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 第17章 加税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第17章 加税

作者:眯眼大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0:45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穆隐风为应元正带来了另一位陪读。

这人皮肤白皙,身形匀称,笑起来最显着的是两颗大门牙。他一见到应元正就显得非常高兴,“以后我就陪世子读书了。”

穆隐风简单交代了几句,让他们好好相处后便离开了。柳墨言则为新来的陪读安排了座位。

“我叫刘健,今年11岁,习武已有五年。”

说实话,应元正完全看不出刘健是个习武之人,他觉得何江都比这个人更像。

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人的特点,一到下课时间,他就有说不完的话,大多还是他训练时的杂事。

当应元正问他一些南越的事时,他回答不上来。因为他之前一直在一个固定地方训练,很少外出。

应元正实在不想听他的训练内容,忍着撑过了一天。

结果第二天早上,对方早早地把他叫醒,请他一起训练。

“这是王爷的要求,世子从今以后要开始晨练。我会教世子一些简单的动作,世子不用太担心。”

应元正只得乖乖地跟着锻炼,对方也确实没有难为他,只教了基本的拉伸运动,并在校场内跑了一圈就算结束了。

接着是上午的课程,应元正再次遇到了昨天见到的何江。

何江回家告诉了父母自己要在王府学习的事,整理好衣物就连夜赶到了王府。

和刘健这个社交恐怖分子不同,何江就显的过于沉默。除了一开始的自我介绍外,基本就是他问一句,何江答一句。

何江出身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好,全家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后来,吴法发现了他的才华,选中他成为思远斋的学生,并减免了他的学费。

这学院明面上是顾千川创办的,但应元正一猜就知道是王爷用来挖掘和培养人才的地方。

“之前我在书院里听到你们讨论后金的骚扰,你能和我说说吗?”

应元正了解的信息都是书本里的,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最新的时政消息,王爷和柳墨言都没有告诉他。

现在有了何江,他也算有了自己的渠道。

“世子想问什么?”何江静静地看着他。

“今年边境也受到后金的袭击吗?”

何江点头,“每年都会受到侵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每年都有?朝廷没有想办法?”

何江深深看了他一眼,“后金时常派出小股部队进行突袭,抢夺物资,破坏农田。朝廷虽然派兵驻守,但由于边境线过长,难以全面防范。”

没想到现在还涉及到后金的威胁。

他记得史书里在武宗时期和后金大范围开战过,打的多,赢的也多,但也正是那个时期,国库空虚,百姓疲惫不堪,各方起义冒头。

好在后面的宣宗,也就是上任皇帝休养生息将国家拉了回来。

“依你看,现在朝廷会和后金再打一场吗?”

何江沉思片刻,“依我看,暂时不会。皇上的重心还在改革内政上,就算要对后金出手也要等到内政平稳后。”

应元正点头,“那后金会主动打过来吗?”

何江皱眉,“……可能会吧。不过,具体的后金动向我也不太清楚。”

他要是清楚就见鬼了。

虽然何江话少,但他来了后帮应元正分担了不少痛苦,至少刘蒙不会只围着应元正吵了。

过了两天,柳墨言推荐的弟子也到了。

这人名叫沈玉,14岁,是所有人中最年长的。他举止优雅,气质温文尔雅,显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就是,让人一眼就看穿他是学的柳墨言。

在这里,认真学习的主要是沈玉和何江两人。他们会互相讨论经义和诗词,偶尔也会争论不休。

与出身书香门第的沈玉比起来,何江在诗词方面稍显逊色。内容多与农家生活相关,显得质朴而真实。除此之外的诗词,他写得较为空洞,浮于表面。经义的理解倒是不差,但也比不上沈玉。

但策问是他的强项,常常能提出实际可行的执行方案,而不是讲假大空的漂亮话。

沈玉则是诗词歌赋都擅长,写的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但在策问上,就尽说些老调重弹的话,很难看出他自己的想法,如果非要详细问下去,他也只会重复。

两人因此经常争论,但每次争吵过后,第二天又能心平气和地交流,让一旁的刘健感叹他们关系真好。

应元正一般就听他们说,很少发表言论。两人也知道他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便也不请他一起参加。

直到一月中旬,两人之间的一次争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

“国家财政困难,军费开支浩繁,可百姓已经承受不住更重的赋税了。要增加财政收入得换个办法。”何江一字一句地说。

沈玉却指着他,“不增加赋税,哪里来的钱?丁税皇上已经免了,就因为免了这个,国家的税收才会减少的。”

何江紧握着拳头,声音略显激动:“光是田赋就已经很沉重了,百姓还要承担均徭,杂役,兵役。要加税为什么不增加商税?”

“现在的商税是三十税一,要是再高商人们会选择隐蔽的方式交易来逃避税收,而过高的商税最终也会转嫁到百姓身上,商品价格会上涨,进一步加剧百姓的生活负担。”沈玉冷静地回应。

“你说得好像现在百姓的压力不高似的。你少收商业税,商人的物品也并没有卖便宜,这到底是谁赚了?”

沈玉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情绪,“你根本不懂。现在商税不高,能赚到钱,商人才愿意多经商,商人多了,交税的也就多了。现在就是靠着商税弥补减少的丁税,要是商税再减少,国家财政才真的运转困难。”

应元正静静地听着,明白两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身为农家子弟的何江坚决反对增加农业方面的税收,而身为士绅阶级的沈玉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自然会选择‘苦一苦百姓’。

“这有什么难的。”应元正突然笑着开口,吸引了两人的注意。

沈玉好奇地问道:“世子可有什么办法?”

“有啊,但你们两个都不会喜欢。”

何江皱眉,“世子就不要打哑谜了。”

应元正坐直身子,认真地看着他们:“士绅一体纳粮。”

此言一出,何江和沈玉都愣住了,连在一旁看热闹的刘健也瞪大了眼睛。

“怎么?两位都没想过这个?”应元正目光锐利地看向何江,“身为农村子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许多地主、士绅通过各种手段大量兼并土地。他们免税免徭役,却将税收负担转嫁给普通农民。难道他们不比商人更应该收税?”

他又把目光看向沈玉,“身为士绅阶层的一员,你应该比我更明白。士绅利用特权逃避赋税,甚至将免税范围荫庇给他人,收取好处。凭借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与地方政府勾结,操纵赋税征收,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难道他们不该比百姓更需要交税?”

沈玉看着应元正,脸色瞬间变的苍白,喉咙动了动,却说不出一句话。

“为什么不说这个?是因为你们一个是士绅,一个是未来的士绅。”应元正打量着两人。

何江低着头,拳头紧握。

“当然,最大的特权阶层还是我……”

“世子!”刘健突然一声大吼,把应元正吓了一跳。

“世子,有些话不能说。”原本开朗的少年此刻一脸严肃。

另外两人也反应过来,忙不迭地岔开话题。

应元正看着他们三人的表情,知道再说下去会引来麻烦,便不再继续。

【……宿主你准备学雍正啊?】

‘好的东西就要拿来用啊,现在这个朝代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特权阶级人数膨胀,朝廷税收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要缓和这个矛盾,就都要交税。普通人要交,当官的也要交,总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了吧!又有权,又有钱,还有名声地位,我靠!难怪人人都想当官。’

应元正越想越气,虽然他现在不是老百姓,但他以前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