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 第260章 实惠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第260章 实惠

作者:眯眼大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0:45

应元正从裕丰钱庄回到巡抚衙门时,赵明、傅丘及户房的官员已在议事厅等候,一个个神色焦灼。

推门而入,应元正将借贷文书往案上一放,语气轻快:“借钱的事妥了。”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来。

他缓缓道:“平南王府捐银八百两,裕丰钱庄出借两千二百两,月息三厘,分三年从峒溪部赋税中偿还。

这笔钱,暂时够支撑峒溪部的试点了。”

话音刚落,傅丘率先站起,脸上满是佩服:“大人厉害!上月我去钱庄谈修粮仓的借款,说破嘴皮才压到九厘。您一去,竟压到三厘!”

应元正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谦虚:“也不是我的本事,对方是看着身份给的面子罢了。”

一旁的户房主事连忙补充,“大人这话就太谦了!谷掌柜说了,去年您在灾害里跟百姓一起下地、捉虫、分粮米,岭南百姓谁不感念?

这次是钱庄主动要体恤民生,才愿意把利息压这么低,哪是单看身份!”

傅丘听得连连点头,赵明却坐在一旁,默然不语。

他在岭南待了那么多年,太清楚这些商人的性子。

若不是有实打实的好处或忌惮,绝不会把利息压到这个程度。

平南王府一直低调,有什么势力?

裕丰钱庄若真怕王府,早该给衙门方便,毕竟世子也不是今日才来理事,之前怎么没见钱庄这么‘体恤’?

心里虽有疑问,赵明却没在意。

只要事能推,钱能用,便是好事。

想到这,他倒是自嘲地笑了。

以前他遇到推行不下去的政令,便搁置不理,睁一眼闭一眼。

可自从应元正来了,摊丁入亩、部族试点一步步推进,他竟也跟着在意起政策落地的事。

他开口道:“钱够了,也不用一次性全花出去。清丈田亩先拨五百两,修堤建私塾可以往后挪挪,等其他部族看到实惠,后续推进也能更顺。”

刚说完,王刚便推门进来,听闻应元正借到三厘利息的款项,眼中精光一闪,抬眼望向赵明。

两人目光交汇,心照不宣。

不管这银子背后有什么门道,只要账目清楚、银两到账,先拿来办事再说。

“对了。”应元正忽然想起一事,“明日银子到账后,在衙门外贴张告示。

就写:‘平南王府体恤民生,捐银支持新政;裕丰钱庄响应善举,低息借款相助,共助峒溪部修堤建私塾’。”

主事一愣:“连钱庄也写上去?”

“当然要写。”应元正解释道,“他们愿低息相助,是善举,该彰其名。”

次日清晨,巡抚衙门外的告示贴出来,不多时,便围满了百姓。

有人念着‘平南王府捐银’,忍不住夸赞王府仁义;也有人说‘裕丰钱庄还肯低息借钱,商人也有良心’。

连带着钱庄的门庭都热闹了几分,不少百姓路过时,都忍不住往钱庄里看两眼。

而衙门内,王府的捐银和钱庄的借款已送到户房。

主事拿着账册核对清楚,递给应元正签字确认,笑着说:“大人,银子都齐了。”

应元正接过账册签完字,现在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韦仲从巡抚衙门带回《安民告示》的当晚,峒溪部的议事木楼便亮了整夜的灯。

十几位白发长老围坐在火塘边,手里攥着副本,脸色复杂。

有人盯着“每亩赋税低两成”的字样皱眉,有人对着“官府修堤建私塾”的承诺冷笑。

更多人则是沉默。

“这分明是官府要抢咱们的税赋!”最先拍桌子的是三长老韦山,他年轻时跟过前首领与官府交涉,对朝廷的手段向来警惕。

“咱们世代管着部族的田亩,收多少税、怎么用,都是族里说了算。

现在官府要清丈田亩、登记户口,往后税银都要先缴给衙门,咱们拿什么养活族里的子弟?拿什么供长老养老?”

火塘边的议论声瞬间炸开。

二长老韦河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无奈:“更要命的是赋税低两成。咱们私下收的税,比官府定的高不少,要是族人知道官府收得少,难免会心动。

到时候谁还肯听咱们的?怕是要转头盼着官府来管了。”

这话戳中了韦仲的心事。

他手指泛白,想起白日在衙门看到的应元正。

那位钦差大臣看似温和,却句句都掐着部族的要害。

“可世子说了,衙门会拨银子修堤建私塾,这些都是咱们族里盼了多年的事。”他试图缓和气氛,却被大长老韦石打断。

“盼了多年又如何?”

他的拐杖重重敲在楼板上,语气带着不屑,“衙门哪来的钱?去年灾害,他们连赈灾粮都要跟商户借,现在突然说要修堤建私塾,不是空话是什么?

不过是想哄咱们答应,等咱们松了口,他再找借口拖,最后还是咱们吃亏。”

这话让木楼里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

长老们都清楚,官府历来缺钱,之前几次许诺的实惠,最后都不了了之。

韦仲无言以对,只得暂压争议,明日再议。

可第二天还是没能议出什么事。

到第三天,去岭南城里采买的族中子弟匆匆跑回部族,带来了两个让长老们坐不住的消息。

一是巡抚衙门外贴了告示,说平南王府捐了银、裕丰钱庄借了钱,专门用来支持峒溪部的新政;

二是邻近的泷溪部、荔浦部都在打听细则,泷溪部首领甚至派人去衙门问“能不能也加入试点”。

议事木楼的火塘再次燃起时,长老们的脸色彻底变了。

“官府竟真能筹到这么多钱?”韦山盯着族子带回来的告示抄件,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前阵子我还听城里的商号说,巡抚衙门连给衙役发饷都要赊账。我还以为应元正说的修堤建私塾是哄人的!”

韦河的语气带着几分慌神,“泷溪部要是先答应了,他们先修堤、先建私塾,咱们的族人看到了,只会更埋怨咱们挡着好处。”

韦仲见长老们仍在犹豫,突然想起应元正临别时说的话。

‘有些实惠,过了,就不会有了。’

他赶紧开口,“世子在最后特意跟我说过。这些实惠是专为峒溪准备的。要是咱们不接,他转头就能把这些好处给泷溪部或荔浦部。”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到那时,堤不是我们修,塾不是我们建,族人只会问:为什么别的部族有,我们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