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唳九霄!庶女惊华 > 第107章 盛世传薪,山海同春

初夏的京城,朱雀大街上的梧桐叶浓荫蔽日,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西域的驼铃声清脆悠扬,海外的商船帆影点点,从泉州港出发,载着大靖的丝绸瓷器,驶向更远的海域。侯府的花园里,萧衍正和几位来自西域、海外的孩童一起,围着一株紫藤花嬉笑打闹,手中把玩着西域的琉璃珠、海外的贝壳饰品,笑语声洒满庭院。

沈清辞身着烟霞色襦裙,坐在廊下的竹椅上,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眼中满是温柔。身旁的慧能大师手持念珠,轻声叹道:“侯夫人,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乐,文化交融,这便是真正的盛世之景啊。”

沈清辞点点头,端起桌上的清茶抿了一口:“大师所言极是。只是盛世难守,想要让这份安宁长久传承,还需在教育、民生、边疆稳固上多下功夫。如今海外贸易日益繁荣,但不少百姓仍受限于学识,无法参与其中;边疆虽无战事,但仍需警惕残余势力死灰复燃;更重要的是,要让下一代传承这份文明,懂得珍惜和平,守护家园。”

话音刚落,系统的提示音响起:【终极支线任务“盛世传薪”启动,解锁技能“薪火相传(高级)”,可推动教育、民生、边疆的长远发展,触发隐藏线索:大靖不少偏远地区教育落后,百姓识字率极低;边疆牧民遭遇雪灾,粮草短缺;海外贸易中,大靖商人因不熟悉海外律法,屡屡吃亏】。

“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立刻让人将萧易请来,商议对策。

萧易刚从航海学院回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海风气息。得知偏远地区教育落后、边疆雪灾、海外商人吃亏等问题后,他沉声道:“教育是根本,民生是根基,边疆是屏障,这三件事必须同时推进。我们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在偏远地区开设义学,普及教育;二是调拨粮草,救助边疆牧民;三是编撰海外律法手册,培训商人,保障贸易权益。”

沈清辞深表赞同:“我负责教育和民生之事,前往偏远地区筹建义学,调拨粮草救助牧民;你负责海外律法编撰和商人培训,同时加强边疆防御,防止残余势力作乱。我们分工合作,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皇上得知两人的计划后,全力支持:“朕拨款两百万两,调拨粮草十万石,玄衣卫和禁军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务必让百姓安居乐业,边疆稳固,贸易顺畅。”

领命后,沈清辞立刻带着使团,前往大靖西南的偏远地区。这里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百姓大多以农耕为生,识字率不足一成。孩子们只能在田间地头玩耍,根本没有机会读书。沈清辞抵达后,立刻召集当地官员,商议开设义学之事。

“侯夫人,这里的百姓穷啊,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读书?”当地县令面带难色地说道,“而且,这里的百姓思想保守,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愿意让女儿上学。”

沈清辞没有气馁,她决定先从改善百姓生活入手。她让人将朝廷调拨的粮草分发给贫困百姓,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种子,教百姓种植高产的水稻和蔬菜。她还亲自走访各村各户,与百姓促膝长谈:“孩子们读书,不仅能识文断字,还能学习农耕、纺织、经商的知识,将来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女子读书,同样能明理懂事,持家兴业,并非无用。”

为了打消百姓的顾虑,沈清辞决定在每个村子开设一所义学,聘请有学识的秀才担任老师,学费全免,还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笔墨纸砚和午餐。她还特意开设了女子班,亲自为女子授课,教她们读书识字、纺织刺绣、持家之道。

渐渐地,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改善,也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纷纷将孩子送到义学。义学里很快坐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间。沈清辞看着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她还让人在义学旁修建了医馆,聘请郎中为百姓免费看病,普及医药知识,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

与此同时,萧易在泉州港的工作也进展顺利。他邀请了海外城邦的律法专家和大靖的学者,共同编撰《海外律法手册》,详细介绍了海外各国的贸易律法、税收制度、风俗习惯等内容。他还在泉州港开设了“商人培训学堂”,邀请专家为大靖商人授课,讲解海外律法和贸易技巧。

“萧侯,以前我们去海外贸易,因为不熟悉当地律法,经常被罚款,货物也被扣押,损失惨重。”一位商人感激地说道,“现在有了《海外律法手册》,又接受了培训,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亏了。”

萧易点点头:“贸易要长久,必须遵守当地律法,尊重当地习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大靖的海外贸易走得更远。”

解决了商人培训的问题后,萧易立刻前往西北边疆。这里刚刚遭遇了严重的雪灾,牧民的牛羊大量冻死,粮草短缺,百姓生活困苦。萧易抵达后,立刻让人将朝廷调拨的粮草和棉衣分发给牧民,同时组织工匠,帮助牧民修建保暖的棚屋,恢复生产。

“萧侯,多谢朝廷的救助,不然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一位牧民首领握着萧易的手,激动地说道。

萧易沉声道:“保护百姓是朝廷的责任。我们还会为你们提供优良的牛羊品种和养殖技术,帮助你们发展畜牧业,提高抗灾能力。同时,我们会加强边疆的防御,防止残余势力趁机作乱,保障你们的安全。”

