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砚之爽意 > 第38章 信任与试探

砚之爽意 第38章 信任与试探

作者:喜欢傻狍子的许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5:00:00

夜色如墨,青龙驿的喧嚣渐渐沉淀下来,只余下院中篝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和远处马厩传来的轻微响动。韩爽正于房中烛下,对照苏墨日间整理的简易账目,熟悉商队运作的流程细节,忽闻门外传来两下沉稳有力、间隔清晰的叩门声。

“韩姑娘,可曾安歇?”是赵铁川那辨识度极高的粗粝嗓音。

韩爽心念电转,放下账册,指尖下意识拂过袖中暗藏的短刃柄端,随即又松开。她起身,步履平稳地过去开门。赵铁川站在门外廊下阴影里,身形如铁塔般稳固,依旧是那副沉稳精干的模样,只是眉宇间少了几分白日的公事公办,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凝重,仿佛承载着无形的压力。

“赵队长请进。”韩爽侧身将他让进屋内,随手将门掩至半开,既维持着交谈的私密,又避免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尴尬,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赵铁川并未立刻落座,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快速扫过屋内陈设,最后落在桌上摊开的账册和韩爽那双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静的眼眸上。他开门见山,声音压得较低,带着一丝砂砾感:“韩姑娘,深夜叨扰,是有几句紧要话,需得与姑娘交个底。”

“赵队长但说无妨,韩爽洗耳恭听。”韩爽神色平静如水,伸手做了个清茶的手势,见赵铁川微一摇头示意不必,便也安然立于桌旁,身形挺拔而不失柔韧,心中却已提起十二分的警惕与揣度。她知道,白日的同行只是表象,真正的试探与交锋,或许此刻才拉开序幕。

赵铁川沉吟一瞬,古铜色的脸庞在跳跃的烛光下明暗不定,似在谨慎斟酌着每一个字的份量,而后抬眼,目光锐利而坦诚地直视韩爽:“祁公子离开清源镇前,曾单独嘱咐过赵某。他说,韩姑娘是‘可信之人’,若途中遇非常之事,或需当机立断之时,可与姑娘商量。” 他特别强调了“商量”二字。

这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的信息与信任度极重。“可信之人”四字从祁砚之口中说出,经由赵铁川这等心腹亲口传达,无异于一种极高的认可和隐形的授权。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赵铁川虽明显负有监护乃至监视之责,但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基于实力的尊重,而非居高临下的审视。

韩爽心中波澜微起,祁砚之这评价背后是感念救命之恩,还是基于对三叔韩文忠的信任,亦或是对她本人某种特质的判断?思绪飞转间,她面上却依旧沉静,只微微颔首,语调平稳:“承蒙祁公子信赖。” 她并未顺势追问何为“非常之事”,显露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耐心,只是静静等待赵铁川亮出更多底牌。

赵铁川见她如此沉得住气,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赏,这女娃子的心性,确实非同一般。他继续道,语气较之前又凝重了几分:“公子虽未明言姑娘具体所涉何事,但赵某在祁家效力多年,大小风浪也算见过些。姑娘言行气度不凡,两位兄弟根基扎实,眼神清正,非池中之物;那位王老哥,观其步态眼神,更是经验丰富的老行伍;便是那位苏先生,虽文弱,眉宇间亦有静气,非寻常迁腐书生。诸位,绝非普通投亲避祸之人。”

他顿了顿,向前略倾身躯,带来一丝无形的压迫感,声音压得更低:“公子既将‘商量’二字托付,赵某便不再全然将姑娘当作需小心护送的同行者。此番商队进京,明面上是例行皮货交易,实则……京中局势确如公子日前所言,暗流汹涌,甚于往昔。搜捕北狄细作之类,不过是个由头,水面之下,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重新布局。祁家树大招风,身处漩涡,难免被卷入其中。商队此行,除了货品畅通,或许还肩负着为京城传递某些不便明言的消息、观察沿途乃至京畿风向的职责。”

他终于触及了更核心的机密。韩爽静静听着,大脑飞速运转,将赵铁川的话语与之前所知的信息碎片拼接。他的坦诚,一方面无疑是基于祁砚之的明确指令,另一方面,恐怕也是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意识到他们这一行人并非需要小心呵护的累赘,甚至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可能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助力。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利害判断的合作邀请,或者说,是一种风险共担的提议。

“赵队长的意思是,”韩爽缓缓开口,目光清亮如寒星,直视赵铁川,“我们此行,需打起十二分精神,不仅要防范外来的山匪路霸,也要格外留意……来自官面关卡,乃至其他难以明言的势力的‘特别关注’与潜在麻烦?”

