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 第137章 我做!

穿成冷宫皇子:从挨打到打皇帝 第137章 我做!

作者:眯眼大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20:45

应元正终于看明白了,“你想借这本书推动改革?”

这一个两个,胆子都大的不行。

何江紧握拳头,“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但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有这个能力。”

应元正叹了口气,“你明明看过史书,改革这种事,自古以来有几个善终的?该清算时,不论男女老少,哪怕你已经死了,也逃不过。”

他真心不希望对方陷在这里面。

可何江却目光灼灼地回应,“改革,哪有不流血的!”

这话一出,震的应元正心头一颤。

“国家现在积重难返。虽然陛下颁布了摊丁入亩的政令,但这套政策,只有在士绅豪族势力薄弱的地方才能推行下去。世子让江浙地区试试?没个四、五年可行吗?”何江的声音再次上扬。

【实际上,在江浙地区,从开始推行到初步落实就花了大约6年时间,全面执行和调整过程耗时更久。】

何江移开视线,缓了缓,“之前国库便已空虚,朝廷面对蒙古和后金的压力,更加需要钱。难道敌人能等我们四、五年?”

经历过北固城之乱的应元正,当然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之前的战争也表明后金在积极学习新技术,战力只会越来越强。

其实,这个时候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开放海禁,重启对外贸易,通过关税充实国库。

但开了这个,也就意味着朝廷会有新的财源和新的技术。

对手变强,那他造反的难度也会增大。所以出于私心,他绝不会主动提出这个建议。

至少,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在他报完仇以后执行。

想到这里,他看向何江,“如今陛下已经在税制上动刀,你还想怎么改?按照大宪章里说的经济自由执行?”

何江摇头,一字一句说道:“士绅一体化纳粮。”

应元正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都说了!摊丁入亩在江浙推行都要四、五年,那里的士绅怎么可能纳粮?”

何江神情冷静,“我知道江浙不可能,我也并未想过全国一起推行。”

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应元正突然反应过来,“你想在岭南实施?!”

何江笑了笑,“岭南能不能实施,要看世子怎么做?既然世子接下来要负责摊丁入亩的推行,不如趁机摸清岭南的土地情况、士绅结构,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应元正满脸的疑惑,“怎么?你还指望我来颁布法令?我是钦差,又不是皇帝!”

何江看着他,“我知道殿下真正的目的。”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连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但很抱歉,我帮不了殿下,但我并不认为殿下是错的。相反,我觉得殿下更适合那个位置。”

说罢,他起身行礼,动作恭敬而郑重,“我相信终有一天,岭南能在殿下的带领下,成为天下有志之士向往的地方!不只是岭南的岭南,而是天下的岭南!”

再次行了一礼后,他转身离开,步伐坚定。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应元正久久无言。

【宿主,不如咱们认真干?】

‘……别说的好像认真就能成功似的。’

【即使不成功,做这件事还是有好处的。】

‘比如说……’

【会得到岭南百姓的支持。】

‘……’

【你不是老说让王爷做点好事么?现在轮到你自己了。】

【不是为了权谋,也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做点什么。】

应元正忍不住轻笑一声。

‘真有你的,连你也一起劝我……行吧,我做!认真做,不枉我来这一趟!’

系统也难得笑着。

【其实,就算我不劝你,你也被他们劝动了吧?】

应元正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他看向孙使带来的王海龙的信,拿起来,轻轻展开。

信中内容比孙使当面说的要详细得多,王海龙还将自己在福明岛创建工坊的事也告诉了应元正。

他信里说,6、7月份菲律宾已经收了一季水稻,但由于他们刚刚站稳脚跟,便只是出钱买了部分。

接下来,他打算大力推广玉米和番薯种植,并用一些日用品与当地土着交换大米。

“粟米和番薯都可以作为主食,只要做的好吃,士兵们也不太在意。如果可以,世子能不能整理几道简单的便携菜谱,像当初的土豆食谱那样?这样也能减少对大米的依赖。”

应元正无语了,“我干脆开个新东方得了。”

继续往下读,才发现王海龙还真整理了几种马尼拉本地关于玉米和番薯的做法。

比如说,玉米煮熟后搭配椰子奶煮成甜粥。磨粉后,还可以做蒸米糕,椰奶米糕。

玉米还可以发酵制成低度酒精。

红薯则可以与椰奶、棕榈糖一起炖煮,制成甜汤或布丁。或者将红薯切片油炸,外酥里嫩。

应元正一边看一边咽口水,“我觉得开个新东方也不错。”

【……这些做法确实算是菲律宾的经典甜食了。】

应元正立即站起身,离开书房。

王府的厨房已经有土豆这道菜了,但主要的供应地还是王海龙的福明岛。

董州负责运送,他还在黄氏商铺设了个摊位专门卖土豆,买的人随着孙使的食谱推广,倒是慢慢增多,但大部分还是他们自己人吃。

应元正找到王妃,她刚和孙使谈完事情。

“怎么了?这么急匆匆的。”王妃问道。

“母妃,我想在自家的庄子里,种点土豆、番薯、还有粟米。”

王妃早习惯他把荷兰豆说成土豆,之前听了他的建议,已经在自家田地里试种了几块地。

今年六月刚收了一批,但产量不算高,个头也偏小。这个月正准备种第二批,打算试试福明岛那边的方法。

【是了,土豆喜冷凉气候,广州夏季高温多雨,易导致病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土豆。如果要种,最好选在冬季,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之间进行短季栽培。】

‘你怎么不早说?’

【哎呀,差点忘了,这个时代没有现代农业技术。】

应元正赶紧开口,“母妃,我想到一个问题,可能是影响土豆产量的关键原因。”

“哦?”王妃停下手中的铅笔,好奇地看着他,“什么问题?”

“是气候,我听费若望老师说,这土豆原产自……”

将系统说的知识叙述了一遍,王妃也听明白了,“那就等冬天再试一季吧。要是产量还是不行,咱们也不强求推广。就让王海龙那边继续运来便是。”

“嗯。”应元正点头,“那我们可以多种些番薯和粟米。”

“粟米?”王妃疑惑地看着他,“这不是通常种在山坡上的吗?”

“是的。”应元正笑着夸了一句,“母妃真是见多识广。”

省下他讲解的功夫。

“好地拿来种这个,是不是有些浪费?你想拿它做什么用?”王妃还是多问了一下。

“吃,这个也可以做主食。”

王妃手里的铅笔顿在纸上,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这……不是喂牲口的么?”

这下换应元正定住了。

【这个时候的粟米口感粗糙,大多被当成饲料。】

‘你能不能早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