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 > 第34章 稚子惊堂,暗棋落定

未央宫前殿,空气凝固如铁。皇帝那一声疲惫却不容置疑的询问,将所有的目光,无论是惊疑、审视、不屑还是担忧,都牢牢地钉在了年仅九岁的刘睿身上。北境烽火连天,河套危在旦夕,满朝文武争论不休,陛下却再次问计于一个稚子?这简直超乎了所有人的理解。

太子刘瑾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悦与警惕。二皇子刘珩则咧了咧嘴,似乎想笑,又觉得场合不对,硬生生憋了回去,只剩下满脸的古怪。群臣更是面面相觑,若非皇帝积威犹在,只怕早已哗然。

刘睿能感觉到那无数道目光如同针扎般落在自己背上,但他心中却是一片澄澈。他知道,这不是儿戏,而是皇帝在混乱局势下的一次破格试探,也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

他上前一步,小小的身躯在宽阔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单薄,但脊梁却挺得笔直。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歪着头,仿佛在努力消化这个复杂的问题,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属于孩童的、面对难题时的困惑。

“父皇,”他开口了,声音尚带稚气,却清晰地传遍大殿,“那些坏人(元清)……他们跑得好快,还分成了两拨,一拨在前面吵吵闹闹,一拨偷偷跑到后面去抢我们的粮食,对不对?”

他用最朴素的言语,概括了元清分兵佯动、奇袭后方的战术。一些武将微微颔首,虽然比喻粗浅,但意思没错。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看着他那双酷似其母的眼睛:“嗯,然后呢?”

刘睿眨了眨眼,继续用他那“童真”的逻辑说道:“他们跑得那么快,还分开了,那……那他们自己是不是也容易饿肚子?带不了太多粮食吧?”

此言一出,几名老于兵事的将领眼中精光一闪!坚壁清野!这孩童竟无意中点出了对付轻骑突袭最关键的一环!

“儿臣在想,”刘睿似乎越说越顺,小脸上带着一丝“灵光一现”的兴奋,“河套那里,我们有很多很多粮食,对不对?如果……如果我们提前把靠近坏人的那些粮食,能搬走的都搬走,搬不走的……就,就藏起来,或者……嗯……”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小手比划着,“反正不留给坏人!让他们抢不到!”

“然后呢?”皇帝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然后……”刘睿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他们跑得那么远,抢不到粮食,肚子饿了,是不是就没力气打仗了?我们就不用派好多好多叔叔去跟他们拼命了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仿佛想起了什么,“可以派一些跑得快的骑兵叔叔,就像……就像霍……就像宫里侍卫追小偷一样,不停地跟在他们后面,他们睡觉的时候就去敲锣打鼓,他们吃饭的时候就去放箭吓他们,让他们睡不好,吃不好,越来越累,越来越饿!”

他再次祭出了“疲敌扰敌”的战术,但这次结合了“坚壁清野”的战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针对敌方孤军深入的应对策略——不以主力决战,而以空间换时间,通过后勤拖垮敌人,辅以游击骚扰,积小胜,待其疲敝,再寻机歼敌。

殿内一片寂静。

如果说上一次朝堂问对是灵光一现,那么这一次,这看似幼稚的言论背后蕴含的军事逻辑,已经清晰得让人无法再用“巧合”来解释了!这绝不是一个九岁孩童能凭空想出来的!

太子刘瑾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盯着刘睿,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弟弟。二皇子刘珩也收起了那副看戏的表情,眼神变得凝重。

兵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尚书忍不住出列,声音带着激动:“陛下!三殿下所言……虽言语稚嫩,然其策……其策深合兵法!坚壁清野,断敌粮道,遣轻骑扰之,此正乃应对元清此次孤军深入之上策啊!若操作得当,可不费大国力而退强敌!”

他这一开口,几名主战的将领也纷纷附和。他们并非赞同由刘睿来指挥,而是认可这个策略本身。这让主和派一时哑口无言,因为此策的核心是防御和消耗,并非浪战,让他们难以反驳。

皇帝靠在龙椅上,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内侍连忙递上参茶。他挥挥手,目光再次落在刘睿身上,那目光深邃,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睿儿,”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你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可是……有什么人教你的?”

终于来了!最关键的问题!

刘睿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被父皇严肃语气吓到的一丝惶恐,他连忙摇头,小声道:“没……没有人教儿臣。是……是儿臣前几天,看蚂蚁打架看到的……”

“蚂蚁打架?”皇帝眉梢一挑。

“嗯!”刘睿用力点头,仿佛找到了佐证,“一群大蚂蚁来抢小蚂蚁的食物,小蚂蚁打不过,就把粮食都拖回洞里藏起来,然后好多小蚂蚁不停地去咬那些大蚂蚁的腿,扯它们的触须,大蚂蚁找不到吃的,又被咬得很疼,最后就……就跑掉了!”

他将一场可能源于观察,也可能纯粹是急中生智编造的自然现象,与他方才的策略完美地联系了起来。孩童的视角,天真的类比,将他那超越年龄的智慧,巧妙地包裹在了一层合乎情理的外衣之下。

殿内群臣表情各异,有恍然的,有失笑的,也有依旧存疑的。但无论如何,一个九岁孩童能将蚂蚁打架联想到军国大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略,这份“早慧”已毋庸置疑。

皇帝沉默了,他久久地凝视着刘睿,那双苍老却锐利的眼睛仿佛在权衡着什么。殿内静得可怕,只有皇帝手指无意识敲击龙椅扶手的笃笃声。

良久,皇帝终于移开目光,扫视群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兵部,枢密院,即刻依此策详议,拟定章程,火速发往北境!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兵部尚书与枢密使立刻出列领命。

皇帝又看向刘睿,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睿儿有心了,退下吧。”

“是,父皇。”刘睿恭敬行礼,退回角落,低眉顺目,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言论与他无关。

但所有人都知道,经此一事,三皇子刘睿在朝堂之上,在皇帝心中,乃至在两位兄长和满朝文武的眼里,都已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可以完全忽视的深宫稚子,而是一个身上笼罩着“早慧”乃至“神秘”光环,不容小觑的存在。

朝会在一片更加微妙复杂的气氛中散去。

刘睿走出未央宫,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他知道,自己今日的表现,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能获得梦寐以求的机遇,也可能引来更加猛烈的风暴。

然而,他并不后悔。潜龙欲出渊,岂能久藏于九地之下?今日在朝堂落下的这颗棋子,或许,将搅动整个九州的棋局。

他抬头望向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落在了那片广袤而混乱的土地上。

河套的危机,或许正是他等待已久的,跳出这黄金牢笼的契机。只是,该如何将这份“献策之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

下一步,该如何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