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 > 第41章 克虏伯的“传承断绝”

埃森的天空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耸立的烟囱切割成不规则的碎片。

何雨柱驾驶着奔驰车,穿行在这座因克虏伯而闻名于世的工业城市中。

他避开了那些依旧繁忙、警卫森严的核心厂区,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驶向一片位于城市边缘、标示着“限制区域”的旧厂区。

曾经是,现在不是了。

这里曾是克虏伯帝国辉煌的一部分,如今却显得有些落寞。

高大的厂房依旧矗立,但许多窗户已然破损,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旧机油的气味,与远处新厂区传来的活跃轰鸣形成对比。

他将车停在一条僻静无人的辅路旁,前方百米处,一道带着铁丝网、锈迹斑斑的金属围栏后,便是他的目标:

一座隶属于克虏伯、如今主要用于封存“非核心但仍有价值”设备的大型旧仓库。

仓库的红砖外墙斑驳陆离,巨大的滑动门紧闭,门上的锁链看起来却并非坚不可摧,更像是某种象征性的阻拦。

何雨柱下车,并未立刻靠近围栏,而是像偶然停驻此地的路人。

倚着车门,目光似乎被远处一只在钢架上停歇的灰鸽所吸引。

午后偏斜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长,四周寂静,只有风吹过铁丝网发出的微弱呜咽声。

在这看似全然放松的姿态下,他那半径一百米的感知领域,已悄然漫过围栏,渗透进仓库厚重的砖墙。

额,距离太远,何雨柱还是开了隐身,向围墙走去,直到走到近前,才发现仓库的全貌。

仓库内部空间广阔,光线昏暗,大部分区域空置,积着厚厚的灰尘。

然而,在靠近最内侧的区域,几台被墨绿色厚重防雨布严密覆盖的庞大机体,如同沉睡的史前巨兽,静静蛰伏。

感知无视帆布的阻挡,精准地勾勒出它们异常坚固的基座、横梁上精密刻度依旧清晰的导轨,以及那些结构复杂、代表着战前德国最高机械制造水平的镗杆和铣头。

这正是他要找的:超重型精密镗铣床。

工业母床之一。

它们或许因技术迭代或因盟国监管限制而被暂时封存于此。

但其本身所蕴含的加工能力,尤其是对大型舰船曲轴、重型火炮炮膛等关键部件进行超精密加工的能力,价值无可估量。

有设备,肯定有跟随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几乎在锁定这些设备的同时,他的感知触角敏锐地转向仓库角落一个用预制板隔出的小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锁着,但这毫无意义。

感知深入其中,一个老式的、深绿色的钢制档案柜立在墙边。

柜子里,并非杂乱的文件,而是分门别类、用牛皮纸袋精心封装好的资料:

一整套机床的原始设计手稿,泛黄的图纸上线条精准如初;

厚厚几册应力计算书,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数据;

详细的装配工艺文件,记录了将无数零件组合成钢铁巨兽的每一步。

而在档案柜最下方一个带锁的抽屉里,放着一本页面边缘已微微卷起、用棉线装订的笔记本。

封面上没有任何标题,但里面的字迹工整而有力,记录着各种切削参数的选择、不同材料的处理技巧、设备精度的调整秘诀,以及许多未曾载入正式手册的经验和诀窍。

这分明就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镗工技术考核与传承笔记》的实体化身,是一位或许已逝去的大师毕生经验的凝结。

在现在的我们家,甚至直接可以用作教材!

设备,知识,技艺的灵魂,皆在百米领域之内,静候着他的到来。

远处,一列属于克虏伯内部运输系统的重型机车,正牵引着数节满载钢坯的车皮,缓慢而沉重地驶过连接厂区的铁轨。

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缓冲器撞击的巨响,汇成一股低沉而极具穿透力的声浪,滚滚而来,暂时掩盖了这片区域的其他声响。

就在这列火车发出的噪音达到顶峰,足以干扰任何细微动静的瞬间。

仓库深处,那数台覆盖着墨绿色防雨布的超重型精密镗铣床,连同其下与地基浇筑在一起的坚固基座,凭空消失了。

原地只留下地面上一片异常干净的、与其他地方积尘厚度迥异的轮廓。

角落里,办公室档案柜中的所有图纸、计算书、工艺文件,以及那本独一无二的传承笔记,也同步消失无踪。

甚至连一丝移动的微风都未曾引起。

何雨柱缓缓站直身体,目光从远处的钢架收回,那里,灰鸽已然飞走。

走回车门边,他拉开车门,坐回驾驶座,动作流畅自然。

引擎发出低沉的启动声,车辆平稳地调头,驶离了这条僻静的辅路。

整个过程,从停车到离开,不过短短数分钟,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溯的痕迹。

他离开后,或许要等到下一次极其偶然的巡查,或者某个需要调用这些封存资产的特殊时刻,才会有人发现这座仓库深处的异常。

当管理人员打开仓库,面对那空荡得令人心悸的场地和同样空空如也的档案柜时,巨大的困惑与难以置信的恐慌将取代一切。

报告会如何书写?是“严重且无法解释的资产流失”,还是归咎于“内部管理出现了灾难性漏洞”?

无论如何调查,都不可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这些重量以数十吨计的钢铁巨物,连同那些承载着核心技术与工匠精神的纸质载体,就这样在密闭空间内不翼而飞。

最终只会成为一个被秘密归档的、“不可复制的技术损失”的悬案,象征着某个特定重工时代的部分技艺传承,于此地悄然终结。

此刻的何雨柱,已驾车行驶在通往波鸿的公路上。

他的意识在静止空间内巡视,那几台超重型镗铣床被威严地安置在“超重精密加工区”,与先前获取的精密机床和重型龙门铣构成了更为强大的制造序列。

那些珍贵的设计手稿、计算书、工艺文件,特别是那本凝聚了匠人灵魂的传承笔记,被郑重地放置在特制的、恒温恒湿的资料库中最安全的位置。

埃森之行,至此画上句号。

克虏伯的部分深厚遗产,已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完成了跨越时空的转移。

何雨柱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道路,车窗外的工业景观缓缓后退,下一个目标,已在视野中隐约浮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