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 > 第109章 万民筑城,系统暗助

“镇北关”的兴建王令,如同一声穿透阴山南北的号角,迅速传遍了刚刚恢复一丝生机的北疆三郡。这道王令所激起的反响之热烈,远超任何人的预期,它仿佛触动了这片土地上所有幸存者心中最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

没有繁复的动员,没有严厉的催逼。告示仅仅是贴在了各城各县刚刚修复的城门旁,或是通过政务小队的吏员,在组织春耕的田间地头,用最朴实的话语传达了下去。

然而,回应却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骤然喷发。

从云中郡饱受荼毒的残破村落,到定襄郡刚刚分到田地的流民聚集点,再到五原郡那些被解救出来的汉民暂居地……无数百姓闻讯后,几乎是下意识地行动了起来。他们默默地收拾起家中仅有的、或许还是从废墟里刨出来的锄头、铁镐,推上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或是干脆就用一条扁担、两个箩筐,装上几块充当干粮的杂粮饼子和一罐咸菜,告别了刚刚升起炊烟的家,踏上了前往狼牙隘的道路。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儿子死在胡人刀下的老翁,有眼神坚毅、丈夫埋骨边关的寡妇,有面容稚嫩、却已饱尝人间苦难的少年,更有许多被北疆军从胡人营地带回、骨瘦如柴但目光灼灼的解放奴隶……没有人组织,他们却自发地汇聚成一股股人流,如同百川归海,沉默而坚定地涌向同一个方向。他们彼此之间或许并不相识,但一个共同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的脚步:那道关墙,必须立起来!为了死去的亲人,为了活着的后代,绝不能再让胡人的马蹄轻易踏过阴山!

短短十余日,狼牙隘以南那片相对开阔的谷地,便已汇聚了超过五万民夫,而且四面八方仍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加入。没有整齐的营房,人们依着山势,用树枝、茅草和破旧的毡布搭起简陋的窝棚,形成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杂乱却充满生机的临时城镇。空气中弥漫着汗味、泥土味和炊烟的气息。

工程的序幕,在欧冶子派出的匠作营骨干指挥下,迅速拉开。

最艰苦、最危险的开山采石工作率先开始。身体强健的男人们,在划定好的采石场上,挥舞着沉重的铁锤和钢钎,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从清晨响彻到日暮,混合着撬动巨石的号子声,在山谷间回荡,震耳欲聋。石屑纷飞,汗水浸透了他们破烂的衣衫,在早春的寒风中升起白色的雾气。

妇女和半大的孩子们则组成了运输队。他们用背篓、箩筐,或是几人合力抬着巨大的箩筐,沿着临时踩出的小路,将开采下来的石块、从河边挖取的黄土,一筐一筐、一车一车地运往隘口处正在挖掘的庞大关城地基处。道路崎岖,沉重的负担压弯了他们的腰,但没有一个人抱怨,眼神里只有专注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执着。

整个工地,如同一只巨大的、缓慢呼吸的活物,虽然嘈杂,却蕴含着一种令人动容的秩序和力量。那是一种源于求生本能、源于对和平渴望的磅礴力量。

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和民众近乎燃烧自我的热情,刘睿在感动与欣慰之余,也更加冷静和务实。他深知,单凭热情难以持久,效率与科学至关重要。夜幕降临,王帐之内,他再次将意识沉入了脑海中的系统界面。

【万界商城】的光幕在意识中展开,琳琅满目的商品流转。刘睿直接筛选了“技术类”、“民生类”、“建造类”。他需要的是能够切实提升筑城效率、保障民夫健康,却又不能过于惊世骇俗、引人怀疑的物品。

经过仔细搜寻与权衡,他花费了相当一笔声望值,购入了三样东西:

1. 《大型夯土城墙快速构筑法(改良版)》:并非什么超越时代的黑科技,而是另一个时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系统性地总结了更科学的土层配比(例如明确了特定比例的石灰、砂土、黏土乃至细碎秸秆的混合效果)、更有效率的夯筑工艺流程(如分层夯筑的厚度控制、错缝搭接的技巧、夯窝的密度与深度)、以及一些简易夯具(如石杵、木夯)的改进方案。这能显着提升城墙的坚固程度、抗侵蚀能力和建造速度。