“姑娘是明白人,一点就透。”赵铁川重重颔首,眼中赞赏之意更浓,“尤其是接近京畿重地,各项盘查会愈发严苛繁琐,问询也会更加细致深入。我们虽有名录路引齐全,手续看似完备,但若遇到有心人刻意刁难,或者被人嗅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仍需万分小心应对。此外,沿途所经驿站、客栈,龙蛇混杂,难保没有各方的眼线耳目潜伏。”

他再次向前微微倾身,声音低得几近耳语,带着十足的郑重:“不瞒姑娘,为确保万全,商队明暗哨探的布置与轮换,我已依据当前情势做了调整,会尤其加强对诸位宿营、歇脚区域的警戒。但也正因如此,赵某需格外请姑娘回头再与王老哥和几位小兄弟强调,日常言行务必谨慎,尽可能融入商队,莫要特立独行引人注目,尤其……”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韩爽的双手和站姿,“……莫要无意间显露可能与北疆军旅相关的细微习惯或印记。”

这话已是推心置腹的提醒,几乎点明了韩爽他们可能存在的背景特征。韩爽心中凛然,郑重点头,语气同样严肃:“赵队长放心,此事利害攸关,我们心中有数。我会再与王叔和兄弟们仔细分说,确保无一疏漏。”她略一停顿,迎上赵铁川探究的目光,语气诚恳而坚定,“既蒙赵队长如此坦诚相告,韩爽亦不敢虚言。我们兄妹几人此行入京,确有其重要目的,主要目的是我堂哥要进京赶考,与祁家,我们是救命的关系,而韩文忠是我三叔。能平安抵达京城,于我们而言是当前首要之事。故而,途中若遇任何变故,我们几人,也绝非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仰人鼻息之辈,愿与商队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这是韩爽的明确回应,也是清晰的态度表明。她承认了自身的不寻常,点明了与祁家、韩文忠的关联,更重要的是,坦然展示了己方具备一定的自保能力与协同作战的价值,表达了共同应对风险的立场。

赵铁川闻言,脸上那一贯紧绷的线条似乎不易察觉地柔和了些许,他抱了抱拳,语气也带上了几分真正的缓和:“有姑娘此言,赵某心中便更踏实了几分。既如此,这一路,诸多事宜,便需仰仗姑娘与王老哥诸位鼎力相助了。若察觉任何异动,或有何发现,赵某会设法第一时间知会姑娘商议。”

“分内之事,彼此彼此。”韩爽也抱拳还礼,动作干脆利落,隐隐带着军中风气。

对话至此,双方已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基于现实需求的同盟关系。赵铁川得到了韩爽的明确承诺和潜在助力的保证,缓解了独立承担重任的部分压力;韩爽则获取了更接近核心的情报、赵铁川更深入的协作态度,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参与者”而非“被保护者”的身份认可。

赵铁川不再多言,干脆利落地告辞离去。韩爽送至门口,看着他沉稳如山的身影悄然融入廊下昏暗的阴影中,脚步声几不可闻。

轻轻关上门,韩爽背靠微凉的门板,缓缓吁出一口绵长的气息。与赵铁川的这次深夜交底,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她们一行人从被“监视护送”的客体,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了可以“知情”乃至“参与”决策的协作方。虽然前路的风险并未因这番交谈而减少,反而因为知晓了更多内情而显得更加清晰和迫近,但这种能动性的增加,以及对局势更深入的了解,让她心中稍安,仿佛在迷雾中终于摸到了一些实在的脉络。

她走到窗边,支起窗棂,任由夜风吹拂有些发烫的面颊。窗外,万籁俱寂,唯有满天星斗冷冷地注视着大地。祁砚之的“可信之人”评价,赵铁川基于观察后的坦诚布公,都指向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她们正在被逐步纳入祁家势力外围的协作网络。这既是一张暂时的保护网,也可能是一条未来的捆绑绳。

“京城……”韩爽默念着这两个字,目光穿透夜色,仿佛要望见那遥远而纷繁的帝都。前方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与陷阱,但至少此刻,她不再是孤身一人踽踽独行,她的团队在磨砺中成长,也暂时找到了一支可以借力、也需小心应对的力量。下一步,便是要在这张错综复杂、利弊交织的关系网中,凭借智慧、勇气和谨慎,为自己和身边所要守护的人,走出一条生路,甚至……伺机争得一片立足的天地。

她需要立刻将今晚与赵铁川交谈的核心内容,以及后续需要每个人特别注意的细节,与王师傅、苏墨和两位哥哥进行沟通,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晰理解当前的处境、自身的角色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方。

夜色更深,青龙驿彻底沉寂下来。韩爽却毫无睡意,赵铁川方才那番“交底”之言,在她心中反复回响。“可信之人”、“可与商量”……这些词语分量不轻,但背后是否另有深意?祁砚之的信任究竟到了何种程度?赵铁川本人,又是否完全遵从祁砚之的指令,抑或另有打算?

