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 第118章 过往

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 第118章 过往

作者:雷雨交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6:29

归宁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心中其实翻涌着一个更大的疑问——眼前的哥哥,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四顾门门主李相夷?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很久了。

可他终究还是忍住了没问。他知道,如果一个人不想说,再追问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徒增尴尬。

更何况,如果哥哥真的是李相夷,他选择隐姓埋名做一个江湖游医,而不是回到风光无限的四顾门,那其中一定有他不为人知的苦衷。

无论是什么原因,归宁都不想去打扰他如今这份难得的宁静。

他定了定神,将心中的疑惑换成了另一个:“哥,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只不过,我还是不太懂。”

他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迷茫:“为什么自己生的、养的,自己的妻子、夫君、爹娘,都会为了利益而产生变化,闹得不可开交?哥,这个江湖,不是因为‘义’字才聚在一起的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却偏偏要因为利益产生冲突,动不动就你死我活?”

李莲花听完,缓缓点了点头,语气平静:“看来你是真的用心去看这个江湖了。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他看着归宁,眼神中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沧桑与通透:“亲近的人因利益而变,未必是他们的本心全丢了。就像檐角的蛛网,原本是为了护着自己的小窝,却偏偏被风吹来的利益缠了脚,走着走着,方向就偏了。”

“这江湖,确实曾因‘义’字聚过。可江湖人也要吃饭,也要活着啊。有的人,把‘活下去’看得太重了些,那‘义’字,就难免成了垫脚的石头。”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也未必全是这样。你看巷尾那个卖糖人的老丈,守着一个小摊子一辈子,不也没为银钱跟人红过脸吗?”

“至于那些你死我活的争斗,大多是把‘利益’当成了命根子。可你瞧,雨后的青苔,不也能从石缝里钻出来,活得好好的吗?这世上,总还有些人,是捧着真心、守着情义过日子的。别想太多,慢慢来,你总会撞见的。”

归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将杯中的热茶一饮而尽。

李莲花的话很直白,却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他心中的一扇门。

江湖里的“义”,很多时候是利益没撕破脸时的体面。

血缘、情分能捆住人,却捆不住人性里的贪。

饭够吃的时候,谈义;锅里的不够分了,义就成了最先被扔掉的东西。

不是人变了,是利益的砝码重过了情分的秤。所谓你死我活,不过是有人觉得,把别人挤下去,自己才能活得更稳些。

这江湖,从来是“义”搭台,“利”唱戏,戏散了,台也就拆了。

归宁放下茶杯,抬眸看向李莲花,心中的另一个疑惑又冒了出来,这一次,他没有再犹豫:“哥,一个人如果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是因为释然了?还是因为心累了?或者……是因为背叛?”

说道“背叛”二字时,他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茫然。

李莲花闻言,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自己的茶杯,轻轻转动着,指尖摩挲着杯沿那细微的纹路,仿佛在触摸一段遥远的往事。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归宁啊,这问题问得好,但答案,或许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一个人放弃所有,可能是释然,也可能是心累,甚至是被背叛后的无奈。但更多时候,可能是三者都有,像一团缠在一起的线,分不清哪一根是先断的。”

他的目光飘向窗外的明月,眼神变得悠远:“我曾听说过一个剑客。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剑法卓绝,身边有过最信任的兄弟,也有过倾心相付的红颜。他以为,凭着手中的剑、心中的义,就能护住自己想要护的一切。”

“可后来呢?爱人离散。他拼尽全力,才从尸山血海里爬了出来。可当他回头看时,却发现自己毕生追求的东西,早已碎得像摔在地上的瓷瓶,捡都捡不起来了。”

“你说他是释然吗?或许有一点吧。看清了很多事,也就不再执着了。那他心累吗?肯定累。心都像是被掏空了一块,再也提不起劲去争,去抢了。那背叛呢?他当然受过,而且伤得极深。”

“所以,放弃有时候不是因为某一个原因,而是走到了那一步,发现原来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只能转身,去走一条没人认识他的新路。”

“那条路或许不那么风光,甚至有些冷清,但至少,能让他安安静静地,再喝上一口热茶。”

他说着,将杯中的残茶轻轻倒掉,动作轻柔,仿佛在倒掉一段不堪回首的沉重过往。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平静的脸上,竟有几分说不出的萧索。

归宁看着这样的李莲花心里有点难受,闷闷的,又出现了。

每次哥哥身上都有一种他不理解的感觉,这次又出现了,就像是提不起劲的那种灰败的感觉。

看到他这种情绪出现,归宁心里就闷闷的,现在的哥哥不像忽悠方多病时的灵动。

也不是思考案件时的敏锐,更不是和自己讨论日常的淡然。

该怎么形容呢?归宁想了很久,突然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夕阳西下,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一个迟暮的老人。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布衫,脊背佝偻,像一株被岁月压弯的枯木。

浑浊的眼睛总是望着村口那条延伸向远方的土路,仿佛在等待什么,又仿佛只是在凝视一片虚无。

所有路过的人,无论是扛着锄头的农夫,还是嬉闹的孩童,他都不去理会,只是静静地坐着,像一尊沉默的石像。风吹过他花白的头发,他也浑然不觉。

后来,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孩,好奇地凑到他身边。

小孩仰着稚嫩的小脸,用清脆的声音问道:“老爷爷,你在看什么呀?”

老人缓缓转过头,目光在小孩天真的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又望向远方,声音沙哑而平淡:“过往。”

小孩歪着脑袋想了想,“过往”

是什么东西?是像村口那条大黄狗一样会跑掉,还是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会飘走?

他不懂,为什么这个老爷爷每天都要在这里看“过往”。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孩渐渐长大,从懵懂的孩童长成了活泼的少年。

他路过老槐树的次数越来越少,偶尔经过,也只是匆匆一瞥,老人依旧坐在那里,像与老槐树融为一体。

再后来,少年离开了村子,去了更远的地方闯荡。

他经历了江湖的刀光剑影,尝过了人间的冷暖悲欢。

他曾鲜衣怒马,也曾跌落尘埃;曾有过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曾遭遇过背信弃义的背叛。

几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当年的少年也成了迟暮的老人。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步履蹒跚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村子。

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树下空无一人。

他在老槐树下坐了下来,就像当年那个老人一样,望着远方。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风掠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

“过往其实就是,你曾经拼命想要抓住的,和后来不得不放手的,所有一切。”

是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是青春里的刻骨铭心,是江湖中的快意恩仇,也是岁月沉淀下的无奈与释然。

过往是藏在皱纹里的故事,是落在白发上的风霜,是你走了很远的路,回头望去,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却又无比清晰的时光。

它不是具体的人或事,而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你在迟暮之年,愿意用一整个黄昏去凝望的,生命的全部重量。

他也开始像当年的老人一样,每天坐在树下望着远方。

村里的小孩路过,也会好奇地问他在看什么。

他也会淡淡地回答:“过往。”

此时的归宁或许明白了李相夷,了解了李莲花。

他的释然是主动放下,像清空行囊轻装上路;心累是被动放手,像拽不住断线的风筝,松劲时带着力竭的麻木;背叛则是被人推倒了城墙,不得不离开坍塌的废墟,带着血痕转身。

但更多时候,是这三者拧成的结——被背叛磨出了心累,又在废墟上生出了不得不释然的清醒。放弃从来不是单一的答案,是无数个“撑不下去”和“不值得了”攒够了分量,压垮了最后一点留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