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 > 第76章 一封家书

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 第76章 一封家书

作者:我是大撕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5:45:23

八月的北平,天还是很热。

午后的日头透过海棠树的枝叶,在何家小院的青砖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何母坐在院里的阴凉处,手里纳着鞋底,针线在日光下闪着细密的光。

她可不是贾张氏,她主要是给家人

做的,不卖钱。

门外传来邮递员清脆的车铃声:何家的信!上海来的!

何母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到院门口。

邮递员老张笑着递过一个牛皮纸信封:何大嫂,您上海弟弟的信。

劳您跑一趟。

何母接过信,指尖在信封上摩挲着,那熟悉的笔迹让她心头一热。

所谓家书抵万金,这是她唯一的弟弟。

这时何雨水从屋里跑出来,两根辫子随着脚步跳跃:

妈,是谁的来信?

是你舅舅。

何母拆开信封,小心地展开信纸,细细看了一遍。

母亲上过私塾的!

傍晚时分,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走进院子。

车把上挂着用油纸包好的酱肉和一包六必居的酱菜。

妈,我回来了。他把车停稳。

今天副食店来了新鲜的酱肉,我买了半斤。

何雨水蹦跳着迎上来:哥,舅舅来信了!

何雨柱忙接过母亲递来的信纸。

海棠树的阴影落在信纸上,他慢慢看着。

读了起来:

姐姐如晤:见字如面。弟已在上海安顿妥当,厂里照顾,分得职工宿舍。盼姐姐得闲时,携柱儿、雨水来沪小住......

舅舅叫吕建国,很早前就离开北平了,不知道干嘛去了,母亲家中也没有其他亲人了。

何雨柱都没见过,也可能见过,但没印象了。

何母听着,眼圈微微发红:这一晃,你舅舅去上海都十多年了。那会儿雨水还没出生呢。

何雨水仰着小脸问:舅舅家是什么样子的?

你舅舅信里说,宿舍就在苏州河边,推开窗就能看见船来船往。

何母抚摸着信纸,语气温柔。

这时何大清拎着饭盒从门外进来,听见这话停下脚步:什么事这么高兴?

建国从上海来信,请我们去住些日子。何母把信递过去。

何大清仔细看完,点头道:

是该去。建国一个人在南方打拼,如今总算站稳脚跟了。

晚饭时分,酱肉的香气飘满小院。

何雨水心不在焉地扒着饭,问题一个接一个:

舅舅家真在河边吗?

听说上海百货公司什么都有?

何雨柱给妹妹夹了块酱肉:

先好好吃饭。去上海要坐一天一夜火车,路上可不轻松。

他想起上次去上海,还是好几年前了,蒋总真的很大方。

何大清放下筷子,沉吟道:

既然要去,礼物得好好准备。建国最爱吃稻香村的点心,明儿我去买两匣。

我这就去准备。何母放下饭碗:

再带上张一元的茉莉花茶,用铁罐装好。建国从小就爱喝茉莉花茶。

何雨柱思忖片刻:我准备支英雄钢笔,舅舅画图纸用得上。再带些图书馆新到的技术书籍,他准喜欢。

他不是没有更好的,但明年有个反右,担心给舅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东西一直放在空间里没有动过。

何雨水忽然放下碗跑进屋里,抱着个铁盒子出来:

我存了两年的压岁钱,要给舅舅买最好的礼物!

何大清露出难得的笑意:你舅舅见了你,比什么礼物都高兴。

夜幕降临,后院的石榴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枝头已经结满了青涩的果实。

何母在灯下仔细端详着弟弟的来信,何雨柱则开始查阅列车时刻表。

他刚才跑去街道办拿的,找个普通干事就能拿。

妈,您看这趟车怎么样?

他指着时刻表,早上从前门站出发,第二天晌午就能到上海北站。

何母凑过来看:这趟车好,不耽误工夫。

何大清抽着烟袋,缓缓道:介绍信的事我来办。厂里和铁路那边熟,买票也方便。

这事确实是,轧钢厂跟铁道部的关系还是很好的。

这一夜,何家小院的灯光亮到很晚。

何母翻箱倒柜地找布票,准备明天去扯布给弟弟做新衣裳。

何雨柱在灯下整理要带的书籍。

何雨水则兴奋地在本子上列着要带给舅舅的礼物清单,也不知道她的零花钱够不够。

第二天一早,何母特意换上崭新的的确良衬衫,由儿子陪着前往前门大街。

稻香村门口已经排起了队。

何母小心地点数着钱票,对儿子说:

你舅舅小时候最爱吃这家的枣泥酥。那会儿家里困难,每次只能买两块,他总舍不得吃完,要留一块给我。

在瑞蚨祥,何母精心挑选了一块深灰色的卡其布:建国现在是技术员了,穿这个料子正合适。

何雨柱去了王府井百货,选购了一支英雄金笔,又特意从书店买了几本最新的机械工程手册。

傍晚时分,何大清下班回来,手里提着个网兜,里面装着北平特产的茯苓饼和果脯。

给建国尝尝家乡味。他把东西放在八仙桌上,还准备了些全国粮票,路上用。

何母从里屋拿出个包袱,里面是她连夜赶制的一双千层底布鞋:上海潮气重,布鞋最是透气。

嗯,母亲的鞋子,确实是做的最好的,何雨柱最喜欢不过。

何雨柱仔细清点着准备的礼物:稻香村的点心匣子、张一元的茉莉花茶、英雄金笔、技术书籍、北平特产,还有母亲亲手做的布鞋。

舅舅见了这些,准要高兴。他笑着说。

何雨水抱着新买的笔记本爱不释手:我要把这次去上海的经历都记下来!

夜深了,前院的海棠树在月光下投下婆娑的影。

何母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把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裳放进行李箱。

何大清默默将一沓换好的全国粮票和额外准备的布票塞进行李夹层。

电报下午就去拍过去了,这个年代就这样,没手机,很麻烦。

他是去不了的,不比何雨柱,请假都不用请,上头没人管啊!

何雨水抱着笔记本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何雨柱站在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后院的石榴树在夜风中轻轻作响。

娘亲舅大,这么几年何雨柱也没想起过这个舅舅,属实不该。

实际上是卡文了,也想带着母亲和雨水一起去看看上海的繁华。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鸡娃不一定都是让她死读书。

母亲也是该到了享福的年纪了,过几年有了孩子,她就更没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