韩爽深知,在这前途未卜的境地里,不能全然被动接受信息。她需要主动出击,用不易察觉的方式,试探赵铁川的虚实,验证他话语中的含金量,同时也为己方争取更多主动权。一个计划在她心中悄然成形。

次日清晨,商队准时启程。离了青龙驿,官道逐渐崎岖,一侧傍山,一侧临涧。途中经过一处狭窄路段时,韩爽故意让韩钧驾驭的、载有一些次要物资的骡车,车轮“不慎”卡入路旁松软的泥沟中,造成队伍短暂的停滞。

“怎么回事?”赵铁川第一时间策马赶到,眉头微蹙,但并未立刻斥责。

韩钧一脸“懊恼”和“紧张”,按照韩爽事先的吩咐回道:“赵队长,对不住!是我不小心,没看清路况……”

王师傅也赶忙上前,围着骡车查看,摇头叹气:“这下麻烦了,卡得有点深,硬拉恐怕伤到车轴。” 他看似无意地念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耽搁久了,怕是不安全。听说这一带前段时间不太平?”

韩爽在一旁静静观察赵铁川的反应。只见他并未立刻催促或发火,而是先迅速扫视了四周地形,眼神锐利如鹰隼,随即吩咐两名护卫:“去前面高处了望,警戒。” 然后他蹲下身,亲自查看了车轮陷入的情况和地面的承力状况。

“不是大问题。”赵铁川站起身,语气沉稳,“土质松,挖开些垫上硬石就行。来几个人,动手!” 他指挥若定,几名护卫和伙计立刻上前动手,效率极高。

在众人忙碌的间隙,韩爽状似担忧地走近,低声对赵铁川道:“赵队长,真是抱歉,因我们的事耽误行程了。也不知……这附近是否真有匪患?若真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岂不成了商队的累赘?” 她这话看似自责,实则是在试探赵铁川对潜在风险的真正态度和应对能力,同时也微妙地再次点明“累赘”一词,观察他是否会因此流露出丝毫真实想法或不耐烦。

赵铁川闻言,看了韩爽一眼,目光深沉:“韩姑娘多虑了。护卫商队周全本是赵某分内之事,谈不上累赘。这一带早先确有些毛贼,但近月来已被清剿过几次,不成气候。即便真有那不长眼的撞上来,”他拍了拍腰间的刀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也不过是给弟兄们活动下筋骨。祁家的旗号,也不是白打的。”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安抚了“担忧”,又展现了自信和实力。韩爽心中稍定,但试探并未停止。待车轮拔出,队伍重新上路后,她寻了个机会,与赵铁川并辔而行了一段。

“赵队长昨日提及京中局势复杂,各方角力,”韩爽仿佛随口闲聊,目光却留意着赵铁川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却不知……以祁家之威,如今在京中,也需如此步步为营么?祁大将军……一切可还安好?” 这个问题看似关心,实则触及核心势力格局,甚至略带一丝打探祁家当前处境虚实的意味,是一种更深入的试探。

赵铁川沉默了片刻,侧目看了韩爽一眼,那眼神似乎能穿透人心。他缓缓道:“树大招风,自古皆然。大将军戎马半生,什么风浪没见过。只是如今朝堂之上,许多事并非仅凭军功就能一言而决。公子让姑娘‘商量’,其中亦有此意。有些事,多一双清亮的眼睛,多一个清醒的脑子,总是好的。” 他既承认了局势的复杂性,抬高了祁家的地位和定力,又将韩爽悄然纳入“自己人”的范畴,暗示其价值,回答得可谓老辣。

通过这几次小心翼翼的试探,韩爽大致摸清了几点:其一,赵铁川此人极其专业沉稳,应对突发状况能力极强,且对祁家和祁砚之的忠诚度似乎很高;其二,他确实将她们视为有一定分量的合作者,而非纯粹需要保护的对象;其三,京中局势确实微妙,连祁家也需要谨慎布局,广结善缘(或眼线)。

然而,韩爽也同时意识到,赵铁川绝非易与之辈,其心思缜密,反应迅速,自己的试探或许并未能完全触及他最核心的隐秘,甚至可能已被他察觉意图。这种相互试探、相互评估的局面,将会持续整个旅程。

她不再多问,只是颔首道:“原来如此。多谢赵队长解惑。” 心中却已决定,后续的试探需更加不着痕迹,更要充分利用王师傅与商队老护卫们打交道的机会,从侧面收集信息。

车队继续向北而行。韩爽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行程之下,无声的较量已然展开。她需要像赵铁川一样,时刻保持警惕,用心观察,从细微处捕捉真相,方能在这迷局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走出一条稳妥的进京之路。而这次对赵铁川的试探,仅仅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