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明末建基业 > 第62章 “青鸾炮”的诞生(下)

渭水河畔,新建的“镗床坊”内,巨大的水轮在河水的冲击下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仿佛一头被唤醒的洪荒巨兽。与这原始力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坊内那台刚刚完成最终调试、结构精密得令人屏息的庞然大物——水力精密深孔镗床。

粗壮如梁的主镗杆被两个巨大的青铜轴承座牢牢固定,在水力驱动下,以一种稳定得令人心醉的速度匀速旋转,几乎看不到丝毫晃动。镗杆前端,安装着一枚由渗碳硬钢打造的、带有三道锋利切削刃的特制镗刀头,在工坊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而在镗杆正前方,一根经过多次试验才成功浇铸出的六磅炮粗胚,被数道坚固的熟铁卡箍死死固定在厚重的滑台上。滑台下方的精密导轨,连接着一套利用水力驱动的螺杆进给机构。

张大锤、鲁师傅,以及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工匠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围在镗床周围。空气中弥漫着油脂、金属和紧张的气息。第一根炮管的正式镗削,即将开始。

“开闸!” 张大锤嘶哑着嗓子下令。

控制水闸的工匠用力扳动杠杆。

“嗡——”

更加充沛的水流涌入水轮槽道,水轮转速陡然提升,通过复杂的齿轮组传递,主镗杆的旋转速度稳定在了一个预设的最佳值上,发出低沉而充满力量的鸣响。

“进给——启动!”

另一名工匠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进给机构的离合装置。

“咯噔……咯噔……”

滑台带着那根数百斤重的炮管粗胚,开始沿着导轨,以一种缓慢却极其平稳、均匀的速度,向着旋转的镗刀头缓缓推进。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嗤……”

当镗刀头的尖端终于接触到炮管粗胚内壁的瞬间,一阵尖锐而持续、不同于以往任何金属加工声的嘶鸣骤然响起!这声音并不刺耳,却带着一种无坚不摧的穿透力,直抵人心。

只见炽热的、卷曲的金属碎屑,从炮管尾端被切削的开口处,如同连绵不断的暗红色丝带,被高速旋转的镗刀无情地“抠”出、抛出!镗刀头坚定地、一寸一寸地“啃食”着炮管内部粗糙、布满砂眼和气孔的铸态组织。

张大锤凑到炮管尾端,眯着眼向内望去。在内部昏暗的光线下,他能看到那镗刀所过之处,原本粗糙不堪的内壁,正被切削出一圈圈极其细密、光滑的螺旋纹路,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精心打磨过一般!随着滑台持续稳定的推进,这条光滑的通道正在不断向炮管深处延伸!

这个过程漫长而单调,唯有水轮的轰鸣、镗杆的旋转与金属切削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工匠们却看得如痴如醉,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个奇迹——自然之力,正通过这精密的机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征服着坚硬的金属,塑造着战争的灵魂!

数个时辰后,当滑台走到尽头,镗刀头完全穿过炮管,切削声戛然而止。工匠们迅速停机,小心翼翼地卸下炮管。

当这根尚带余温的炮管被竖立起来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一名工匠将一根打磨得极其光滑的标准通条插入炮口,通条顺畅无阻地滑落,直至底端轻轻触底,发出清脆的“嗒”声。

“直了!真他娘的直了!” 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爆了粗口,激动得满脸通红。

张大锤用粗糙的手指反复抚摸炮管内壁,那光滑冰凉的触感,让他这双摆弄了一辈子铁疙瘩的手,也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以往铸炮内壁那坑洼粗糙、全靠运气的手工打磨相比,这根炮管的内膛,光滑得如同镜面,笔直得如同墨线弹出!

这意味着,同样装药,炮弹能获得更均匀的推力,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意味着,炮管受力均匀,炸膛的风险被降到了最低!

第一根合格炮管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所有人。铸炮坊很快确定了最佳的铁料配方和铸造工艺,镗床坊也开始全力运转。一根根符合标准的炮管,开始以稳定的速度被生产出来。

与此同时,另一项关键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炮架的设计。

沈正阳再次展现了其对实用性的精准把握。他设计的炮架,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装饰,完全为野战而生。坚固的双轮结构,轮缘包裹铁皮,足以适应各种崎岖地形。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连接,尾部设计有可以灵活调节高低的炮楔,通过增减楔形木块的数量,便能快速改变射角。整个炮架结构简洁,重量轻,一匹健马便能轻松拖曳,甚至必要时,几名健壮的炮手也能推着它快速转移阵地。

就在军工谷日夜轰鸣,全力生产“青鸾炮”的同时,沈正阳于西安统帅府的灯下,铺开纸张,开始撰写一部名为《野战炮兵操典》的小册子。

他根据记忆和推演,详细规定了炮兵的编制、职责、行军、展开、瞄准、射击、转移等一切环节。

“每炮定员八人:炮长一,瞄准手一,装填手二,弹药手二,驭手二……”

“行军时,需时刻检查炮架、挽具……”

“遇敌时,由炮长选定阵地,驭手迅速卸马,炮组人员合力将炮推至炮位,架设炮楔,瞄准手依令调整射角,装填手清理炮膛、装填药包与炮弹……整个过程,需在百息之内完成!”

“射击后,视情况决定原地持续射击,或迅速转移阵地,避免敌军反击……”

这薄薄的册子,字里行间凝聚的,是超越时代的战术思想。它将原本笨重、反应迟缓的炮兵,变成了一支灵活、致命、能够与步骑密切协同的战场快反力量。

当第一门完全组装好的“青鸾”六磅野战炮,披着黑灰色的炮衣,由一匹雄健的河曲马轻松拖曳着,在西安城外新设的炮兵训练场上进行首次实弹射击,那声不同于以往任何火炮的、更加清脆凌厉的炮声划破长空,炮弹精准地命中远处预设的土垒目标时,所有人都知道,青鸾军的獠牙,变得更加锋利了。

炮火的革新,不仅仅是一门新武器的诞生,更是一套全新战术体系的建立。它与正在同步推进的“刺刀化”一起,如同两只强有力的翅膀,即将带动这支军队,完成真正的蜕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