秀英略有些激动,“八路军进城这多天了,都没欺负咱们,跟咱们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还经常帮孤寡老人。我也活32了,没见过这样的。”

“你一个娘们懂什么?”

“我不懂,你懂?!”顾秀英涨红了脸,“这广播里说了,说是红党最大的官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我是个妇道人家,但我眼没瞎,八路军进城后做了多少好事?以前我从没看见过有人这样收买我们,你说说是啥道理?”

“这,这……哼,我不跟女人计较,懒得跟你说。”

“这嫂子说的没错啊。”

有些男人看不下去,“这八路军的确跟以前的人不一样。整个城,得拿多少东西出来收买?你说话也讲讲良心,鬼子走时,抢了一波,没八路军,咱们现在能在这里谈天说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