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唳九霄!庶女惊华 > 第50章 边关烽火,帝后相托

冬去春来,京城的柳梢抽了新芽,护城河畔的桃花开得灼灼其华,一派生机盎然。镇国长公主府与辅国大将军府隔街相望,红墙黛瓦在暖阳下相映成趣,往来的仆从脸上都带着几分笑意,尽显婚后的和睦安宁。

将军府的书房内,沈清辞身着一袭银灰色劲装,腰间软剑斜挎,正与萧策对着沙盘推演兵法。她指尖落在西北边境的位置,眉头微蹙:“开春以来,北狄频频在边境挑衅,劫掠村落,虽未大举入侵,却已是明显的试探。去年肃清瑞王余孽后,边境守军尚未完全整顿,怕是难以应对突发战事。”

萧策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伸手在沙盘上勾勒出防线布局:“北狄可汗新丧,幼子继位,权臣拓跋烈把持朝政,此人野心勃勃,素来觊觎我大靖疆土。如今他故意纵容部下滋扰边境,无非是想摸清我们的兵力部署,待时机成熟便会挥师南下。”

正说着,侍卫匆匆而入,手中捧着一份染血的军报,神色慌张:“将军,长公主殿下,西北急报!北狄铁骑三万突袭云州,守军拼死抵抗,奈何敌众我寡,云州外城已破,守将恳请朝廷速速派兵增援!”

“什么?”萧策猛地站起身,接过军报,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脸色愈发凝重,“云州是西北重镇,一旦失守,北狄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畿安危!”

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沉声道:“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入宫面圣,请求领兵出征!”

两人来不及多做准备,即刻策马赶往皇宫。金銮殿上,陛下看着加急军报,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北狄蛮夷,竟敢如此嚣张!朕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满朝文武皆面露忧色,户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去年围剿瑞王余孽耗费甚巨,国库尚未充盈,如今仓促出兵,粮草军备恐难以为继啊。”

兵部尚书亦忧心忡忡:“云州守军不足两万,北狄来势汹汹,若要增援,至少需调动五万兵力,可京中御林军需留守护卫京城,可调之兵唯有驻守京郊的三万铁骑和各地卫所的兵力,调兵遣将尚需时日。”

陛下看向萧策,眼中满是期许:“萧爱卿,你乃辅国大将军,精通兵法,此次北狄来犯,朕欲命你挂帅出征,不知你可有把握?”

萧策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臣愿领兵出征,誓必击退北狄,收复失地,守护大靖边境安宁!”

“好!”陛下龙颜稍缓,随即又看向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清辞,你身为女子,又是长公主,随军出征多有不便,不如留在京城,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宜,同时统筹粮草军备,如何?”

沈清辞上前一步,目光坚定:“陛下,北狄来势汹汹,拓跋烈用兵狡诈,萧将军虽勇猛善战,却需有人从旁协助,统筹全局。臣自幼研习兵法,熟悉阵法推演,且曾随父出征,颇有实战经验,愿与萧将军一同前往西北,夫妻同心,共抗外敌!”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昔日商王武丁,不拘礼法,让王后妇好领兵出征,妇好凭一己之力平定四方,为商朝拓土开疆,成为流传千古的女战神。如今大靖危难之际,臣恳请陛下效仿先贤,让臣随军出征,臣定不负陛下信任,与萧将军并肩作战,击退北狄!”

满朝文武闻言,皆面露震惊,随即纷纷附议。丞相出列奏道:“陛下,镇国长公主智勇双全,屡立奇功,其才能不输男子,如今边境告急,正是用人之际,恳请陛下准许长公主随军出征!”

陛下看着沈清辞眼中的坚定,又想起她过往的功绩,终于点头应允:“好!朕便准你所请,封你为监军,与萧将军一同领兵五万出征,节制西北所有守军,粮草军备由户部和工部全力调配,务必确保前线供应!”

“臣遵旨!”沈清辞与萧策齐声应道,眼中满是斗志。

离宫后,两人即刻返回府邸,整顿行装,调兵遣将。将军府内一片忙碌,侍卫们收拾兵器铠甲,仆人们打包粮草物资,晚晴则为沈清辞准备着行军所需的药品和衣物,眼中满是担忧:“小姐,西北苦寒,战事凶险,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奴婢会在京城守着府邸,等您和将军凯旋归来。”

沈清辞拍了拍晚晴的手,温声道:“放心,我和萧策会平安回来的。京城之事,就拜托你了,若有异动,即刻联系皇后娘娘,切勿轻举妄动。”

“奴婢明白。”晚晴重重点头,强忍着泪水,目送两人离去。

三日后,出征大军在城外校场集结完毕。五万铁骑身着铠甲,手持利刃,排列整齐,气势如虹。沈清辞身着银白色铠甲,外罩红色披风,头戴凤纹战盔,手持长剑,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之上,英姿飒爽,丝毫不输男子。萧策则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枪,骑在乌骓马上,神色威严,目光锐利。

陛下亲自前来送行,将象征兵权的虎符授予萧策,沉声说道:“萧爱卿,沈爱卿,朕在此等候你们凯旋,切记,务必保重自身,平安归来!”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两人齐声应道,随即勒马转身,萧策高举虎符,大喝一声:“出发!”

