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内,香火旺盛,烟雾弥漫,终日不绝。信徒们络绎不绝地前来上香,祈求神灵保佑。然而,在这喧闹的人群中,有一个细节却被所有人都忽略了。
每日清晨,都会有一个年迈的老妪来到城隍庙。她身穿朴素的衣裳,步履蹒跚地走进大殿,默默地在神像前上了一炷香,然后将三枚铜钱轻轻地投入角落那个积满香灰的破旧香炉里。做完这些,她便静静地离去,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就在老妪离开后不久,一个小乞丐总会像幽灵一样出现在香炉旁边。他的衣服破烂不堪,脸上脏兮兮的,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机灵。小乞丐似乎对这个香炉特别感兴趣,每次都会在香炉边玩耍一会儿,然后顺手抓走几把香灰和里面的铜钱。
这一切看似平常,然而,却没能逃过崔鹏那敏锐的线人的眼睛。这个线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在市井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包打头,对这座城里的各种事情都了如指掌。
“就是这里!”线人指着那个破旧的香炉,语气坚定地对崔鹏说道,仿佛他对自己的判断有着十足的把握。接着,他又补充道:“那说书的老钱,每次说完‘风雪山神庙’这一段,就会像着了魔一样,毫不犹豫地往这儿扔钱!而那个小叫花子,我特意去打听了一下,他竟然是‘瘸腿李’的人!”
崔鹏听到线人的话,心中不禁一动。他对“瘸腿李”这个人并不陌生,那可是个出了名的地头蛇,专门搜罗一些小乞丐为他办事。如果这个小乞丐真的是“瘸腿李”的人,那么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崔鹏决定暗中展开调查。他深思熟虑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首先,他让手下的人悄悄地将香炉里的铜钱替换掉,然后在周围布下了一张严密的天罗地网,只等那小乞丐自投罗网。
果然,第二天,那小乞丐又如往常一样来到了香炉边。他像往常一样抓起几把香灰和铜钱,然后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埋伏在四周的明镜司的人突然冲了出来,将小乞丐当场抓住。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查之后,他们终于在那个小乞丐的身上有了重大发现——几枚空心的铜钱。这些铜钱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他们将其打开时,却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卷细纸。
这卷细纸被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一种奇特的密码写着一首看似普通的言情诗。然而,对于熟悉这种密码的人来说,这首诗的真正含义却绝非如此简单。经过特定规则的解读,这首诗所揭示的内容让人瞠目结舌——它竟然是关于太子少师昨日觐见时与皇帝的一段密谈!
而那个被捕的“弄风人”,则是一个面色苍白、身材瘦弱的书生,名叫柳七。他被关进明镜司的大牢后,甚至还没等用刑,就已经被吓得瘫软在地,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
“小人……小人只是负责把‘捕风’来的那些零碎消息,编成顺口溜或者诗词而已……上头让我怎么编,我就怎么编……最近……最近主要是编派太子爷的不是……说他在东宫奢靡无度,私下会见边讲……”柳七哆哆嗦嗦地说道。
沈默的脸色愈发阴沉,他紧盯着柳七,厉声问道:“上头是谁?”
“不……不知道真名……只知道代号‘墨菊’……每次指令和银钱,都放在南城‘锦绣阁’成衣店后院第三棵槐树下的石头里……”
听到这里,沈默心中猛地一动,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脑海。锦绣阁!那可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绸缎庄啊!往来的客人无一不是非富即贵,这里不仅是达官贵人选购绸缎的首选之地,更是各种小道消息的集散地。
明镜司的人果然训练有素,反应迅速。他们立刻对锦绣阁展开了严密的控制,不仅封锁了四周的出入口,还在暗中安排了大量的眼线进行监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沈默的心情愈发焦急。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可疑的人物。这个人鬼鬼祟祟地进入了锦绣阁,与“墨菊”接头后,迅速取走了一份指令。
经过一番调查,让沈默大吃一惊的是,这个与“墨菊”接头的人,竟然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张保的一个远房侄子!
这个发现让沈默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张保在司礼监里可是个排得上号的实权人物,而且他素来与支持太子的秉笔太监冯瑾不和。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恐怕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沈默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意识到,这条线索很可能直接指向了司礼监内部的权力斗争!然而,司礼监内部的水究竟有多深,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贸然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沈默决定将这个情况秘密上报给皇帝。毕竟,只有皇帝才有足够的权力和手段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在养心殿内,皇帝听完沈默的禀报后,沉默了许久。他的指尖轻轻地敲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每一下都敲在了沈默的心上。沈默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他能感觉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威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