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修真者误入外星观测站 > 第11章 星尘的回响

修真者误入外星观测站 第11章 星尘的回响

作者:散人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2:02

“墟”的通信被强行中断,留下的最后信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层层谜团。“星尘之核”?与西北角裂隙的共振?还有那突如其来的“深度扫描”警告,都让陆清玄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险与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立刻终止了一切主动的信息发送,将自身生命体征调整至最平稳、最符合“静息”模型的状态,如同受惊的含羞草,将所有感知彻底收敛回体内。手腕上的监测器数据流恢复了令人窒息的“正常”,但陆清玄知道,那所谓的“观察者之眼”很可能正以更高的权限,无声地审视着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数据。

此刻,任何轻举妄动都是自杀。他需要消化“墟”传递来的信息,并等待这次深度扫描的风头过去。

“星尘之核”……这个词汇充满了宇宙尺度的诗意,却又带着某种冰冷的科技感。它是什么?一种天体?一种能量源?还是某种装置?根据“墟”的提示,西北角屏障的裂隙与其共振有关。这意味着,裂隙并非偶然故障,而是与观测站某个核心组件(星尘之核)的固有频率产生了某种关联。

而“能量潮汐”和“相位差”则指向了更深的机制。观测站由多个“禁锢单元”拼接而成,这些单元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否像潮汐一样存在起伏?当潮汐的相位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时,是否会与“星尘之核”的振动产生叠加或抵消效应,从而在薄弱点(如西北角)造成短暂的屏障削弱?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宇宙天体力学问题,但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阵法”或“韵律”。万载修行,陆清玄对天地能量潮汐、周天星斗运转的规律有着本能的深刻理解。或许,他能从修真者的角度,去解读这种科技层面的共振现象。

接下来的几天,陆清玄表现得如同一个彻底被驯服的样本。他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能量感应或知识学习,大部分时间只是静坐,或是在有限的生活区内进行最乏味的散步,目光空洞,仿佛已接受了永恒的囚禁。他甚至刻意让监测器记录下一些符合“长期囚禁可能导致轻度抑郁”的生理数据。

这种极致的伪装,是为了降低自身的“威胁等级”,麻痹可能的监视者。

而在他的内心,一场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他无法主动探查,但他可以“回忆”和“推演”。他回忆起“清洁风暴”时能量网络的波动,回忆起“熵增校准”时的系统噪音,回忆起西北角裂隙闪烁时,晴川报告的大致时间和频率(虽然不精确,但有参考价值)。

他将这些零散的信息碎片,与“墟”提到的“能量潮汐”、“相位差”概念相结合,在脑海中构建着一个复杂的模型。他将观测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不断运转的周天星斗大阵,每个“禁锢单元”是一颗星辰,“星尘之核”是阵眼,而能量流动就是星辰之力。他要找出这个“科技星阵”的运行规律,推算出下一次可能产生共振、导致西北角裂隙出现的时间窗口!

这是一个纯粹基于逻辑和有限观察的脑力风暴,不牵涉任何能量操作,完全在监测器的盲区内进行。这对他的计算能力和道境感悟是极大的考验。他仿佛回到了初入道时,面对浩瀚道藏苦苦求索的岁月。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晴川和墨。他通过加密频道,向稍恢复了些元气的晴川发出了新的指令:“记录所有可感知的、非清洁风暴引起的环境能量细微变化,尤其是方向性波动,无论多微弱,记录大致时间。” 他需要更多的数据点来校准自己的模型。

至于墨,它仍在沉眠恢复中,陆清玄不忍打扰。

日子一天天过去,深度扫描的警报似乎并未引发后续的直接行动,泽塔也未曾出现,仿佛那次通信真的侥幸未被察觉,或者被归入了难以排查的偶然干扰。但陆清玄不敢有丝毫大意。

在经历了无数次模型建立、推演、推翻、再建立的循环后,结合晴川断断续续传来的十几条关于“微风转向”、“地面轻微震动”、“光线折射异常”等看似无用的记录,陆清玄的推演终于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周期性的指向。