号角齐鸣,鼓声震天,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西北方向进发。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纷纷挥手送行,高呼“凯旋”,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行军途中,沈清辞与萧策并肩而行,两人时常探讨战术,分析北狄的兵力部署。沈清辞凭借阵法推演,预判北狄的行军路线,提前安排伏兵,多次挫败北狄的劫掠行动,为大军节省了不少兵力和粮草。

这日,大军行至雁门关外,突然接到探马回报,称北狄先锋部队一万余人,正在劫掠附近的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萧策眼中闪过一丝怒火,沉声道:“北狄蛮夷,竟敢残害我大靖百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解救百姓,斩杀敌寇!”

沈清辞却抬手阻止,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萧策,不可冲动。北狄先锋看似孤军深入,实则可能是诱敌之计,拓跋烈狡诈多疑,定然在附近设下埋伏,等待我们自投罗网。”

“那百姓怎么办?”萧策心急如焚,他怎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遭受屠戮。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沈清辞指着地图,有条不紊地说道,“你率领三万铁骑,正面迎击北狄先锋,佯装中计,引诱埋伏的敌军现身;我率领两万兵力,绕到敌军后方,借助山林地形设下埋伏,待敌军主力出现,前后夹击,一举将其歼灭。”

萧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即刻撤退,切勿恋战。”

“放心。”沈清辞微微一笑,眼中满是自信。

两人兵分两路,萧策率领大军直奔村落而去,很快便与北狄先锋部队相遇。北狄骑兵凶悍勇猛,手持弯刀,骑着骏马,朝着大靖军队冲来。萧策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长枪舞动间,不断有北狄士兵倒在血泊之中。大靖铁骑紧随其后,与北狄军队展开激战,战场上刀光剑影,惨叫声不绝于耳。

北狄先锋将领见萧策勇猛,心中暗暗得意,按照拓跋烈的吩咐,且战且退,引诱萧策的大军深入山林。萧策佯装不知,率领大军紧紧追击,很快便进入了拓跋烈设下的埋伏圈。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山林两侧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大靖军队,北狄主力部队两万余人从山林中冲出,与先锋部队汇合,将萧策的大军围困在中间。

北狄将领哈哈大笑:“萧策,你已陷入重围,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识时务者为俊杰,速速投降,本将可饶你不死!”

萧策神色平静,丝毫不见慌乱,冷声道:“就凭你们这些蛮夷,也想困住本将军?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在此时,山林后方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沈清辞率领两万大军从后方冲杀而来,剑气纵横,箭矢如雨,北狄军队毫无防备,瞬间陷入混乱。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北狄将领脸色大变,心中满是震惊,他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识破拓跋烈的计谋,还反过来设下埋伏。

萧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大喝一声:“兄弟们,杀!”

大靖军队士气大振,前后夹击,对北狄军队展开猛烈攻击。沈清辞手持长剑,冲入敌阵,凌云剑法灵动飘逸,每一剑都直指敌军要害,所过之处,北狄士兵纷纷倒地。萧策则率领铁骑,朝着北狄将领冲去,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刺北狄将领的心口。

北狄将领想要躲闪,却被萧策的长枪锁定,避无可避,只能举刀抵挡。“叮”的一声脆响,弯刀被长枪斩断,长枪顺势刺入他的心脏。北狄将领瞪大双眼,倒在地上,彻底没了气息。

失去将领的北狄军队军心大乱,纷纷逃窜,大靖军队乘胜追击,斩杀敌军一万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战马兵器无数,大获全胜。

村落中的百姓得知援军赶到,纷纷走出藏身之处,跪在地上,对着沈清辞和萧策连连磕头:“多谢将军和长公主救命之恩!多谢将军和长公主救命之恩!”

