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的部门例会,空气像灌了铅的红油,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王强坐在主位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缓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他面前的玻璃杯里,枸杞沉在杯底,像一颗颗沉默的子弹。
吴梦琪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上周被李伟甩锅的张经理事件还没完全平息,虽然她通过老张搭线,勉强和对方达成了 “观察期” 协议,但王强一句 “小事而已”,便抹去了所有的委屈与努力。此刻,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有种山雨欲来的预感。
“关于连锁超市的进场项目,” 王强终于开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吴梦琪脸上,“我决定交给吴梦琪负责。”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张莉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停顿了一下,随即又飞快地写起来,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李伟则夸张地挑了挑眉,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
吴梦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指尖收紧,捏出了白痕。她有种不好的预感,王强的眼神太过锐利,像在审视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
“给你一周时间,” 王强的声音陡然提高,像锤子砸在铁板上,“搞定五家连锁超市的进场协议。”
“什么?” 吴梦琪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猛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周围的骚动变成了压抑的窃笑,李伟甚至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同事,两人交换了一个 “看好戏” 的眼神。张莉适时地开口,声音甜得发腻:“王经理,是不是太急了点?连锁超市的流程……”
“流程流程,就知道讲流程!” 王强不耐烦地打断她,手指重重地敲在桌上,“市场不等人!一周,就一周!” 他盯着吴梦琪,一字一句地说,“完不成就让李伟接手。”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从吴梦琪的头顶浇到脚底,冻得她血液都快凝固了。她不是没做过功课,连锁超市的进场流程她烂熟于心 —— 从提交资质审核、样品检测,到谈判堆头费、签订合同,至少需要两周时间。而最耗时的堆头费谈判,往往要拉锯三四轮,对方的采购经理个个都是谈判高手,绝不会轻易让步。
一周?五家?这根本不是任务,是刁难。感觉这一幕怎么这熟悉呢,之前是两周五家,现在变本加厉,一周五家了。
“王经理,” 吴梦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却还是忍不住发颤,“根据行业惯例,这个时间……”
“惯例是给普通人的。” 王强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嘴角挂着嘲讽的笑,“你不是名校毕业吗?不是挺能创新的吗?我给你这个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他瞥了眼李伟,“李伟说了,他有把握在一周内搞定,不过我觉得应该给新人机会。”
李伟立刻接话,语气里的得意藏都藏不住:“王经理太抬举我了,我也就是跟那些采购熟点。梦琪是高材生,肯定比我强,说不定有什么妙招呢。” 他假惺惺地看向吴梦琪,“需要帮忙尽管开口,别客气。”
这番话听得吴梦琪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她看着王强那张公事公办的脸,看着李伟虚伪的笑容,看着张莉看好戏的眼神,突然明白了 —— 这根本不是考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羞辱。他们就是要看着她失败,看着她灰溜溜地把项目交出来,好让李伟名正言顺地接手。
会议室里的空气安静得可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像无数根针,扎得她无处遁形。她可以拒绝,可以争辩,可以指出这个任务的不合理性,但那样一来,就正中他们下怀 —— 他们会说她 “抗压能力差”“眼高手低”“不堪大用”。
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输。尤其不想输给李伟这种靠关系、耍手段的人。
吴梦琪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像燃起了一团火,烧得她喉咙发紧,却也驱散了寒意。她想起磁器口的老张说过的话:“重庆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服。” 想起李姐的 “避坑指南” 里写的:“有些仗,明知会输也要打,为的不是结果,是骨气。”
“好。”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不大,却异常坚定,“我接。”
王强似乎没料到她会答应,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镇定:“很好,希望你别让我失望。”
散会时,同事们三三两两地离开,经过吴梦琪身边时,有人投来同情的目光,有人则低声议论着什么。李伟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侮辱性的意味:“梦琪,加油啊,我等着接手呢。”
吴梦琪没理他,只是默默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指尖触到冰凉的文件夹,她突然想起上周去兴盛超市调研时,导购员说的话:“我们老板最看重诚意,花里胡哨的没用。”
回到座位,吴梦琪打开电脑,调出所有连锁超市的资料。永辉、重百、新世纪、沃尔玛、家乐福…… 她把每家超市的采购负责人、联系方式、现有竞品、堆头费标准都列出来,表格越填越长,密密麻麻的字像一张网,将她困在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