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
李祭酒拿着姜瑾行的复卷仔细地看了看,哈哈大笑起来“好,好,这文章做的非常好。为师恐怕也就这水平了。”
不枉你日夜苦读。如果阅卷官不掺杂私心,你这份卷子考个解元也是当得的。
李祭酒给了肯定的答复。
姜瑾行心里也高兴。
师徒俩人又在书房里谈了很久的话。
十月下旬乡试成绩出来了。
天还未亮,贡院门口就堆积了许多人。
有考生亲自看成绩的,有家的奴婢代看的。
姜瑾行过来的时候,贡院整条街已经围的水泄不通。
贡院对面的几家酒楼,半月前就被人们陆续包了出去。
只有大厅还能接待客人。
姜瑾行约了几个同窗进了提前定好的包房,等待放红榜。
为了取个好兆头,唱榜放榜都在寅时或辰时。意为龙虎榜。
天边第一缕阳光升起时,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几个衙差出来,为首之人拿着大红纸开始唱榜。
此次京中参加乡试的人有八百之多,录取人数只有七十九人。录取率不到百分之十,可见考取的难度。
包房里几个年轻的公子,边喝茶边聊天。
“退之,你这次应该稳了吧。”一个长相俊逸的年轻人对着姜瑾行道。
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
“退之在咱们国子监成绩一直是瑶瑶领先。又拜李祭酒为师,乡试自是不在话下。”
这话就有些拿大了。姜瑾行自然不能应答。
“大家共勉,马上放榜了,我们等着便是。”
乡试放榜开始,第七十九名王明辉
乡试放榜唱名是从最后一名开始唱。
第二十三名董清……
“恭喜董兄,榜上有名。”
包厢里几人向着一个白面书生道喜。
“同喜同喜。”董清正是和姜瑾行一起喝茶的同窗。
父亲是朝中四品大员,任司政。
第十七名向阳
包房里又是一道其其道喜声
“恭喜向兄,榜上有名。”
“恭喜……”
被叫向阳的俊美男子,(父亲任中枢员外郎③品官职)性格阳刚开朗,此刻面露喜色。拱手回礼
“大家同喜。”
随着一声的唱榜,乡试名额剩了三个。
包房里几个人也跟着紧张起来。
姜瑾行心里也有些不稳定。
心下猜测着,自己中了第几名或者不在榜上。
其他几个人也安慰道。
姜兄放心以你的才学定榜上有名。
姜瑾行表面淡然,内心也有些紧张。
第二名齐宣
“这齐宣是谁?以前没听说过。”
“我倒是听过,据说是一名寒门学子,家里以卖豆腐为生,没想到区区寒门,竟能出如此人才。”
“谁说不是呢?还真是寒门出贵子。”
“谁说不是呢?有亚元这层身份,以后仕途怕是不会差。”
众人齐齐向着一楼大厅望去。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公子,被众人围着道贺。
男子约莫二十左右。身如修竹。穿着一身青灰色的衣服。
正接受着众人的道贺。
“恭喜齐兄,高中亚元。”
“恭喜兄台,榜上有名。”
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省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者统称“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第二名:亚元?。
“亚”表示次席,部分文献也称“经元”。??
?第三名:经魁?。
意为“五经之首”,因乡试前五名均称“经魁”,第三名特指此名次;第六名则称“亚魁”
“亚员都出来了,此次解元也不知花落谁家。”
“马上上榜了,很快就揭晓我们耐心听着就是。”
唱官又开始唱榜。此事乡试第一名
姜瑾行,姜老爷。
第一名解员尘埃落定,众人提起的心也跟着落下。
包厢里几个人纷纷站起来,恭喜姜瑾行,姜瑾行也站起来回礼。
“姜兄果然不负众望。获得此次乡试解元,恭喜姜兄。”
“恭喜退了,荣封榜首。”
“恭喜……”
“谢谢,大家同喜。”
唱完榜开始发榜。发榜从第一名开始。第一名,解元老爷姜瑾行在呢。
底下不知谁喊道:“这边。在这边二楼包厢里。”
报喜的人拿着榜单,很快的闻讯而来。
进入包间看着四个都长得迥异的年轻公子。(?˙ー˙?)
“敢问哪位是解元老爷,姜瑾行。”
姜瑾行人被不客气地推了出去。
姜瑾行(? ??_??)?
“劳烦官爷,正是在下。”
报喜的人也没想到,解元竟长得如此年轻俊美。还如此谦逊有礼,好话一连串的往外说。
“恭喜解元老爷,荣登榜首。祝解元老爷前程似锦。……”
姜瑾行也没吝啬,递出了一个十两银子的红封。
报喜的人看着十两银子,顿时眉开眼笑,又说了一大堆好话才出去。
底下的齐宣,也在听着报喜官员的恭维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