为了巩固边疆,萧易还与西域诸国签订了《边疆和平协议》,约定互不侵犯,互通有无,共同防御残余势力。他还在边疆设立了贸易集市,让大靖的商人与西域的牧民进行贸易,促进边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经过半年的努力,偏远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普及,百姓的识字率大幅提高,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边疆的雪灾得到了缓解,牧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边疆局势更加稳固;海外商人熟悉了海外律法,贸易纠纷大幅减少,大靖的海外贸易更加繁荣。

这日,沈清辞从西南偏远地区回到京城,刚进侯府,就看到萧易正在庭院里教萧衍航海知识。萧衍拿着一个小小的罗盘,认真地听着萧易讲解,眼中满是好奇。

“清辞,你回来了!”萧易看到沈清辞,立刻迎了上去,接过她手中的行囊,“西南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沈清辞微笑道,“义学已经开设了五十多所,学生超过三千人,医馆也建成了十多所,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你呢?边疆和海外贸易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吗?”

“都处理好了,”萧易点点头,“边疆的牧民已经恢复了生产,《边疆和平协议》也签订了;《海外律法手册》已经编撰完成,商人培训学堂也培养了上千名合格的商人,海外贸易额比去年增长了五成。”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响起:【终极支线任务“盛世传薪”进度提升至80%,解锁技能“盛世永续(高级)”,可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触发隐藏线索:大靖的科技发展滞后,尤其是冶金、纺织、医药等领域,与海外城邦存在差距;西域的水利技术先进,可引进改善大靖的农业灌溉;海外的医学典籍丰富,可翻译借鉴,提升大靖的医疗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让盛世永续,必须推动科技发展。”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西域的水利技术、海外的医学典籍,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我们可以引进西域的水利专家,改善大靖的农业灌溉;翻译海外的医学典籍,培养优秀的医生,提升大靖的医疗水平。同时,我们可以在京城设立‘科技院’,汇聚天下英才,研发新的技术,推动冶金、纺织、医药等领域的发展。”

萧易深表赞同:“好主意!我立刻派人与西域诸国和海外城邦联系,邀请水利专家和医学专家前来大靖,翻译医学典籍。科技院的建设,也立刻提上日程。”

皇上得知两人的计划后,龙颜大悦:“科技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朕全力支持!科技院的建设,朕拨款一百万两,选址就在万国馆旁边,方便与各国的专家交流合作。”

很快,西域的水利专家和海外的医学专家纷纷来到大靖。西域的水利专家带来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图纸,帮助大靖的农民修建水渠、水库,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在他们的帮助下,大靖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粮食储备更加充足。

海外的医学专家带来了丰富的医学典籍,与大靖的郎中一起,翻译和研究这些典籍。他们还在京城开设了“医学学堂”,教授海外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生。大靖的郎中也将中医的针灸、草药知识传授给海外专家,促进了中西医的交流与融合。

科技院建成后,汇聚了大靖、西域、海外的顶尖人才。他们在冶金领域,研发出了更先进的炼铁技术,制造出了更坚固的兵器和农具;在纺织领域,改进了纺织机,提高了丝绸、布匹的产量和质量;在医药领域,研发出了新的药材和药方,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

科技的发展,让大靖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京城的街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事物:用先进冶金技术制造的马车更加坚固耐用,用改进纺织机织出的丝绸更加柔软光滑,用新药材制成的药品疗效更好。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日,万国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科技文化博览会,展示了大靖、西域、海外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文化精品。西域的水利模型、海外的医学典籍、大靖的冶金产品、纺织精品,吸引了无数百姓和使者前来参观。

西域的水利专家看着大靖的农业灌溉成果,欣慰地说道:“没想到大靖的农民这么快就掌握了我们的水利技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真是互利共赢啊。”

海外的医学专家拿着一本翻译好的中医典籍,兴奋地说道:“中医的针灸、草药太神奇了,我们要将这些知识带回海外,造福更多的百姓。”

皇上看着博览会上的盛况,龙颜大悦,对萧易和沈清辞说道:“萧易、清辞,你们为大靖的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大靖四海升平,百姓安乐,科技发展,文化繁荣,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萧易和沈清辞躬身行礼:“皇上过奖了,这都是陛下英明领导,百姓同心协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响起:【终极支线任务“盛世传薪”圆满完成,奖励积分 ,解锁终极成就“盛世奠基者”,大靖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进入永续繁荣的盛世新纪元。《凤唳九霄:庶女惊华》全卷完】。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洒在万国馆的琉璃瓦上,洒在侯府的紫藤花上,洒在百姓幸福的笑脸上。沈清辞和萧易并肩站在城楼上,看着脚下繁华的京城,看着远方连绵的山河,眼中满是欣慰和坚定。

他们知道,盛世的建立,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和牺牲;盛世的永续,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守护。而他们,将永远铭记自己的使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份安宁,让大靖的盛世,如山海般永恒,如春光般灿烂。

那些在乱世中绽放的智慧与勇气,那些在和平中坚守的初心与使命,那些跨越山海的文化交融,那些薪火相传的文明火种,都将永远铭刻在大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靖儿女,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