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明末建基业 > 第45章 白色的金子(下)·下篇

山坳间的变化日新月异。当最后一块夯土被夯实,引卤渠与排水沟纵横交错地将一片片方正的池子连接起来时,沈正阳规划的“盐田”系统终于宣告完工。

与此同时,第一批经过盐田初步浓缩的高浓度卤水,被引入了经过改造的灶房。与以往直接熬煮原始卤水不同,这次的卤水咸度极高,沸腾不久后,锅底便开始迅速析出洁白的晶体。

“出盐了!出盐了!”

看守灶台的盐工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欢呼,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所有人都围拢过来,包括被搀扶而来的老盐头。只见大锅底部,一层细腻、雪白的盐正在不断增厚,与之前熬出的灰白色、带有杂质的盐块截然不同!那白色,是如此纯粹,在灶火的映照下,甚至有些晃眼。

老盐头挣脱搀扶,踉跄着扑到锅边,颤抖着伸出手指,沾了一点尚未完全干燥的盐粒,放入口中。那熟悉的、极致的咸味在舌尖炸开,却少了以往的苦涩和异味,只有纯粹的咸鲜。

“是……是上好的雪花盐啊!” 老盐头的声音带着哭腔,混浊的泪水再次涌出,“老汉我……我活了七十多年,就没见过咱这井里能出这么白、这么纯的盐!”

他转身,朝着沈正阳和所有工匠、盐工的方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磕下头去:“沈统帅!您……您是神人!您给这盐井,给咱们这些苦哈哈,带来了天大的造化啊!”

这一跪,代表了所有盐工的心声。他们看着那洁白如雪的盐,看着那高效省力的汲卤架,看着那能借日晒风力省下无数柴火的盐田,心中充满了对沈正阳的感激和敬服。他们不再仅仅是做工糊口,而是成为了这奇迹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制盐坊”正式挂牌成立,老盐头被尊为“技术顾问”,享受优渥待遇,负责传授经验和监督质量。所有盐工都获得了远超以往的工钱和口粮,其家眷也得到了妥善安置。人心,在这洁白的盐粒中,彻底归附。

第一批大规模产出的“青鸾雪盐”被小心地装袋,运回了统帅府。当沈正阳抓起一把那洁白晶莹的盐粒,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沙沙流下时,整个统帅府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盐,这是独立的象征,是希望的具体形态!

“好!太好了!” 曾大牛捧着一把盐,咧着嘴傻笑,“以后看哪个狗日的还敢卡咱们的脖子!”

林清源更是激动地拿出算盘:“统帅,以此盐之品质和产量,我们不仅能完全自给,更可将其作为贸易之利器!”

沈正阳目光深邃,点了点头:“清源,此事由你全权负责。立刻组建最精干的商队,挑选机敏可靠之人。以这‘青鸾雪盐’为先锋,前往山西、河南等地,换取我们急需的粮食、铁料、硝石,乃至药材、布匹!记住,盐价由我们定,但要显示出诚意,建立长期往来。”

“明白!” 林清源信心满满。他深知,如此品质的井盐,在如今盐路断绝的中原和西北,将是何等硬通的抢手货。

精心挑选的商队很快组建起来,他们伪装成大型的边地行商,携带着第一批“青鸾雪盐”样品和少量现货,在精锐小队的暗中护卫下,分头踏上了前往山西、河南的商路。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外地商人对其来历抱有疑虑,但当他们亲眼见到那雪白细腻、毫无杂质的盐粒,亲自尝过那纯粹的咸味后,所有的疑虑都化为了震惊和狂热。尤其是当林清源派出的主事之人,隐晦地透露这盐来自“陕北友邦”,且供应稳定时,商人们立刻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谈判、议价、交换……一笔笔交易在暗中达成。来自山西的粮食、河南的铁料、甚至是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硝石,开始沿着隐秘的商路,源源不断地输入青鸾军控制区。这些物资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对正在扩军和加速军工生产的青鸾军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第一条完全由青鸾军自己掌控、不依赖于外界施舍或冒险“借粮”的财政和物资生命线,终于被成功打通!它不再脆弱,反而因为掌握着独一无二的优质资源而显得稳固而富有潜力。

沈正阳看着库房里逐渐堆积起来的粮食和铁料,听着林清源汇报着贸易网络的初步拓展情况,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有了这条生命线,青鸾军才真正具备了在这乱世中立足、并图谋发展的底气。

这白色的金子,不仅滋养了军民的身体,稳固了人心,更成为了撬动未来格局的重要支点。工业之火,已从这小小的盐井开始,燃起了第一簇坚定而明亮的火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