沈清辞翻身下马,扶起一位年迈的老者,温声道:“老人家快快请起,守护百姓是我们的职责,无需多礼。”

萧策命人发放粮草和药品给百姓,安抚他们的情绪,随后率领大军继续朝着云州进发。经过雁门关一战,大军士气高涨,行军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五日后,大军抵达云州城外。此时的云州内城依旧在守军的坚守之下,但外城已被北狄军队占领,拓跋烈率领五万大军,将云州内城围困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守军已是疲惫不堪,伤亡惨重。

沈清辞和萧策在距离云州十里之外的山坡上安营扎寨,观察北狄军队的部署。拓跋烈的军营排列整齐,防守严密,显然是个精通兵法的对手。

“拓跋烈果然名不虚传,军营布局严谨,攻防兼备,想要正面突破绝非易事。”萧策眉头微蹙,沉声道。

沈清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云州守军已坚守多日,粮草和水源都已紧缺,我们必须尽快破局,否则内城迟早会被攻破。拓跋烈的军营虽然严密,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他的粮草囤积在西侧的营寨,且防守相对薄弱,我们可以先派一支精锐部队,夜袭粮草营,烧毁他们的粮草,断其补给,届时北狄军队必然军心大乱,我们再趁机发动总攻,内外夹击,定能击退敌军。”

“好计策!”萧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率领五千铁骑夜袭粮草营,你坐镇大营,指挥全局,同时派人联系云州守将,让他们做好内应的准备。”

“不行,夜袭凶险,拓跋烈必定在粮草营周围设下埋伏,我与你一同前往,相互有个照应。”沈清辞摇头说道,“大营之事,可以交给副将负责,他跟随你多年,沉稳可靠,足以胜任。”

萧策知道沈清辞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只好点头应允:“好,那你务必跟在我身边,切勿单独行动。”

当晚,月色朦胧,夜色深沉。沈清辞和萧策率领五千精锐铁骑,身着黑衣,趁着夜色,悄悄朝着北狄的粮草营摸去。北狄军营的守卫虽然严密,但在沈清辞的阵法推演指引下,大军避开了巡逻的士兵和陷阱,顺利抵达粮草营外。

粮草营内堆满了粮草,守卫的士兵大多昏昏欲睡,毫无防备。沈清辞示意士兵们做好准备,随后一箭射向营寨的了望塔,将了望塔上的士兵射杀。

“动手!”萧策一声令下,五千铁骑立刻冲入粮草营,手中的火把点燃了堆积的粮草。熊熊烈火瞬间燃起,照亮了夜空,浓烟滚滚,呛得人难以呼吸。

守卫的士兵见状,纷纷惊醒,想要反抗,却被大靖铁骑斩杀殆尽。就在此时,粮草营外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拓跋烈率领一万大军赶来支援,显然是早有防备。

“不好,我们中计了!”萧策脸色一变,沉声道。

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说道:“看来拓跋烈早就料到我们会夜袭粮草营,故意设下埋伏。不过没关系,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粮草已烧,接下来只需突围出去即可。”

她立刻下令,让一半士兵继续放火,烧毁剩余的粮草,另一半士兵则组成防线,抵挡北狄军队的进攻。萧策手持长枪,一马当先,朝着拓跋烈冲去,想要牵制住他,为大军突围争取时间。

拓跋烈见状,冷笑一声,手持大刀,迎了上去:“萧策,本将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今日便让你葬身于此!”

两人瞬间交手,长枪与大刀碰撞,火花四溅,气势磅礴。拓跋烈的刀法刚猛霸道,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萧策的长枪则灵动飘逸,巧妙地化解着他的攻击,两人打得难解难分。

沈清辞率领士兵们奋力抵抗,箭矢如雨,不断有北狄士兵倒在地上。但北狄军队人数众多,且悍不畏死,大靖铁骑渐渐陷入困境,伤亡不断增加。

就在此时,云州内城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守将率领城内的守军冲出城门,朝着北狄军队的后方冲杀而来。原来,沈清辞早已安排好,让守将在看到火光后,立刻率军出击,内外夹击。

拓跋烈见状,心中大惊,没想到云州守军竟然还有力气出击。他深知腹背受敌的危险,想要下令撤退,却被萧策死死缠住,无法脱身。

“拓跋烈,你的死期到了!”萧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长枪突然发力,刺穿了拓跋烈的肩膀。

拓跋烈惨叫一声,脸色苍白,想要逃跑,却被沈清辞一剑刺穿了大腿。两人合力,将拓跋烈擒获,北狄军队见状,军心大乱,纷纷逃窜。

沈清辞和萧策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与云州守军汇合,一举收复了云州外城,北狄军队大败而逃,朝着北方逃窜而去。

云州之围解除,城内的百姓和守军无不欢呼雀跃,纷纷走出家门,迎接大军入城。守将亲自出城迎接,对着沈清辞和萧策躬身行礼:“多谢将军和长公主救援,若非你们及时赶到,云州恐怕早已沦陷。”

“将军无需多礼,守护云州是我们的职责。”沈清辞温声道,“如今拓跋烈被擒,北狄军队大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尽快整顿军队,加固城防,以防北狄再次来犯。”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和萧策一边整顿军队,救治伤员,安抚百姓,一边审讯拓跋烈,想要从他口中得知北狄的内部情况和后续计划。拓跋烈起初拒不招供,直到沈清辞拿出他家人的书信,告诉他若他如实招供,便可饶他家人不死,否则便会派兵攻打他的部落,斩杀他的族人。

