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离开药王谷已有数日,一路向北,气候渐渐干燥,景色也从南方的郁郁葱葱变得开阔苍茫。南方的青山绿水逐渐被北方特有的褐色山峦和枯黄草原取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干燥的尘土气息。这日晌午,一行人抵达了一个名为清源镇的北方小镇。小镇坐落在两条商道的交汇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空气中飘荡着胡饼的香气和马匹的骚味。
找了间看起来还算干净宽敞的悦来客栈歇脚用饭。客栈门楣上悬挂着一块褪了色的金字招牌,店内大堂宽敞但陈设简陋,几张方木桌椅摆放得略显拥挤。客栈大堂里人声嘈杂,南来北往的客商、走卒汇聚一堂,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角落里,几个身着皮袄的商人正围坐在一起,用浑厚的嗓音讨价还价;靠窗处,几名身着官服的差役一边喝酒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
韩爽等人分坐三桌,点了些简单的饭菜:清炒山野菜、烤羊肉、粟米饭和药膳汤。这些食物虽不精致,但在干燥的北方已属难得的新鲜。正准备用餐稍作休整,韩爽注意到窗外马蹄声急促,扬起一片尘土。
就在这时,一名风尘仆仆、作药商打扮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客栈,目光扫视一圈,很快锁定在韩爽这一桌人身上,尤其是他们身上药王谷特有的青色服饰标记。他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显然是赶了很久的路。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深蓝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药商常用的皮质药囊,上面绣着济世堂三个模糊的小字。
他快步上前,对着韩爽恭敬地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
小的参见少谷主!这是京中济世堂掌柜命小的日夜兼程送来的急信,言明务必亲手交到少谷主手中。
济世堂正是药王谷设在京城的重要据点之一,兼营药材生意与情报收集。男子递信时,韩爽注意到他手腕上有一道新鲜的鞭痕,似乎是赶路时受了些教训。
韩爽心中微动,接过信函,道了声:有劳了。那药商完成任务,也不多留,再次行礼后便匆匆离去,临走时还不忘回头叮嘱:少谷主若有回信,小的明日此时还在镇西的福来客栈等候。
韩爽拆开信件,目光迅速扫过。信中是济世堂掌柜熟悉的笔迹,先是例行汇报了京城据点生意兴隆,各项事务井井有条。接着,笔锋一转,带来了让韩爽心头一暖的消息:
……另禀少谷主,府上一切安好,老爷夫人身体康健。大公子韩钧已于上月殿试高中,蒙圣上钦点为一甲头名,状元及第,光耀门楣!府上宾客盈门,喜庆非凡。三公子韩宸亦发奋苦读,已于今岁取得生员资格,正全力备考明年秋闱,以期蟾宫折桂......
信中还提到,韩府上下都为韩爽感到骄傲,只是担心她北上远行,嘱咐她务必保重身体。韩夫人特意让捎来一包家乡的桂花糕,可惜路途遥远,只能托人稍后再送。
看到大堂哥高中状元,亲哥也进取向学,韩爽脸上不禁露出由衷的欣喜笑容,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她轻轻抚摸信纸,仿佛能触摸到家人的温度。她将信递给身旁的祁砚之,轻声道:我大堂哥中了状元,我哥哥也在备考举人。
祁砚之接过一看,也为她高兴,冷峻的眉眼柔和了几分:韩兄才华横溢,高中状元实至名归。恭喜了。他注意到韩爽眼中闪烁的泪光,语气更加温和,你家中长辈定当倍感欣慰。
柳长老放下筷子,捋须微笑:少谷主家学渊源,兄长高中状元,实乃我药王谷之荣光。严长老和苏长老也纷纷向韩爽道贺,一时间桌上气氛颇为融洽温馨。几名年轻弟子也面露喜色,低声议论着状元的风采。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
或许是韩爽展露笑颜时过于明艳动人,又或许是她们这一行人(尤其是几位年轻女弟子)气质出众,与这嘈杂的客栈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引起了某些不长眼之人的注意。
邻桌几个穿着绸衫、看似本地富家子弟模样的年轻人,一直用不怀好意的目光在韩爽和青鸾、小翠等人身上逡巡。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酒菜,却吃得漫不经心,反而时不时朝韩爽这边偷瞄。其中为首一个穿着宝蓝色绸衫、面色虚浮的公子哥,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透着一股纨绔之气。他摇着一把折扇,带着几分酒意,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韩爽:
哟!这是哪家的小娘子?生得如此标致!爷在这清源镇还没见过这般水灵的人物儿!他言语轻佻,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油腔滑调地笑着,伸手就想去摸韩爽的下巴,陪爷喝一杯如何?爷有的是钱!
这突如其来的骚扰,让桌上温馨的气氛瞬间冻结!韩爽正沉浸在家书的喜悦中,被这粗鲁的举动惊得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她不动声色地身体微微后仰,避开了那只咸猪手,语气清冷却不容侵犯:请自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