根据他的计算,观测站内部的能量潮汐存在一个大约每七十个标准周期一次的“大潮汐”起伏。而下一次“大潮汐”的峰值,将在约十五个标准周期后到来。在这个峰值期间,各个禁锢单元间的能量压力差将达到最大,从而可能引发最显着的“相位差”效应。

而“星尘之核”的共振频率,虽然无法精确得知,但根据“墟”的暗示和裂隙出现的偶然性,他推测这种共振可能并非持续存在,而是在外部能量环境(即能量潮汐)达到特定条件时,才会被激发或显着增强。

也就是说,十五个周期后的“大潮汐”峰值期,是西北角屏障最可能再次出现显着裂隙,甚至可能是最佳突破时机的时间窗口!

这个推断让他心跳加速,但同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推算是否准确?裂隙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是否足够利用?即便一切顺利,他又该如何在严密的监控下抵达并利用那个裂隙?

他需要计划,一个更加周密、更加大胆的计划。

仅仅被动等待裂隙出现是不够的。他想起了“墟”的另一条信息:“观察者之眼”的弱点在于对“混沌”和“不可预测性”的高资源消耗。那么,他是否能在关键时刻,主动制造一场局部的、可控的“混乱”,来吸引和牵制“观察者之眼”的注意力,为自己创造机会?

这个想法极为危险,但或许是唯一的希望。他想到了K区,那个发生过能量泄漏的区域。那里的能量结构是否依然脆弱?能否被远程、间接地扰动?

十五个周期。时间看似不短,但对于一个需要精心准备、每一步都关乎生死的越狱计划而言,却转瞬即逝。

陆清玄开始着手准备。他不再推演模型,而是将全部精力用于两件事:

第一,极致地熟悉和掌控自身的生命信号,达到能随心所欲模拟出各种复杂生理状态的程度。他需要确保在行动之日,自己能完美扮演一个“突发急病”或“意外失控”的样本,从而合情合理地引发局部警报,吸引监控资源。这需要他对监测器的反应阈值有更精确的把握。

第二,他开始以极其隐晦的方式,通过日常活动,收集可能用于间接扰动K区能量结构的信息。比如,散步时“无意间”踢到一块靠近K区方向的石子,观察其滚动轨迹是否受到某种力场影响;在静心湖边,“偶然”将一片树叶放入水中,观察其漂流方向是否指向K区,试图判断那里是否存在残留的能量引力或斥力场。这些行为微不足道,属于“样本正常活动”范围,但积累起来,或许能发现一些规律。

计划的核心框架在他脑中逐渐清晰:在推算出的“大潮汐”峰值时刻,首先由他自身制造一场足以引起系统关注但又不至于立刻招致毁灭打击的“意外”,牵制“观察者之眼”和护卫力量。同时,希望西北角的裂隙能如期出现。然后,利用混乱间隙,设法抵达西北角……

这当中还有无数细节需要填充,尤其是如何解决最后一段距离的移动问题。但至少,方向已经明确。

就在陆清玄全力备战之际,一场完全出乎他意料的风波,突然降临。

这日,他正在生活区边缘散步,试图感受更细微的能量流向,突然,一阵喧哗声从公共休闲区方向传来。紧接着,翻译器里响起了刺耳的通用警报:

“警告!样本编号t-188(异能失控)!所有样本立即回避!护卫单元前往镇压!”

陆清玄抬头望去,只见休闲区方向隐隐有红光闪烁,还传来惊恐的尖叫和能量碰撞的闷响。

是那个脾气暴躁的控火异能者?还是其他样本?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发生样本失控事件,是纯粹的意外,还是……某种他尚未察觉的暗流开始涌动的征兆?

这场意外的混乱,会打乱他的计划,还是……会成为一个他可以利用的、意想不到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