拓跋烈心中权衡利弊,最终还是选择了招供。他如实交代,北狄内部并不稳定,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他此次攻打大靖,一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二是想抢夺粮草和物资,弥补北狄的饥荒。如今他被擒,北狄必然会陷入混乱,短时间内不会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事。

沈清辞和萧策得知情况后,心中稍安。萧策建议趁机率军北上,攻打北狄,彻底解决边境隐患。沈清辞却摇头说道:“不可,我军经过连日征战,已是疲惫不堪,粮草军备也需补充,且北狄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贸然北上,恐会陷入困境。不如暂且固守云州,整顿军队,安抚百姓,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北狄,与新的掌权者谈判,划定边界,互通有无,以和平方式解决边境问题。”

萧策思索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过心急了。那就按你说的办,派遣使者前往北狄谈判,同时加强边境防守,确保百姓的安全。”

两人商议妥当,即刻派人前往京城,向陛下禀报战事的进展,同时请求派遣使者前往北狄谈判。陛下接到奏报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表彰沈清辞和萧策的功绩,赏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北狄,商议和平事宜。

使者抵达北狄后,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大靖的军威,顺利与北狄新的掌权者达成协议,划定了边境线,北狄承诺不再侵犯大靖边境,双方互通贸易,和平共处。

边境战事平息,沈清辞和萧策率领大军班师回朝。消息传回京城,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迎接凯旋的大军。陛下亲自率领满朝文武在城外迎接,看到沈清辞和萧策安然归来,龙颜大悦,当即下旨,为两人举办庆功宴。

庆功宴上,陛下坐在主位,看着下方的沈清辞和萧策,眼中满是欣慰:“萧爱卿,沈爱卿,此次你们夫妻二人并肩作战,击退北狄,守护了大靖的边境安宁,立下了赫赫战功,朕要重重赏赐你们!”

“陛下谬赞,守护大靖是臣(民女)分内之事,不敢居功。”两人齐声说道。

陛下哈哈大笑,说道:“有功必赏,这是天经地义之事。萧策,朕封你为镇国大将军,赐免死金牌,世袭罔替;清辞,朕封你为护国长公主,特许你开设幕府,参与朝政,与萧将军共同辅佐朕治理天下!”

旨意一出,满朝文武纷纷道贺,眼中满是敬佩。沈清辞和萧策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感激,躬身行礼:“臣(民女)谢陛下隆恩!”

庆功宴后,陛下单独召见了沈清辞和萧策,神色凝重地说道:“清辞,萧策,如今边境安宁,朝堂稳定,但朕深知,治国之路任重道远。朕年事已高,太子尚且年幼,日后大靖的安危,还要依靠你们夫妻二人。朕希望你们能像商王武丁与王后妇好那样,夫妻同心,共掌天下,辅佐太子,守护大靖的江山社稷,让大靖王朝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沈清辞和萧策心中一震,随即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臣(民女)定不负陛下重托,誓死守护大靖江山,辅佐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陛下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点了点头,说道:“好,好,有你们在,朕便放心了。”

离开皇宫后,沈清辞和萧策并肩走在宫道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身影。萧策握住沈清辞的手,轻声道:“清辞,日后我们不仅是夫妻,更是战友,要共同守护这大靖江山,辅佐太子成长,任重而道远啊。”

沈清辞微微一笑,眼中满是坚定:“我不怕,只要能与你并肩同行,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都无所畏惧。凤唳九霄,不仅是我的传奇,更是我们夫妻共同的使命,我们要让大靖的百姓安居乐业,让大靖的江山永固,让我们的故事,流传千古。”

萧策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月光下,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却留下了无尽的传奇与希望。

此后,沈清辞和萧策夫妻同心,辅佐太子,整顿朝纲,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日益充盈,边境安宁无战事,大靖王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沈清辞开设幕府,广纳贤才,无论是男子迎来女子,只要有才能,便能得到重用。她还亲自编写兵法和阵法书籍,传授给军中将士,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萧策则镇守边关,训练军队,多次挫败北狄和其他部落的挑衅,确保边境的安宁。

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彼此成就,就像当年的武丁与妇好,成为大靖王朝历史上最传奇的一对夫妻。他们的故事,被百姓们口口相传,写入史书,成为千古佳话。

凤唳九霄,庶女惊华,沈清辞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仅逆袭了自己的人生,更守护了一方江山,书写了一段夫妻同心、共掌天下的热血传奇,永远镌刻在大靖王朝的历史长卷中,熠熠生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