2. 高效石灰烧制技术简述: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燃料利用率更高的石灰窑设计图,以及不同品质石灰石的煅烧温度与时间控制要点。这能直接提升筑城关键粘合剂——石灰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燃料消耗与成本。

3. 初级耐力恢复药剂(稀释版)配方:这是一种温和的草药配方,主要成分在这个世界也能找到替代品,作用是温和刺激气血循环,缓解肌肉酸痛与疲劳,加速体力恢复。稀释后效果虽不能立竿见影,但长期饮用,能极大缓解民夫因高强度劳动导致的过度疲乏,减少积劳成疾的风险,维持工程队伍的稳定性和出勤率。

如何将这些知识“合理化”地应用出去,刘睿早已驾轻就熟。他并未直接拿出图纸或配方,而是选择了一个夜晚,召见了欧冶子及其最得力的几名大弟子。

王帐内灯火通明,刘睿屏退左右,只留欧冶子几人。他面露“思索”之色,缓缓开口道:“孤连日观民工筑城,辛苦万分,然效率或有提升之处。昨夜偶得一梦,见有先贤于虚空演示筑城之法,更有奇方辅佐……虽光怪陆离,然其中所述,似有可行之理。”

接着,他便将系统购买的知识,以“梦中所见”的形式,详细地阐述出来。从夯土的分层配料,到石灰窑的奇特结构,再到那剂“驱疲汤”的草药配伍……

欧冶子初时听闻“托梦”之说,尚且有些将信将疑,但随着刘睿讲述的深入,他的眼神越来越亮,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是行家,一听便知这些方法绝非空穴来风,其中蕴含的力学原理、材料学和简单的生理学知识,虽然表述方式奇特,但逻辑严密,直指工程要害!

“主公!此……此乃天授之法啊!”欧冶子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立刻意识到这些“梦中所授”的价值,“这夯土之法,若能施行,城墙坚固度至少提升三成,工期或可缩短近半!这石灰窑……妙啊!如此设计,出灰快,质量好,还省柴!还有这汤剂……”他仔细回味着那药方,虽然有几味草药名称陌生,但他根据药性推测,立刻想到了本世界常见的替代品,“若真能缓解疲劳,实乃万千民夫之福音!”

刘睿满意地点点头:“既如此,欧冶大师便依此试行。可对外宣称,乃是尔等连日勘测、苦心钻研,结合古籍与前人经验,偶有所得。”

“老朽明白!”欧冶子心领神会,这是主公要将功劳归于他们,避免“神异”之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能更快地让新技术被接受。

翌日,匠作营的指令便开始悄然改变。

夯筑城墙的民夫发现,监工的工匠开始严格要求土料的混合比例,甚至加入了磨碎的秸秆和特定比例的河沙、石灰水;打夯的节奏和方式也被重新规范,要求更加密集均匀。起初有些人不习惯,但很快,他们发现按照新法夯出的墙体,确实更加坚硬平整,不易开裂。

在远离工地的山脚下,几座按照新图纸建造的、形状有些怪异的石灰窑开始冒出浓烟。负责烧窑的匠人惊讶地发现,新窑不仅出灰更快,而且烧出的石灰更加洁白细腻,粘性更强。

而在工地边缘临时搭建的医棚里,几位随军的医官和招募的郎中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按照欧冶子提供的“古方”(实为系统配方调整后),大锅熬制一种味道苦涩、呈褐色的汤药。每日晌午和收工后,民夫们都可以排队领取一碗。虽然味道不佳,但许多连续饮用几日的民夫都感觉,腰腿的酸软确实缓解了不少,第二天干活似乎也更有力气了些。消息传开,领取“驱疲汤”的队伍排得更长了。

系统的辅助,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浸润到筑关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它没有展现惊天动地的神奇,只是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更人性化的关怀,切实地提升着效率,保障着人力,守护着这股来之不易的、由万民心血汇聚而成的磅礴力量。狼牙隘下,那初具雏形的庞大关城地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向上生长,如同一个被赋予了顽强生命力的巨人,正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缓缓挺直它的脊梁。

(第109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