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八零年代,我有因果律系统 > 第五十五章 记者们的陷阱

周围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赵铁柱、王老五等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尚未察觉话中的深意。

只有唐莜莜,清晰地感受到了那隐藏在热情下的审视和预设立场。

她脸上笑容不变,握着女记者的手微微用力,语气带着谦逊和坦诚:“记者同志过奖了,我哪里算什么‘状元’,就是胆子大点,不怕失败,带着乡亲们一起折腾。要说帮助和指点,那可太多了!”

她巧妙地化被动为主动,将话题引向更广阔、更安全的方向。

“首先是国家政策好,鼓励咱们农民放开手脚干!”她声音提高,带着真挚的感激,“要不是政策允许,我这摊子也支棱不起来。其次是咱们公社、县里领导的关心,特别是刘主任,没少给我们跑前跑后。再就是省里农科院的林婉华教授,在药材种植上给了很多专业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她将“帮助”归功于政策、领导和科研机构,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那女记者,姓何,眼神闪烁了一下,显然对这样官方的回答不太满意。她旁边一个拿着笔记本、面色有些刻板的男记者立刻接口,问题更加直接:

“唐莜莜同志太谦虚了。我们听说,您不仅种植养殖搞得好,还懂医术,能治人也能治牲畜?甚至还能预知一些……呃,意外情况?比如之前救落水儿童,还有提前防范鸡瘟?这些本事,恐怕不是光靠政策和专家指导就能有的吧?是不是有什么祖传的秘方或者独特的际遇?”

问题愈发露骨,直指那些关于她“特殊能力”的传闻,试图将她往“封建迷信”或者“来路不正”的方向引导。

周围的村民有些骚动,他们也好奇莜莜的本事是哪来的,但被记者这么直白地问出来,感觉有些不对劲。

唐莜莜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容:“这位记者同志说笑了,我哪有什么预知能力。救孩子那是凑巧,那天我正好在河边收拾草药,看见孩子掉下去就赶紧救了。防范鸡瘟,也是平时观察仔细,发现鸡群有点不对劲,就提前用了些土方子预防,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她再次将“特殊”归于“巧合”和“经验”,轻描淡写地化解。

何记者不甘心,笑着追问:“那医术呢?我们可听说您用针灸、草药治好了不少乡亲的疑难杂症,这总不是巧合了吧?”

“记者同志,您可别给我戴高帽。”唐莜莜连忙摆手,语气诚恳,“我那就是跟着老中医学了点皮毛,认得几味草药,会几个简单的方子,给乡亲们帮点小忙,治个头疼脑热、崴脚摔伤什么的,从不敢说什么治‘疑难杂症’。咱们屯里人有啥大病,都是赶紧送卫生所、送县医院,可不能耽误。”

她严格将自己定位在“赤脚医生”甚至“热心邻居”的层面,避免触及“无证行医”的红线。

何记者和那男记者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些挫败感。这个唐莜莜,年纪轻轻,说话却滴水不漏,滑不溜手。

何记者决定换个角度,她脸上堆起更亲切的笑容,试图拉近距离:“莜莜同志,你别紧张,我们就是随便聊聊。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树立一个正面的典型,报道你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先进事迹。你看,你一个女同志,年纪又轻,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把事业做这么大,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和秘诀吧?比如,是不是得到过什么‘高人’的暗中资助或者指点?”

她将“特别的帮助”换成了更模糊也更具想象空间的“高人”,目光紧紧盯着唐莜莜的眼睛,不放过她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这个问题更加阴险,无论唐莜莜承认还是否认,都可能落入对方的语言陷阱。承认,坐实了“来路不正”;否认,对方可能会暗示她隐瞒真相,或者从其他方面编造故事。

她沉吟了片刻,似乎在认真思考,然后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着何记者:

“要说辛苦,那肯定是有的。刚开始那会儿,住破茅屋,啃凉窝头,开荒把手磨出血泡,都是常事。要说秘诀,真没有。就是不服输,想着既然干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不能让跟着我的乡亲们失望。”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一些:“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支撑着我……可能,是我爹吧。”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那两个记者。他们没料到唐莜莜会突然提到她那个“失踪”多年的父亲。

“我爹他以前也喜欢摆弄这些花花草草,认得好多药材。”唐莜莜的声音带着追忆,这是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主动提及父亲,“他虽然走得早,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那股子钻研劲儿,还有他留下的几本笔记,算是我在这条路上,最初的一点念想和底气吧。我就想着,不能把他喜欢的东西,给荒废了。”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本事”和“成功”,与对父亲的怀念和继承遗志联系起来,情感真挚,理由充分,既解释了部分能力的来源,又避开了“高人”、“特殊帮助”等敏感词,还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有义、继承父辈精神的形象。

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连周围不少知道她家情况的村民都动容了,纷纷点头。

“是啊,莜莜她爹以前就是个文化人……”

“怪不得莜莜懂这些,原来是家学渊源……”

“这孩子,不容易啊……”

何记者和那男记者彻底没辙了。

他们准备好的各种刁钻问题,在唐莜莜这番情理交融、分寸得当的回答面前,全都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毫无着力点。

采访的气氛,不知不觉被唐莜莜完全主导。她开始主动介绍合作社的规划,如何统一标准、拓宽销路、带动更多乡亲,讲得条理清晰,充满希望。她还特意叫来几个已经加入合作社、收入明显增加的村民,让他们亲口讲述变化。

现场气氛热烈而正面,完全偏离了记者们预设的“挖黑料”轨道。

何记者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心里却暗暗叫苦。她知道,这次采访任务恐怕是完不成了。回去该怎么向那边交代?

采访接近尾声,何记者做着最后的努力,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莜莜同志,你的经历确实很励志。我们回去会好好整理报道。对了,关于你父亲,他当年具体是做什么研究的?后来怎么就……?”

她还是不死心,想从唐明川身上再挖点东西。

唐莜莜心中冷笑,正准备再次滴水不漏地挡回去,脑海中,小因的提示音突然急促响起——

【紧急提示!检测到省畜牧兽医总站检测报告已出具,结果即将传真至县农业局。报告结论:送检中药粉剂成分安全,对常见畜禽病原体有显着抑制效果,符合初步应用标准。但同时,检测机构内部通讯渠道截获异常信息,有人试图在报告送达前,篡改或扣压报告结论!行动代号:‘截流’!】

唐莜莜瞳孔微缩!检测结果出来了,是利好消息!但有人要动手脚!

她脸上不动声色,对着何记者抱歉地笑了笑:“何记者,关于我父亲的事情,年代久远,我知道的也不多,就不耽误您宝贵时间了。您看,这采访也差不多了,我那边还有点急事要处理……”

她必须立刻行动,确保这份至关重要的报告能顺利、原样地呈现在该看到的人面前!

就在唐莜莜准备结束采访,设法联系县农业局时,公社文书小刘骑着自行车,疯了一样冲进屯子,老远就挥舞着一张纸,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焦急:

“莜莜!莜莜!不好了!县农业局刚来的电话!说省里那份检测报告在路上被地区有关部门以‘程序瑕疵’为由,强行截留了!现在谁也不知道报告到底什么内容,更拿不到原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